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杜甫千诗碑”吸引参观者 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开幕式暨“杜甫千诗碑”落成仪式在四川博物院举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历时3年将杜甫存世的1455首诗歌在该馆及浣花溪公园内以书法、刻石等艺术形式呈现,展示了宋以来历代名家创作的杜诗书法作品和当代书法名家及文化名人书写的杜甫诗歌。 “杜甫千诗碑”吸引参观者 据了解,杜甫草堂博物馆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一 身逢盛世但并不得志的杜甫,在诗歌上可谓是集大成者,而对其它艺术的理解却偏执一端,招致物议,画如此,书亦然。他针对“丰腴”时尚行将取代“瘦硬”风气的时候,借助诗以言志的功能,借诗喻人,针砭时弊。 诚然,时尚、时风并不一定都是时弊。艺术只有在新与旧的交替,破与立的交织过程中才会发展,并且,艺术的发展成熟,离不开它的时代,离不开这一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就是艺术家...
本文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8月1日第12版,作者:张立华,作者:《哪种诗,杜甫写不过王维》 贾至弄笔 希望获取新帝的信任 大唐乾元元年春,中书舍人贾至早朝之后回到中书省,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的七律诗: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早朝指的是群臣及外国使者早晨...
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唐王朝的繁盛,也促进了沿途各国人口激增、商业、手工业及畜牧业的繁荣发展。当时的唐王朝四境大开,往来便利,《新唐书·西域传下》赞曰:“西方之戎,古未尝通中国,至汉始载乌孙诸国。后以名字见者浸多。唐兴,以次脩贡,盖百余,皆冒万里而至,亦已勤矣!然中国有报赠、册吊、程粮、传驿之费,东至高丽,南至真腊,西至波斯、吐蕃、坚昆,北至突厥、契丹、靺鞨,谓之‘八蕃’,其外谓之‘绝域’,视地远近而...
10月26日,记者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获悉,英国剑桥市市长乔治·皮帕斯先生(GeorgePippas)一行与成都万汇幼儿学府的师生及家长齐聚草堂,欣赏诗意园林、体验古代礼仪、感受古典文化,在美丽古典的诗意行程中,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开启中英文化的全新融合与创新。 上午10时许,来自英国的嘉宾循着古意幽深的小径步入草堂,参观了杜甫草堂的诗史堂、工部祠、少陵碑亭、茅屋故居、千诗碑等景点。 ...
2016年8月16日,四川省成都市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待修复的古籍破损严重 纸质文物修复师宋鑫(右)和欧萍 杜甫草堂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现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最具特色的杜甫纪念遗址,也是当代最大的杜甫研究资料和杜诗书画的收藏展示中心。该馆藏宋、元、明、清时期的杜诗版本最成体系,此外还保存有十余种小语种杜诗版本。 古籍 1912年以...
5月26日,由绍兴博物馆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兰亭的故事”全国巡展第28站在杜甫草堂博物馆开展。 成都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759年,杜甫弃官西行,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四年,写诗240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成都草堂由此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圣地”。 绍兴兰亭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寄居处。王羲之兼善隶、草、楷...
内容提要 在学界,人们普遍认为杜甫在诗歌创作中是贯彻儒家“诗教”的典型,而忽视了他在创作中多方面地受到佛教滋养的实际,即使有人注意到佛教对其创作的影响,但也未展开专门而具体的研究。杜甫一生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很深的交涉,其给杜甫的思想和创作增添了新鲜内容,给他的艺术思维方式和美学趣味带来了重要影响。佛教思想不仅成为他儒家用世之道的补充,也成为他困顿时的安慰。 关键词 佛教 禅宗 信仰心态 艺术思维...
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当代著名诗人马新朝主持祭拜仪式 4月4日,由台湾诗人郑愁予、美国诗人梅丹理、评论家何向阳、中原诗歌流派代表人物等近百名诗人、诗歌理论家在河南巩义祭拜了“诗圣”杜甫。这是第二届杜甫国际诗歌节的主要活动之一。 “清明时节缅怀‘诗圣’,是表达纪念,更是一种传承,把他胸怀天下、怜爱苍生的诗人情怀和直面人生、敢于担当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说,杜甫诗歌表现出了...
2月14日,丙申年“人日游草堂”祭拜诗圣仪式暨“草堂唱和”新春诗会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大雅堂前举行。四川省杜甫学会专家学者、省内各诗人博物馆代表、著名诗人、外国友人、业界同仁、广大市民以及媒体记者等近千人参加活动。 上午十时,祭拜诗圣仪式正式开始。首先向观众呈现了舞蹈《诗圣情怀》,随后,主祭人——著名诗人、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作协主席、《青年作家》主编梁平先生神情肃穆、仪态庄重地分别完成...
11月12日上午,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都市分公司主办,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都市集邮分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都市青羊区分公司承办的《诗词歌赋》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大雅堂广场举行。全国各地400余名诗歌爱好者、邮票爱好者参加了仪式。 《诗词歌赋》特种邮票设计素材多来源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藏书法、绘画作品,主要展示以...
10月30日,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办,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浣花春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承办的“首届《浣花墨香•春水画意》四川书画名家艺术展”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诗书画院开展。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四川当代书画名家的精品力作90余幅,包括书法家舒炯、洪厚甜、戴跃,画家钱来忠、郭汝愚、管苠棢、梁时民等数十位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们用笔中之翰墨挥写出唐诗的风流蕴...
为深刻吸取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教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8月17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 会议学习了8月12日《成都日报》刊登的“成都市安全生产专题会”全文,传达了“成都市文广新局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议”精神,确立了“强化安全意识、细化整改措施、刚化安全责任,坚持不懈把安全生产抓实抓好,确保博物馆安全、广大游客安宁”的安全生产工...
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这句有名的发问,出自二十世纪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之口后,便迅速风靡全球。如果背景搁在气象雄伟的大唐,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神童成群地来? 之所以有这样的发问,自然是因为有人做过一番统计工作。这个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文人雅士胡侍。胡侍于其所著的《真珠船》一书卷六中,列有“幼慧”一条。所谓“幼慧”,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神童了。在这个条目下,胡侍收录了不少唐代的神童们。...
2月2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第43届梅花艺术节开幕。800多棵梅树、100多盆梅花盆景和300多盆梅花桩头以及人工雪景,为游客营造出一份“踏雪寻梅”的诗意。 据杜甫草堂园林部主任江波介绍,本届梅花艺术节以“香梅春韵”为主题,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四川本地30多个品种的梅花,还有100多盆精心打造的梅花盆景和300多盆梅花桩头供游客观赏,其中有40多盆梅花古桩头比较罕见。值得一提的是,游客还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