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7年3月27日,本案二审再次开庭,休庭后季承在法院外。上官云 摄 “对这个案子,我希望能得到法律公正的判决。提起诉讼也不是为了钱,而是希望这649件文物、字画发挥更大作用。”27日,季羡林之子季承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提及获得广泛关注的“季羡林亿元遗产案”时如是说。27日上午,此案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再次开庭,据季承透露,这次也没有宣判。 那么,何为“季羡林亿元遗产案”?季羡林...
记者下午获悉,季羡林之子季承告北京大学返还季羡林文物、字画案今天上午在北京高院二审开庭,80多岁的季承老先生亲自出席了庭审,提出当初季羡林与北大之间仅为“字画藏品暂存关系”。此前,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季承的全部诉讼请求。季承随即提起上诉。 季羡林是一代文化大师,生前曾于2001年7月与北京大学签订了一份捐赠协议书,协议书中约定:将属于季羡林个人所藏的书籍、著作、手稿、照片、古...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一起立案近4年的原物返还纠纷案今天(31)在北京市一中院第五法庭开庭。尽管旁听席位寥寥,案件在开庭前就吸引了众多关注,因为案件标的达1亿、诉讼费达54万元。更因为,案件被告是北京大学,原告则是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季承。 季承告北大返还原物纠纷案庭审现场 2001年7月6号,季羡林与北京大学签订捐赠协议,约定将14类藏书、手稿、古今字画等珍贵文物分...
围绕国学大师季羡林身后留存的文物归属权问题,季羡林之子季承与北大的官司纠纷日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季羡林外孙要求追加“代位继承权” 5月17日上午,季承诉北京大学返还其保管的季羡林文物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庭前谈话。参加谈话的除了季承和北京大学的法律代理律师外,还追加了季羡林外孙何巍的代理律师。 此前,何巍已经在海淀法院就季羡林的继承权问题提起了对舅舅季承...
季羡林作为一代国学大师虽已辞世,但生前身后的种种是是非非似乎因为当事人的远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外界的种种猜测之下,大师之子季承终于无法再缄其口,历时年余而成《我和父亲季羡林》。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作者希望读者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 意气用事的成仁之举 1995年2月,父亲写了一篇《1995年元旦抒怀——...
季羡林生前收藏惊人 据称弟子钱文忠曾分析过季老的藏品和财产大致分成这么五个部分: 一、主要是1950年以前收藏的字画,其中包括已故师母从山东带到北京的字画,这些字画以齐白石为下限,数量很大,名家聚集,触目皆是,若论价格,在今天是天文数字。这部分是有目录的,主要是先生已故的第一任秘书、追随先生半个世纪的李铮教授编订,我帮过忙的,这是10年前的工作; 二、其他珍藏版古籍、古墨、田黄、田白、白芙蓉...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获悉,法院已受理季承起诉北京大学返还季羡林遗产一案,这也意味着季承与北京大学的纠纷即将进入审理程序。 2012年8月初,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季承向市一中院递交了起诉材料,要求北京大学返还2009年1月13日北京大学清点的保管季羡林文物、字画577件,其中207幅是古字画。初步估算,涉案物品市值达到1亿元。 季承在起诉状中称,2001年7月6日,季羡林与北京大学...
前天,有媒体报道称,季羡林故居盗窃案的被告人王如,在经过法院审理后被认定无罪,目前已被释放。记者向审理此案的市一中院证实,此案目前还在进一步审理中,并未宣判结案。 3月2日,有报道称“2013年2月17日,王如被解除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同时被宣告无罪释放。”该报道还称法院认为王如确是为了“抢救”季羡林故居财产而为,并不符合盗窃罪的条件。之后,网络上关...
历时3年多的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故居盗窃案2日有了结果。该案被告、曾是季羡林前秘书李玉洁干女儿的王如,经法院审理认定无罪,目前已获释。法院认为,王如确是为了“抢救”季羡林故居财产而为,并不符合盗窃罪的条件。 2009年,季羡林去世后,财产归属纷争风波乍起。季羡林独子季承[微博]曾表示,季老身后财产都是季家的。季羡林的秘书李玉洁及王如都认为,季老生前立遗嘱表示,他的全部财产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