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兴安岭史前岩画遗迹钟欣摄 3月27日,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对外发布消息,大兴安岭考古人员于日前在该地区伊勒呼里山北坡的新林、呼中发现岩画遗迹,当地岩画研究人员分析称,这处遗迹距今约有7000年至8000年历史。 大兴安岭是中国古代鲜卑、室韦、蒙古等多个民族的发祥地和繁衍地,在历史上同属中华文化传承地区,其中大兴安岭彩绘岩画是位于中国最北的岩画遗存。 自2016年3月在大兴安岭南麓...
“岩画的发现,填补了兴安盟岩画的空白,也证明了大兴安岭全境都有岩画这一人类早期的文化遗存……”前不久,中国岩画学会会员、大兴安岭岩画发现与研究者崔越领在阿尔山林业局伊尔施玫瑰峰景区考察时,发现了一处古代岩画遗迹。 崔越领介绍,此次在阿尔山伊尔施发现的岩画为红色,长约30公分、宽约20公分,上方有突出的长方形图案。由于岩画漫漶严重,具体涵义尚不能作出解释。崔越领根据图案表象,结合邻近区域岩画等情况...
近日,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组成岩画考古队,深入大兴安岭原始林区进行彩绘岩画考古调查并对漠河岩画遗迹进行了首次考古清理发掘,出土了红褐色彩绘岩画、骨器和一批动物骨骼,对于初步确定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及其它地区相同类型的彩绘岩画年代,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物证,具有重要的岩画学术价值。 据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评春研究员介绍,大兴安岭岩画是黑龙江省最为密集的地方,目前共发现41处、1...
驻马店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第327号提案对泌阳县羊册镇上古岩画遗迹提出了保护利用的建议。该提案引起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该提案被定为2013年全市14个重点提案之一。6月21日上午,驻马店市政协谢凤鸣副主席带领市政协委员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领导视察泌阳县羊册上古岩画遗迹,督导327号提案办理工作。 目前,泌阳县羊册镇和黄山口乡境内四十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多达数百处的上古岩画遗迹,它传递着众多的远古文...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0日电(记者于嘉、刘越)考古人员近日在阴山山脉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段发现一处距今5000多年前的人面岩画遗迹。考古专家表示,这处数量较多、内容相似的人面岩画在先前发现的阴山岩画中较为罕见。 据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文物管理所所长刘斌介绍,此次发现的岩画分布集中,共计50多幅,刻在10多块大小形态不同的山石上。从图案内容和磨制手法等方面判断,这些岩画具有5000多年前早期人类...
3月18日,一名男子从刻有太阳纹岩画的巨石前走过。 福建省东山县文物工作者日前在位于东山主岛东北部的东门屿(岛)上发现了太阳纹岩画遗迹。经专家考证,太阳纹岩画为青铜器时代闽古越族人的文化遗产,距今3000余年,它与台湾发现的众多岩画时代相近,使用工具及雕刻工艺亦基本相同,具有相同的文化特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