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中河北路转到下城区六百弄,似乎就进入了“徐志摩时间”——沿路白墙上印满了徐志摩的经典诗句以及徐志摩、陆小曼、林徽因的画像等。再往前走几步,便是颇有民国范的徐志摩纪念馆新馆大门了,门前摆放着一排“摩丝”赠送的花篮。 近日,原本位于下城区上塘路97号院内的徐志摩纪念馆,迁馆至六百弄新址,经过全新设计规划,精心装修布展,重新对外开放。新馆外墙设计很有特点,建筑用的青砖全部选用浙江兰溪的清末民初老...
陆小曼被称为民国第一个敢为爱情离婚的交际花,可实在不清楚她理想中的爱情模本是什么? 小曼与前夫结合也是愿意的,婚后经济上得到完全的满足,可是在交际之余,她又嫌孤独,觉得精神上无以依靠。她认为徐志摩才是她要找的真爱。 一度他们恋的水深火热,被发现后,徐志摩的压力最大。这时他收到泰戈尔病中的消息,为了避这浪尖上众人的指责,他只好以探望泰戈尔为名,暂时离开陆小曼。临去时,他致信给陆小...
昨天,在杭州上塘路97号院内的徐志摩纪念馆中,真的出现了徐志摩。 长脸、圆眼镜、几近中分的发式,就是老照片中徐志摩的样貌。同时,可以肯定的是,演员黄磊在《人间四月天》里饰演的徐志摩,并不是诗人本来的样子。 今年,是徐志摩诞辰120周年,“中国杭州徐志摩诞辰120周年国际纪念会”在徐志摩纪念馆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徐志摩研究者,以及徐志摩的孙子徐善曾与家人,汇聚到这个不大的空间里。 ...
陆小曼 男人们如是云: 徐志摩:小曼是我此生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胡适: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郁达夫:陆小曼是一位曾震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刘海粟: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琢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
研讨会现场,韩石山(左一)向徐志摩的长孙徐善曾(左二)及其妻子(右二)、女儿赠书。(吴文峰 摄) 我希望这次在济南的会议将能够鼓励年轻作家们追逐他们的文学或诗歌梦想。能有这么多才华横溢的学者到山东来,真的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遇。我希望能再次回到这里并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这一很特别的地方。(上图为徐志摩长孙徐善曾为读者留言) 在6月4日举行的“2012中国济南徐志摩研讨会”上,著名作...
近日,著名文学评论家汪宏华撰文全新解读《再别康桥》,他认为该诗之美不仅是在性灵、意象与音律,更有建筑的结构与理性,诗歌从外在和本质两个层面概括了大自然、人性和西方文明的特征。轻轻与悄悄的行为下是自由民主的哲学思想和谦恭礼让的绅士风度,具体意境有六层。尽管作者认为当时中西差距显著,但还是希望通过渐进、渗透的方式引入,所以在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情况下悄悄带走了一首启蒙小诗。如下是汪宏华的原文。 一、《再...
中国首位女银行家张幼仪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婚姻故事,为很多人知晓,徐志摩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却鲜有人知。 张幼仪出身江苏名门,受过新式教育,她性情温和善良,长相明眸清丽,知书达理又遵传统守孝道,她对徐志摩并不了解,他们的婚姻,是父母定下来的。 徐志摩拒绝这门亲事,但经受不住祖母苦苦哀求,忍痛接受了。于是,15岁的张幼仪就辍学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婚后不久,长子徐积锴出生,徐志摩便赴英国读书,...
接力寻访30余年诗 魂终有安息之处 徐志摩海宁墓葬地重见天日 在海宁,诗人徐志摩总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年,徐志摩迷都会从四面八方赶赴海宁,来到海宁西山的志摩墓前祭拜。但诗人真正安葬地,却不在西山而是在海宁东山万石窝。 当年志摩灵柩回乡后,落葬于海宁东山。1966年,诗人墓地被毁,接着,那里又建起了化肥厂。如今,随着海宁化肥厂开始拆迁,志摩迷们终于在东山东南坡找到了诗人墓葬的具体位置。 ...
徐悲鸿的《为谁张目》 徐悲鸿送给徐志摩的“猫” 去年北京传是春拍有一张徐悲鸿赠徐志摩的《猫》,这幅《猫》是徐悲鸿1930年送徐志摩的,纸本立轴,尺寸为84厘米×46厘米。曾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旧藏,而之前从徐志摩处如何流出,收藏它多年的主人是谁,至今没有确切史料。 徐悲鸿旅欧8年,回国后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旧弊,持批评态度,但在他身上,实际上还是留存了很...
徐悲鸿送给徐志摩的“猫” 去年北京传是春拍有一张徐悲鸿赠徐志摩的《猫》,这幅《猫》是徐悲鸿1930年送徐志摩的,纸本立轴,尺寸为84厘米×46厘米。曾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旧藏,而之前从徐志摩处如何流出,收藏它多年的主人是谁,至今没有确切史料。 徐悲鸿旅欧8年,回国后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旧弊,持批评态度,但在他身上,实际上还是留存了很多传统文人的性情,朋友间常有字...
在海宁,徐志摩是一个不老的传奇。每年,都有数不清的游人从四面八方赶赴海宁,来到西山的徐志摩墓前祭拜他。但志摩灵柩回乡后,真正的安葬地却是海宁东山万石窝。 徐志摩的墓地,本在海宁东山,惜在1966年,由于红卫兵的大肆破坏,诗人墓地被炸,墓碑受损,一片狼籍;之又在这里建起化肥厂,隆隆的机器声和从半山腰上筑起的围墙,让安息过一代诗魂的东山之墓淡出了不少人的记忆…… 今天上午,...
12月15日,“百年风华、人间岁月”近代名家翰墨展在上海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开幕。两岸118件大师名家手迹,囊括了近代知名的大学者、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翰墨,包括胡适、陈独秀、老舍、张大千、梅兰芳、徐志摩、陆小曼、林语堂等的信札、笔记、对联、书法作品等。其中近代书法大家沈尹默现存篇幅最大的“十条屏”细笔褚楷,是首次在大陆面世,极为珍贵。展览不仅凸现了艺术、历史文献价值,更彰显了大师名家的人文情...
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火车由上海抵南京;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飞机师王贯一、副机师梁壁堂都是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生,年龄均为36岁。飞机上除运载了40余磅邮件外,乘客仅徐志摩一人,也是36岁。开始天气甚佳,不料在党家庄一带忽遇漫天大雾,飞机师为寻觅航线,降低飞行高度,不慎误触开山山顶,机油四溢,机身訇然起火,坠落于山脚,待村人赶来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