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物》2016 年第2 期刊发了山东莱州南五里村宋代壁画墓的发掘简报。该壁画墓有明确纪年,壁画内容丰富,而且墨书墓志题写在甬道东壁,墓室北壁还有墨书题诗四首,对研究北宋时期的墓葬、绘画、社会生活等都有重要的价值。发掘简报对墨书墓志(原简报图九) 进行了释文,但是其中释读不充分和错误之处不少。笔者试加补正如下: 第二列,“君讳用”后四字,原简报释为“□□水也”,误,应为“蓬莱人也”。按墓...
河南登封发现的宋代壁画墓(图文无关)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17日发布消息称,今年6至7月,该院与鄂尔多斯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准格尔旗境内发现三座宋代壁画墓。 联合考古队是在准格尔旗境内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中发现这三座宋代壁画墓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位于该旗纳日松镇二长渠村墩子墕社一处名为坟湾的南坡,北距二长渠宋代城址约2公里。 与此同时,考古队还获得了一批壁画资料和文物...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17日发布消息称,今年6至7月,该院与鄂尔多斯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准格尔旗境内发现三座宋代壁画墓。 联合考古队是在准格尔旗境内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中发现这三座宋代壁画墓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位于该旗纳日松镇二长渠村墩子墕社一处名为坟湾的南坡,北距二长渠宋代城址约2公里。 与此同时,考古队还获得了一批壁画资料和文物标本,为研究鄂尔多斯及内蒙古地区的宋...
2016年6月至7月,鄂尔多斯博物馆和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考古队,对准格尔旗境内的二长渠壁画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此次工作共清理壁画墓3 座,获得了一批壁画资料和文物标本,为进一步研究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地区的宋代历史、文化、艺术及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二长渠壁画墓群现位于准格尔旗纳日松镇二长渠村墩子墕社一处名为坟湾的南坡,北距二长渠宋代城址约2 公里。该处墓地是鄂尔多斯古...
古墓内的壁画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这四句话说的是二十四孝图中的“孟宗哭竹”,可谓家喻户晓。12日上午,记者在宜阳县韩城镇仁厚村采访时获悉,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此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的土洞形壁画墓,墓室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包括“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等二十四...
唐庄宋代壁画墓实施起吊 2010年11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登封唐庄配合焦桐高速公路的建设进行考古发掘中,发现两座宋代壁画墓。两座墓葬均为台阶式墓道的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呈六角形,为砖石仿木结构。其中较大的一座墓室内壁画因水浸保存状况甚差,而较小的一座墓室保存较好,且没有被盗的迹象。墓门、甬道和墓室内满绘壁画,色彩鲜艳,绘画技法娴熟。画面内容以宴饮为主,生动描绘了墓...
考古人员近日在焦桐高速公路河南省登封市唐庄段发现一座满室彩绘的宋代壁画墓。专家认为,这一墓葬壁画内容丰富,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其描绘、设色、施彩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是中原地区壁画艺术中的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图为一幅反映墓主人日常生活场景的壁画。
图为一幅反映墓主人日常生活场景的壁画。 考古人员近日在焦桐高速公路河南省登封市唐庄段发现一座满室彩绘的宋代壁画墓。专家认为,这一墓葬壁画内容丰富,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其描绘、设色、施彩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是中原地区壁画艺术中的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 返回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磁县宋代壁画墓成功整体搬迁,这标志着该省首例同类墓葬整体搬迁工程成功。 据介绍,这座宋代壁画墓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磁县段文物勘探与发掘中发现的。壁画墓呈八角形,穹隆顶,直径为3米,深3.5米。 据悉,为确保该壁画古墓文物安全,经过加固处理,该墓已被成功安放至以北朝博物馆为主体的磁县北朝历史文化产业园广场。(新华网河北频道)
近日,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磁县宋代壁画墓成功迁至北朝历史文化产业园,标志着河北省首例同类墓葬整体搬迁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磁县段文物勘探与发掘工作全面、顺利结束。31日上午9时21分,伴随着一声哨响,磁县宋代壁画墓整体搬迁工程第二阶段工程顺利启动,一座经过加固处理的古墓在起重机的牵引下,按照地面指挥人员的哨令有序的升高、移位、转向、下降,9时28分,该古墓稳稳地落在了运...
历时50天后,桂阳县刘家岭宋代壁画墓考古发掘及室内器物绘图、照相、拓片等工作已结束。昨天,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初步整理,考古工作队认为,该墓的发掘丰富了南方壁画墓的资料,但因壁画保存不甚完好,其酥酚、脱落严重,很难揭取修复用以展示和长久保存。据考古工作领队谭远辉介绍,目前刘家岭宋代壁画墓的壁画内容已基本确定,其中甬道内东壁所绘为3个侍女;西壁脱落较严重,初步认定应为备宴图;墓室门两侧为门...
9月3日,桂阳县刘家岭宋代壁画墓的考古发掘及室内的器物绘图、照相、拓片等工作结束,前后历时50天,圆满完成了任务。经初步整理,取得了以下收获和认识。 1.在原有报道的基础上修正和初步确认了壁画内容。其中甬道内东壁所绘为三个侍女;西壁脱落较严重,初步认定应为备宴图;墓室门两侧为门神。墓室西、东两壁的上部分别画青龙、白虎,根据人骨架方向定位为左青龙、右白虎;青龙、白虎下各为18个执兵器的武士(部分脱落...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洛阳一农民在搬迁挖地时,发现宋代壁画墓穴,经考古发现并出土了“二十四孝图”。昨日,记者从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得知:此次发现的壁画墓将整体搬迁至古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保护展示。 ●土陵迁坟 “二十四孝图”现身 据了解,6月下旬,洛阳宜阳县韩城镇仁厚村的一户村民,在给村北的土陵迁坟时,无意中把旁边的土墙捅出了一个洞。“咦?这土墙壁上咋还有图...
古墓内的壁画。 古墓外景。 古墓内。 壁画上的门吏。 “孟宗哭竹”图。 洛阳网7月12日讯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这四句话说的是二十四孝图中的“孟宗哭竹”,可谓家喻户晓。12日上午,记者在宜阳县韩城镇仁厚村采访时获悉,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此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的土洞形壁画墓,墓室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包括“孟宗哭竹”、“王祥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