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2日,由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联合举办的《五彩呼伦贝尔—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民族民俗风情展》在大唐西市博物馆精彩呈现。 呼伦贝尔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陲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契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发祥地,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都在这里。这三个人口较少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各自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不同,不仅形...
划拨文物展示 2月15日,黔东南州文物局在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举行文物划拨仪式,从今以后,该馆又增加了数十件“宝贝”。 据悉,此次划拨的文物共计53件套(其中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37件、一般文物5件、未定级文物8件)。主要包括民国和近现代各种绣法的苗侗服饰47件套、漆器雕刻牛角杯1个、精美石雕砚台3个以及年代不详的碑刻残片2块,涉及织绣、雕塑、漆器和石刻砖瓦等门类。 ...
前天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的“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展”上,展示了近200年来生活在俄罗斯的阿瓦人、鞑靼人、亚美尼亚人、哈萨克人、巴什基尔人的生活器具和民族服饰。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判断,这些服饰算是奇装异服了,由此可以感受到异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这次的展览从丝绸之路主线以北的地域开始,选择了数个文化区,包括南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南部、乌拉尔南部、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等,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
近日,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了如何充分发挥协会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并对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做出部署。 会上,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发表重要讲话。他说,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为协会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希望各部门之间做好协调,抓好工作落实,特别是要做好协会的党组织建设...
清新自然的乌拉尔装饰画,做工精美的达吉斯坦“凯塔格”丝绣, “柯那赫肯德”无绒头地毯,独具风格的鞑靼皮革制品,山地民族的房屋一隅,草原民族的毡帐陈设,充满生活情趣的啤酒桶、茶炊和马奶酒囊,以及“希德拉”“托格孜胡马拉克”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棋类游戏……日前,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 594件由俄罗斯民族博物馆提供的展品充分展示出与草原丝绸之路息息相关的俄罗斯南部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议7月16日在京举行。全国政协九、十、十一届副主席白立忱出席会议。会议总结回顾了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修改了协会章程,推举了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机构、理事会理事,明确了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杨华山当选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法定代表人),于今等八人当选副会长,来自全国 111位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以及社会活动家当选理事。 于今作...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议于7月16日在京举行。会议总结回顾了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修改了协会章程,推举了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机构、理事会理事,明确了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杨华山担任协会会长兼法人,于今任常务副会长,李仲华等六人任副会长,齐振祥任秘书长。来自于全国各领域的111位专业人才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任理事。 会议指出,从2016年起,我国将实施第十三个五年...
中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开拓者,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人类文明互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南部地区,在古代和中世纪与草原丝绸之路息息相关。 在中俄两国文化部的支持下,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合作推出了“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展”。2016年6月30日至10月7日,该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汇集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594件珍贵藏品...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合作推出的“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展”近日亮相国博。本次展出的594件展品均由俄罗斯民族博物馆提供,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据国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选取的文物多出自19世纪至20世纪初,代表了俄罗斯南部地区的民族文化。展览分为俄罗斯族、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和南西伯利亚地区民族等五部分内容进行展示。 另据俄罗斯民族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
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在稳步快速发展,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方兴未艾。在中俄两国文化部的支持下,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合作推出了“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展。该展览2016年6月3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揭幕,展出将持续到2016年10月7日。展出的594件展品由俄罗斯民族博物馆提供,时代多为19世纪至20世纪初,代表了居住在黑海到太平洋之间的俄罗斯南部地区民族的特...
6月3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合作推出的“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展出的594件展品由俄罗斯民族博物馆提供,时代多为19世纪至20世纪初,代表了居住在黑海到太平洋之间的俄罗斯南部地区民族的特色文化。共分五部分:俄罗斯族,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和乌拉尔山前地带民族,北高加索和达吉斯坦地区的民族,西西伯利亚和南乌拉尔的哈萨克人,南西伯利亚地区民族。 ...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日前组织召开2016年第一次会长办公会议,学习“两会”文件精神以及推选协会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会议部署了协会的换届筹备工作,就推选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会长、副会长、理事候选人、修改协会章程、召开会员大会等事宜进行了讨论和表决。 会上,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对协会换届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协会换届要按照国家民委指示,根据《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
德都蒙古文化历史悠久、灿烂优秀;格尔木人民勤劳、勇敢而淳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近年来,格尔木市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艺术和文物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文物保护方面,随着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入信息采集和审核等阶段。该市对馆藏文物进行登记造册,目前已完成对239件馆藏文物及市档案局122件文物的数据上报工作。 在推进德都蒙古文化建设方面,按照《格尔木市德都蒙古文化文物征集工作实施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