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甲骨学大家董作宾先生 位于南阳市宛城区工农路的董作宾故居,董作宾就是在这里出生、成长的。 引子 “堂堂堂堂,郭董罗王”。 国学大师钱玄同、陈子展提出的“甲骨四堂”说,曾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二十世纪前半叶,甲骨学勃然兴起,光彩四射,赫然为天下瞩目的显学。发掘甲骨,形成了中国田野考古学;研读甲骨,更开启了中国史学新纪元,将中华...
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的龟甲 1928年第一次发掘时,发掘人员合影照。翻拍资料照片 引子 武王伐纣,殷商灭亡。灭亡之前,“大邑商”做出了最后一个动作:“失国埋卜”,将270多年积累的王室档案——龟甲卜骨,深埋于王都之下。商王室曾广为使用的甲骨文,遂在后世失载,3000多年不为人知。 昔日王都成为庄稼地,3000...
从1928年到1937年,李济、董作宾等先后在殷墟进行了15次考古发掘,为中国上古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图为殷墟考古发掘现场。 翻拍资料照片 “董作宾:最‘草根’的大学者”系列之一 甲骨学大家董作宾:最“草根”的大学者 “董作宾:最‘草根’的大学者”系列之二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