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周礼浸润这片土地的点点滴滴,也造就了“青铜器之乡”。“数量多、重器多、精品多、铭文多、标准器多”是业内专家列举的宝鸡青铜器五大特点。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以集中收藏、研究、展示青铜器为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单是博物院建筑(图⑦)就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它依山而建,南依秦岭,北望渭水,采用了传统的高台门阙形式,层层递...
网络配图 5月18日,湖州市博物馆推出“琢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典藏玉器展”。 此次展览共展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玉器103件/组,矿料13件(组),分为璞玉浑金(璞石)、琢玉成器(攻玉)、美玉如斯(陈玉)三大部分,分类展示各类精美玉石矿料、古代玉器半成品和成品,通过以实物展览的形式向观众展现玉器的制作流程、工艺特点和精巧的制作技艺,并从美石到美玉过程中,玉作工匠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审...
【守望家园】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经历了约1500年的历史。西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在殷商时代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出现了分铸法、失蜡法等先进的工艺技术。 大克鼎 宝鸡作为西周王朝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顶峰时期。自汉代以来,宝鸡境内就不断出土青铜器,数量之...
12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与洛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洛阳三彩文物展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 本次展览以“最是橙黄橘绿时——从洛阳三彩看中国颜色”为主题,展期预计三个月,以洛阳博物馆馆藏的80件精美的三彩文物为主体,辅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相关文物图版资料,以三彩臻品为媒介,融合全球史观,用中国色彩系统的理念将展览分为《天地玄黄》、《翠袖红裙》、《绿蓑青笠》、和《流光溢彩》四个部分,以独特的视角展现...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变身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院方强调只是更换了院前标识,绝对没有改名。 近日,有网友“在下土豪”发微博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更名为‘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引发多方关注。 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表示蔡理华表示,省局并没有收到宝鸡方面更改名称的申请,而且按照相关规定,要冠以“国”字头称谓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而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院方11月17日回应此事时强调,博物院的名称并...
近日,一则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更名为中国青铜器博物院的消息在网络流传,引起市民的热议。该院办公室工作人员证实,此举并非更名,而是变更了博物院标识。 11月17日,华商报记者在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内看到,多个经过官方认证的微博和网友都转发了此条消息。图片中的工作人员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标识前的“宝鸡”二字取下,并将“中国”换上。大多数网友纷纷表示支持此举,认为提升了宝鸡文化的影响力。但也有网友持不同意见...
为庆祝第39届“国际博物馆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围绕“博物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题,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博物馆日”的宣传力和影响力。 本次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全部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主办。为了使宣传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吸引广大民众踊跃参与,5月18日当天,青铜器博物院取消周一闭馆,照常免费开放,推出定时免费讲解,并引进秦晋之好——“山西出土周代文物精华展...
图为国宝重器“何尊”。田进摄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青铜器田进摄 “丝路寻梦?人文陕西”采访活动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田进摄 8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外宣办等组织的“丝路寻梦•人文陕西”采访活动正在宝鸡进行。活动过程中,记者探访了全国最大青铜器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国宝重器“何尊”铭文里出现最早的“中国”两字。 陕西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青铜器在宝...
春节期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以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优秀的陈列迎接八方来客。据统计,七天长假共接待中外游客近7万人,再创文物旅游新高,成为宝鸡市春节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为了确保春节期间旅游接待工作,让广大观众在博物院度过一个热闹、祥和的春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提早安排部署,加强安全检查和管理,进一步美化园区和展厅环境,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并延长开放时间,每天提供定时免费讲解,同时推出新展览《陶语诉...
5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进行调研。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游客服务中心,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局长任周方汇报了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成果。刘云山看到宝鸡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品,不断赞叹与南方民间工艺品风格的不同。随后刘云山兴致勃勃地视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守望家园——石鼓山群众保护文物的成果展》和《青铜器铸文明》两个陈列,他指出:“珍贵的文物...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感受青铜器文化魅力,在石谷阁细品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的石鼓文。今天(5月24日)上午,参加“新丝路•新起点”中国网络媒体陕西行的编辑、记者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登顶石谷阁,感受青铜器和石鼓文的文化魅力,在文物古迹中感受不一样的“中国”。 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何尊、折觥、墙盘、逨盘……作为周秦文明的发祥地,宝鸡自汉代以来就出土了不少的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
6月24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召开志愿者总结表彰大会,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书记肖琦、宝鸡文理学院院团委书记黄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宣教部主任翟慧萍以及宣教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50余人参加表彰大会。总结表彰大会首先通过视频短片,对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黄玮表扬肯定了志愿者工作,感谢博物院给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为他们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肖琦做了总结性的发言,...
9月25日至26日,国家文物局一级博物馆评委会复核专家组来宝鸡市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进行了评估复核。宝鸡市副市长丁琳接见了专家组一行,市政府副秘书长葛君琪、市文物旅游局局长任周方等陪同复核。2012年7月,国家文物局启动了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定级申报工作。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按照评估标准要求,对博物院近三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按标准进行了评估打分,向陕西省文物局上报了申报材料,并...
考古人员对墓坑中出现的漆皮进行取样,做进一步分析鉴定 本报记者赵航 摄 6月27日,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专程来到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考古现场,在仔细查看出土的青铜器后,徐天进表示目前出土的青铜器或许产自商朝安阳殷墟。关于墓主的身份问题,专家解读昨天出土的一件陶器时说,墓主族属应该是炎帝后裔姜戎族。 “深腰盘”系商代盥洗盆 在考古现场,徐天进和宝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