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四百年前明代墓葬 21日,扬州市宝应县331省道工程现场发现古代棺椁等遗存。施工队发现情况后立即停止了该处区域的施工,并与县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取得了联系。记者获悉,经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确认,此为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墓葬 , 至今约有四百年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根据已出土的遗物和裸露的墓券,博物馆工作人员断定此处墓葬年代为明代,在发现过程中,该处墓葬共发现可移动文物四件。经鉴定,一是明代早期的...
元旦前夕,保定定兴县发现一座古墓的消息传遍网络,甚至有男子打扮成古代皇帝的模样前往古墓挖掘地进行直播。1月2日,记者从定兴县文广新局确认了古墓的消息,初步推断为明代墓葬,预计4日起将继续展开挖掘。 网曝 发现古墓,流出红色液体 近日,很多保定市民朋友圈中都在疯传一名打扮成古代皇帝的男子在一新挖掘的古墓上直播的视频。记者在视频中看到,该男子身着黄袍,不断在田间奔跑跳跃。...
1997年上海市李惠利中学发掘一处明代墓地,墓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有七座墓葬, 十六个墓穴,出土随葬文物134件,材质有竹、木、金、银、玉等。其中以各类首饰最为精美。 银丝鎏金发罩正面 银丝鎏金发罩背面 金花片圆首簪 银丝鎏金发罩共出土4件,其中2件已残。M3出土的1件保存较为完好,发罩用银丝为框,并以银丝编结网格,一侧编有一牛角形镂空装饰,另一侧编有一半...
金银发饰是明代妇女服饰中最具时代特征的饰物,以公式髻最具典型性,大大小小的簪钗,比较固定的组合关系,成为明代女子妆束的亮丽风景。 金牡丹花簪(图1),通长约12厘米,同出土8只,形制纹饰同。簪首均錾刻一朵绽放的牡丹花,圆梗体,向尾逐步收细。花簪两两成对,插戴于公式髻冠体两侧,起到将公式髻固定在发髻上的效果,在公式髻头面里属于花头簪。 金蝶花形簪(图2),长13.5厘米,同出土2...
在考古发掘中,墓志的发现,是考证墓主人身份的重要物证。昨天,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对一合明代墓志的研究成果,墓主人严世茂为明代扬州有一定名望的地主乡绅,他真诚守信赢得众人点赞,撰写墓志的赵鹤等人均为明代扬州本地有名望的文官。严氏墓志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扬州地区明代社会状况提供了难得的文字资料,也填补了史料空白。 考古发现明代墓志 严氏先祖从浙江迁居扬州 去年,邗江区杨庙...
21日,扬州市宝应县331省道工程现场发现古代棺椁等遗存。施工队发现情况后立即停止了该处区域的施工,并与县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取得了联系。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经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确认,此为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墓葬 , 至今约有四百年的历史。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已出土的遗物和裸露的墓券,博物馆工作人员断定此处墓葬年代为明代,在发现过程中,该处墓葬共发现可移动文物四件。经鉴定,一是明代早期的...
在施工工地发现的古墓(自贡市文化局供图) 近日,在位于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大岩村的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泸州段施工工地发现了4座古墓葬,经自贡市文物专家现场勘探,初步认定为明代墓葬。 “我们在施工的时候发现了墓葬,麻烦派专家来看看。”日前,在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泸州段施工工地,工人们在施工中发现异样,挖开的土坡中出现了石门、墓穴,施工单位立即向当地文物部门进行汇报,随后,市文化专家到现场进行了...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这批墓葬位于增城开发区新塘镇龙井山、松仔岗,时代包括商时期、西汉、六朝、唐及明代等不同时期,延续时间长达近3000年。据悉,这是广州古城区以外首次发现分布如此密集、结构保存完好的晋南朝时期墓地,也是增城地区考古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六朝墓群。 该考古项目发掘领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朱海仁介绍,根据文物保护法规,配合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
12月8日,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最新获悉,这批墓葬位于增城开发区新塘镇龙井山、松仔岗,时代包括商时期、西汉、六朝、唐及明代等不同时期,延续时间长达近3000年;是增城地区考古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六朝墓群。 发掘出商时期墓葬3座 该考古项目负责人介绍,根据文物保护法规,配合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今年9月上旬至12月,对增城开发区新...
出土的“大顺通宝” 根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攻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曾强行推行自己的钱币“大顺通宝”。然而,王朝的昙花一现也使得“大顺通宝”淡出了流通市场。 近日,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结束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上百座明代墓葬的集中发现成为考古发掘的亮点,其中还出土零星的“大顺通宝”,这些与张献忠“江口沉银”同时代的钱币,能够佐证这些墓葬中最晚的为明末修建,而该区域在当时属于张献忠的占领区...
近日,潜山县在梅城镇舒州路排涝工程建设作业中,发现了一座古墓葬。潜山县文物局接报后,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考古人员初步断定它为明代时期墓葬。文物部门清理发现,这是一座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墓壁青砖长面卧砌,底层用方砖墁十字缝。墓室营造采用了灰浆密封加固技术,木质葬具保存较完整。棺内发现一枚方形铜镜,带纽座无纹饰,工艺制作粗糙,边长11厘米,其大小与棺盖内侧的凹槽一致,这种棺盖内侧放置随葬品(铜镜)...
8月13日,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一砖厂在采土作业中,发现了一处墓葬砖砌墙体。9月11日记者获悉,经过白银市及靖远县文物专家近一个月的抢救性发掘,目前该工作已接近尾声。文物专家鉴定认为,该墓葬为明代昭武将军霍忠及其儿子骠骑将军霍玺的家族墓葬群,其中两处为青砖拱形合葬墓,其余四处为土坑洞室墓。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对该县研究明代靖虏卫历史无疑提供了更加可靠和科学的现实依据。 现场发现六处墓葬 ...
根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攻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曾强行推行自己的钱币“大顺通宝”。然而,王朝的昙花一现也使得“大顺通宝”淡出了流通市场。 近日,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结束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上百座明代墓葬的集中发现成为考古发掘的亮点,其中还出土零星的“大顺通宝”,这些与张献忠“江口沉银”同时代的钱币,能够佐证这些墓葬中最晚的为明末修建,而该区域在当时属于张献忠的占领区。 成都市文物考古队专家介绍...
出土的“大顺通宝” 根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攻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曾强行推行自己的钱币“大顺通宝”。然而,王朝的昙花一现也使得“大顺通宝”淡出了流通市场。 近日,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结束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上百座明代墓葬的集中发现成为考古发掘的亮点,其中还出土零星的“大顺通宝”,这些与张献忠“江口沉银”同时代的钱币,能够佐证这些墓葬中最晚的为明末修建,而该区域在当时属于张献忠的占领区。 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