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周 西周中期 盛酒器 1955年陕西郿县李村出土 高22.2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13.3厘米 器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为四阿式屋顶状,中脊、四坡角均置扉棱,中脊正中有一四阿式短柱钮。器身为长方形,腹部两侧置有象鼻上卷状耳,圈足较高,底缘外侈作阶状。器身、圈足四转角置扉棱。器通体以云雷纹为地,饰穷曲纹、夔龙纹、涡纹等。 器内壁铸铭文10行107字,记述了...
商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盛酒器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通高60厘米、口长88.2厘米、口宽17.5厘米、重71千克 彝为盛酒器,流行于商代后期至西周早期,形制通常为纵短横长,有屋顶形盖,方腹或曲壁鼓腹,腹下为圈足。该方彝器型特异,形似两件方彝的联体,故名。口、腹、足、盖截面皆呈长方形,方唇,折肩,鼓腹,腹壁近直,腹两侧有对称的附耳。平底,长方...
西周 兽面纹方彝 高32.6cm 青铜方彝,古代的盛酒器。彝,青铜礼器的通称。《尔雅·释器》:“彝、卣、,器也。”在古籍中未见以方彝为礼器的名称,宋人以这类器形体作方形而名之。 郭璞注:“皆盛酒尊。彝,其总名。”青铜方形彝与青铜方形尊虽有相似,不同的是方尊敞口,方彝为直口,而且有盖,形体略呈长方形。两类相同之处表明器物曾在某时期有着相互的影响关系。方彝的特点在于它像一座房子,上有屋顶...
商周铜器、宋瓷名品、和田美玉、江南缂丝乃至18世纪英国为乾隆宫廷特制的自鸣钟,铺陈出三千年间“八方向化,九土来王”的灿烂图景;从著录于石渠宝笈的文徵明行书《杂咏》、曾悬挂于中南海紫光阁的乾隆朝功臣画像,到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等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大师力作,无不彰显着千百年来文人书画的艺术价值与人文精神;璀璨珠宝与古典家具交相辉映,名贵腕表与西洋古钟彼此交融,昭示出怀旧与前卫、经典与现代前所未...
商代饕餮纹方彝、西周作册吴盉、春秋战国虎形玉佩、北魏砂岩半身佛像、宋代褐漆观音菩萨坐像、南宋夏圭《秋郊归牧图》册页、明万历款五彩穿花龙出戟花觚等11件国家文物局近年来征集的流散文物,近日划拨给国家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向国博馆长吕章申移交了划拨文物清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指出,国家文物局一直高度重视流散文物的征集和保护工作。近年来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通过规范运作,征集了一批各类...
16日,国家文物局向国家博物馆划拨文物仪式在京举行。国家文物局将商代饕餮纹方彝等11件珍贵文物划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此次划拨的文物包括商代饕餮纹方彝、西周公式公簋、西周作册吴盉、春秋战国虎形玉佩、北魏砂岩半身佛像、宋代褐漆观音菩萨坐像、南宋夏圭《秋郊归牧图》《柳荫牧笛图》册页、明万历款五彩穿花龙出戟花觚、清康熙辛丑款铜胎画珐琅花蝶题句杯(2件)等,涉及古代绘画、瓷器、玉器、青铜器和雕塑造像等...
西周,通高38.5厘米,重12.8公斤,1963年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出土。 日己方彝华美富丽,雄伟端庄,以饕餮纹为主题纹饰,具有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它的器盖和内底各有铭文18字,大意是天氏为亡父日己铸造祭器,庇护子孙万代。
商代方彝 丁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青铜方彝是古代盛酒器的一种,身作方形,腹有直、有曲,屋顶形盖,盖上有钮。有的方彝腹侧有双耳。安阳殷墟五号墓出土一件似两件方彝联成一体的长方形器物,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偶方彝”。 商代晚期方...
西周中期 丁燮柔捐赠 连盖高16.4厘米 腹横(连耳)20厘米 底纵7.5厘米 重1620千克
商晚期 连盖高27厘米 腹深13.7厘米 腹横16.3厘米 底纵11.7厘米 底横14.6厘米 腹深13.7厘米 重3.5千克 四阿形盖,长方形深腹,盖、器有扉棱。 盖钮、盖、口沿、腹圈足各饰兽面纹、龙纹、雷纹。
商代晚期 作长方形,带有四阿屋顶形的盖。 盖身装饰有多层浮雕的兽面纹,盖部的兽面纹呈倒置状。 此器的器盖各有1字铭文“鼎”。
鉴赏讲堂之青铜器21 丁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青铜方彝是古代盛酒器的一种,身作方形,腹有直、有曲,屋顶形盖,盖上有钮。有的方彝腹侧有双耳。安阳殷墟五号墓出土一件似两件方彝联成一体的长方形器物,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偶方彝”。 商代晚期方彝呈长方形口,下腹...
西周恭王(公元前10世纪) 彝为容酒器,此方彝两侧置有上卷的象鼻形双耳,较为少见。盖及器体饰变形兽面纹,口沿下及圈足饰兽体变形纹饰。盖、器各铸铭文六十七字,大意记载周王在王宫中举行酒宴,师遽向王奉献礼品,王命令宰利赐给师遽玉圭等物品,师遽因以作器,以答谢天子的赏赐。
商朝时期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高60厘米、口长69.2厘米、口宽17.5厘米、重7l千克 铜方彝始见于商代,器形为四方直壁,也有长方形的,下部有方圈足,上部有屋顶形盖,盖上有钮,器体有直腹、曲腹、腹旁带耳的。个别器物形似两彝联成一体,口呈长方形,称“偶方彝”。这件偶方彝的器盖似屋顶,两端有对称的短柱钮,长边各有7个方形盖和7个尖形盖,正好和器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