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代的“房产证”“结婚证”长啥样?婚姻登记、遗产继承需要哪些凭证?参加清朝科举的考生如何在“夹带”(现俗称小抄儿)上用红色标注“知识点”?11月28日,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建成开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作为国内首座契约文书专题博物馆,见证着这些事情的老物件都能在馆内找到。 来到位于洛阳市瀍河区洛阳民俗博物馆东侧的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单檐歇山顶式清式传统古建,青绿油漆彩绘使人眼前一亮,该博物馆整体的...
11月28日上午,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开馆。 航拍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 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位于瀍河区新街与九都东路口、洛阳民俗博物馆东侧,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两层。馆内共设5个展厅、1个休息区,院落里的仿古连廊、六角亭、中式天井中庭建筑小品,以及展厅内的园林花窗、屏风、挂落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古朴厚重。 记者参观发现,...
明清时期,土地交易颇为频繁,保留下来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土地契约文书。目前,在安徽、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内蒙古等地发现的明清土地契约文书数量巨大,内容涉及土地占有、土地赋税、土地权利移转、租佃关系等,充分展示了明清土地交易的历史图景,为深入了解明清契约的履行和经济社会运行的实际情况提供了珍贵材料。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通过个人道德修为、社会关系制约、国家法律规范三重保障...
2013年初,著名敦煌学家张涌泉应邀赴金华市档案馆参观,一套名为汤溪县鱼鳞图册的档案让他既惊又喜。 这400余册图册,编制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汤溪县境内一块块分属不同业主的田土,都被墨笔勾勒出轮廓,如鱼鳞一样遍布其间,每块土地都详细登记了面积大小、四至疆界、业主姓名等信息。这就是宋代以后史书便有记载的古代地籍档案——鱼鳞图册。1958年,汤溪县并入当时的金华县,这批档案也转入金华,多年...
2016年,青州市博物馆获赠青州市弥河镇杨家庄村民捐献的一批珍贵契约,经过初步整理,确定这批契约均与杨氏家族相关,具有一定的价值。 此次捐献的契约共18份。年代从道光四年(1824)到民国三十年(1941),跨度百余年。按契约内容分,共有卖地契约7份,卖房契约4份,分家契约2份,典地契约2份,典房契约2份,1份因为损坏严重无法识别内容。按质地分,3份为布帛质,剩余15份均为纸质。按立约人分,...
道光四年杨继孟卖地契约 光绪十年坚廷澜卖地契约 中华民国二十年杨春祥典地契约 近日,青州市博物馆获赠一批珍贵契约,年代从道光四年(1824)到民国三十年(1941),跨度百余年,这批珍贵契约是由青州市弥河镇杨家庄村民捐献的。 据了解,此次捐献的契约共18份。按契约内容分,共有卖地契约7份,卖房契约4份,分家契约2份,典地契约2份,典房契约2份...
4月27日,记者从湖南省文物局获悉,株洲县文物局在乡村文物征集中,在龙门镇太安村一胡姓老人家中征集到了21份民间契约。 21份契约全为宣纸。这些契约有买茶树山林土坡的、买房屋土坪的、买塘池的、买田地的,还有分家的契约。这些契约详细记载了交易的内容,地界的划分。每份契约上都是用毛笔工整的记录了当时交易的缘由、时间、证人。从落款时间看,这些契约最早的为道光二十一年,最晚的为民国三十七年,更多的是清代...
为了推进项目深入展开,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丝绸之路出土各族契约文献整理及其与汉文契约比较研究》课题组,日前在吐鲁番主持召开“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研究国际学术论坛”。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西夏文字学专家史金波,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学专家李正宇,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专家李并成,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兰州大学敦煌学专家郑炳林,武汉大学吐鲁番文书学专家陈国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颜...
博物馆基本上布展完毕 契约种类繁多 这是一张卖宅契 馆内还有不少模拟场景 25日,大众网记者从聊城契约文化博物馆获悉,该馆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具体开放日期待定,为增加市民参观的趣味性,博物馆考虑将增设机器人讲解员,目前正在筹备中。 契约文化博物馆位于古城内范筑先纪念馆北邻,是一处展出面积一千多平米的两进仿古院落,交通比较便捷,K112、K332公交车均由此经过,对于有兴趣前往...
【内容提要】作为古巴比伦王朝北部名城,西帕尔城的繁荣离不开奴隶阶层的参与和劳作。奴隶买卖楔形文书所记录的奴隶交易是西帕尔城重要的商业活动,王朝前期和后期的文书在奴隶来源、用途、价格和交易人身份等方面的差异体现出不同历史阶段西帕尔城奴隶交易的复合社会文化特色。为了保证交易的有效和可控性,规避商业风险,每份楔形文书从抽象仪式到文字规约都详细厘定交易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对奴隶交易模式及影响因素的探析,...
金秋十月的吐鲁番盆地,天高云淡。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块收藏了无数遗珍国宝的荟萃之地。 10月29日,“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文书研究”国际学术论坛在吐鲁番市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如期召开。此次论坛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吐鲁番市人民政府、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承办,吐鲁番市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市博物馆协办。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学术单位的60 余名专...
近日,聊城契约文化博物馆迎来了它的第一批观众。来参观的不仅有本地的普通市民,还有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济南、淄博、泰安等六个地市的外侨办办公室人员,以及来自荷兰、法国等16个国家的40余名外商朋友。 聊城契约文化博物馆是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分馆,坐落于聊城古城区北关街南首,是中国第一座以契约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 契约是人类诚信的象征,一张张小小的契约承载了很多历史信息,涉及政治、经济、税收乃至...
国内首座以中国古代契约文书为专题藏品的博物馆在洛阳开建。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建设中的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预计明年10月建成,目前已收集明永乐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类契约文书3万余件,对系统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及民风民情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规划建设中的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全部为仿清式古建筑,由河南省最大的民俗专题性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负责建设。...
项目名称: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 投资总额:3000万元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瀍河回族区新街南端洛阳民俗博物馆东侧,东临瀍河、南临中州渠,建设单位为洛阳民俗博物馆。该项目占地4563.91平方米,规划为陈列区、观众服务区、技术及办公区和文物库房,建筑风格为仿清式古建筑,总建筑面积6139.12平方米。 现场声音: “现今保存于世最早的契约原件为西汉时期的,能保留至今非常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