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配合民生工程建设,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焦作市一安置小区发现汉代家族墓葬群,发掘古墓280座,出土文物4000余件(套)。 据介绍,此次发掘面积共计3000多平方米,发掘280座古墓葬多为东汉时期,主要有砖式墓和土洞墓两种。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保存完整,说明这是一处庞大的家族墓地。 出土文物主要有陶器、铜器、玉器和铁剑等,其中30余座陶仓楼引人瞩目。这些陶仓楼造型宏大,其建筑斗拱、...
古墓 所出土的滑石猪 陪葬品 今年年初,江西南昌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一工地发现一处古墓群。日前,有媒体从南昌市博物馆获悉,经过考古发掘,确定这是一处东晋时期古墓群,共清理出青瓷器、铜器和铁器等各类文物和标本50余件。 据悉,2016年3月,工人在景区一工地作业时,意外发现一座属于南朝至东晋时期的古墓,距今至少有1600年的历史。经过进一步勘探,在这座古墓穴附近,又发现另外两座...
一处明清时期的大型家族墓葬群昨日考古发掘完毕,出土瓷器、铜器、铁器等一批珍贵文物。 这处墓葬群位于光武东路一建筑工地内,市文研所今年6月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先后发现古墓葬50余座,其中砖室墓2座,其余为土坑墓。墓葬年代均为明清时期,出土随葬品100多件,主要有瓷罐、铜钱、铜簪、铁犁铧、玉饰件,另有墓志3通。“墓葬群出土了一批宋代、清代等时期的铜钱,包含‘崇宁重宝’‘熙宁元宝’‘康熙通宝’等多...
昨日,记者从城口县文管所获悉,日前城口县修齐镇政府新修公路时,意外挖出了一个地下古墓葬群(如图)。 城口县文管所所长谭东介绍,墓葬群上方还叠压着坟墓,紧挨着就是住家户。墓葬群在地下2米处,是一座由6座墓室组成的大墓穴,全长8.6米,全部用烧制的青砖铺成,青砖上刻有各式精美花纹。这也是城口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墓葬群。 “这种多室青砖墓在重庆很少见。” 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现场考古负责人介...
经过将近15天的抢救性发掘,在汨罗市罗城社区桐子坡一在建工地现场,岳阳市文物管理处的考古人员清理发掘工作有惊喜发现,发掘墓葬约23座,出土青铜兵器、陶器等文物60余件,其中不少文物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该墓群的发掘规模之大,发掘数量之多,不仅在汨罗考古史上是空前的,在岳阳地区也是罕见的。此次考古发掘为汨罗市文物考古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0月7日,岳阳市文物管理处接汨罗市民举报,在桐子坡一...
文物工作者日前在配合河南省淮阳县某工地文物勘探中发现一处清代家族墓葬群,为研究当地清代民风、民俗以及医理、病理等提供实物资料。 在发现的16座古墓葬中,14座为夫妻合葬墓,另有1座妻妾合葬墓。保存较好的棺木一般为柏木和桑木,其中一棺上发现有朱书布瓦。 大部分墓葬未被盗掘,从中出土了铜钱、铜扣、铜环、墓志砖、陶盆、布瓦等100多件文物,其中鎏金玛瑙坠、铜套玉耳环、铜烟杆、银耳钉等较为珍贵,朱书&...
2012 年元月份,一家牧业公司在固镇城关镇大楼村“白谷堆”挖地基。由于此前村民在农耕时发现过古墓葬,村民立即向文物部门报告。接到电话后,固镇县文物局对该区域进行钻探,结果发现了38座墓葬,而且绝大部分是东汉中晚期的墓葬。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固镇县大楼墓葬群发掘现场,有20多人正在这里仔细地发掘,一处处已经“显山漏水”的地下,方方正正的墓葬模样已经...
新华网江西频道10月10日电(记者沈洋)为配合抚州到吉安的高速公路建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吉水县博物馆对位于吉水县文峰镇的古代墓葬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距今1400年前的隋唐时期墓葬6座,出土青瓷器等各类文物50余件。 10日,记者来到吉水县文峰镇井头村房后山的古墓葬群现场。现场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崔涛介绍说,这个古代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从8月中旬开始,到目前为止,共清理发...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考古人员在宁杭城际铁路宜兴段沿线又发掘出6处、近20座南北朝时期的神秘家族墓葬。南京博物院的李则斌研究员认为,这是宜兴近几十年来最有分量、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现,而且出土的多件瓷器造型优美、釉色好,保存较为完整,具有重大考古价值。 据考古人员介绍,从现场出土的陶罐和墓葬的基本形状看,此次发掘的6处南北朝墓地多为特征明显、有时间延续的家族墓地。其中,紫云山四区、五区的两处墓地,家族墓的特征尤...
经过近1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密云文管所完成了松树峪村东部京承高速公路施工范围内明清墓群考古工作。据了解,本次发掘的104座墓葬为两个家族墓葬,发掘总面积约为1700平方米。 “此次发掘分东西两区,西区发掘墓葬97座,东区发掘7座,墓葬分布比较集中,排列也较为整齐,应分属两个家族墓地。”市文研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出土文物种类较多,涉及陶罐、瓷罐、瓷碗、铜...
记者5日获悉,经过近一个月的抢救性发掘,由省考古研究所、孝感市和大悟县博物馆等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在大悟县夏店镇发现一处有7座墓葬组成的明代家族墓葬群。 据介绍,位于大悟县夏店镇松林村曹家河的这处墓葬群,是因高速铁路经过此处、考古工作队在进行文物探查过程中发现的。考古队对其中的一个颇为罕见的“3座连体”砖石墓(如图)进行了挖掘,因年代久远,墓中的棺木已腐烂,只残存由部分石头...
图为7月6日从晋代古墓中出土的金手镯。 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初步确认:缙云黄龙景区发现的晋代古墓是个家族墓葬群。这是我市首次发现西晋家族墓葬群。 晋代古墓位于缙云黄龙景区的一片果园地里。今年4月,缙云仙都黄龙景区开发有限公司在对景区进行开发建设时,突然挖出了大量古砖,并发现了露出地表的3座晋代古墓和一处烧墓砖的古窑址。而在此之前,许多农民在附近劳作时也曾挖到过类似的古墓砖。考古工作从6...
6月21日的一场暴雨过后,孝昌县季店乡育新村一村民的黄豆田埂边出现塌陷,一座古墓的墓砖露出地面。22日上午,孝昌县博物馆馆长王芳对该墓进行考察后,初步认定这座墓系明末清初时期的古墓。 该村党支书蔡久安告诉记者,村西南这块台阶形岗地上面有一条隆起的丘陵,有两条水沟在岗地下相汇,形成扇子形状,当地人将这块神秘的土地称做扇子膀。这片约100亩的土地自前些年平整以后,村民们每年耕种时,总是能犁出墓砖或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