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南安阳新发现一处金代砖雕壁画墓。这是豫北地区第一次发现金代高僧墓葬。 发现该墓后,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进行了发掘并详细测绘。 考古发掘显示,该墓为仿木结构八边形单室砖墓,南北向,墓道向南,墓葬全长9.35米,由墓道、墓门、甬道及墓室等组成。墓室平面呈八边形,北壁、西壁和东壁各砌有1个耳室,耳室内共放置4件陶罐,里面装有火化后的骨灰。结合出土...
为配合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基本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晋中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8年5月在晋中市榆次区什贴镇龙白村抢救性发掘了13座墓葬,其中4座墓葬为金元时期,其余为明清时期土洞墓。这里重点介绍金元时期墓葬。 M7为仿木构砖雕壁画单室墓,南北向,350°,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保存完好。墓道为土坑竖穴式,平面呈窄长条形,直壁、平底,长2.1米、宽0.7米、...
记者6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地处陕西关中西部的咸阳市武功县发现一座唐代砖室墓,墓室内壁画大多保存完整,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干画法,为湿壁作画。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唐墓壁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该墓葬地处武功县二道塬上,地势北高南低。根据出土的墓志记载,墓主为武周时期始州司马、襄城县开国男苏瑜。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赵旭阳介绍,墓室四壁皆绘壁画,顶部是写意星象图,大...
《文物》2016 年第2 期刊发了山东莱州南五里村宋代壁画墓的发掘简报。该壁画墓有明确纪年,壁画内容丰富,而且墨书墓志题写在甬道东壁,墓室北壁还有墨书题诗四首,对研究北宋时期的墓葬、绘画、社会生活等都有重要的价值。发掘简报对墨书墓志(原简报图九) 进行了释文,但是其中释读不充分和错误之处不少。笔者试加补正如下: 第二列,“君讳用”后四字,原简报释为“□□水也”,误,应为“蓬莱人也”。按墓...
1993 年冬,内蒙古赤峰市宝山发现两座大型壁画墓。据简报称,两座墓内都满绘精美壁画,其中1 号墓内有“天赞二年”(923)题记,是迄今发现的纪年辽墓中最早的契丹贵族墓。而本文着重讨论2 号墓石房内南壁带有榜题的一幅壁画,定名为《寄锦图》(巫鸿、李清泉宝山辽墓:材料与试读[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彩色图版55,192 页)。据简报认为,《寄锦图》画中六个女子,只有“画面中央位置”的女子才是主人...
3月3日,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已历时3年完成对辽阳苗圃汉魏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百余座汉魏墓葬出土。 辽阳古称襄平,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金世宗完颜雍曾在辽阳称帝登基,此前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东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据考古专家介绍,该遗址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出土的汉魏时期墓葬可分为土坑竖穴墓、石椁墓、石室墓、砖室墓等,有长方形斜坡或竖直墓道,墓室有...
1月9日,记者从落幕的2016年湖南考古汇报会上获悉,文物考古专家近期在湖南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走马岭七组发现一处古代壁画墓。墓壁后的墙体砖柱上有南朝彩绘壁画,为湖南最早的壁画墓,壁画上两个侍女图像栩栩如生。 郴州市文物处考古专家罗胜强介绍,两个侍女图像用流畅而简约的线条绘制在白灰面上,左侧年轻侍女呈站立姿势,细腰,双环髻,宽额,细眉,小嘴,下巴略圆,眉目清秀,双手下搭,作回眸状。她上身着...
壁画中的两个侍女图像。供图/郴州市文物处 1月8日,在2016年湖南考古汇报会上,郴州市文物处考古人员介绍了在苏仙区坳上镇走马岭七组,距离郴州市区6公里的一处古墓葬。墓壁后的墙体砖柱上有南朝彩绘壁画,为湖南最早的壁画墓。 壁画上是两个侍女图像。左侧年轻侍女呈站立姿势,细腰,双环髻,宽额,细眉,小嘴,下巴略圆,眉目清秀,双手下搭,作回眸状。她上身着两档短衫,高开领露肩,长袖,胸口处围腰打...
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荥阳市贾峪镇鲁庄村发现了国内首个明代亲王级壁画墓——周懿王墓,这个距今531年的墓室内壁有大面积保存较好的彩色壁画。目前,现场考古发掘已基本结束,壁画仍在清理中。 根据发掘情况来看,周懿王墓坐北朝南,由寝园建筑、主墓、祔葬墓等多部分组成。在主墓东西两侧,发掘出12座祔葬墓,墓主包括周懿王王妃蔡氏、王氏等。此墓及祔葬墓的排序方法为国内罕见,为研究明代王墓制度...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2016年,考古工作人员对长子县南沟一座被盗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一座金代仿木结构的双室壁画墓,保存较完整,为研究晋东南金代壁画及丧葬习俗提供了新案例。 该墓位于山西省长子县碾张乡南沟村西南,由墓道、墓门及墓室组成。其中墓室分为前后室,前室土圹呈方形,内部用条砖砌壁,上部从四面起券结顶。后室为砖砌洞室,条砖铺地,地面与棺床等高。 据介绍,...
荥阳发现国内首个明代亲王级壁画墓 系同类墓葬首次发现
日前,笔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今年初夏,我省考古工作者对长子南沟被盗的1座金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的彩绘壁画《二十四孝行图》,精美传神,其鲜活的孝子故事,向世人讲述了古代经典的孝道文化。其中的一些孝子故事至今仍在山西的地方剧中传唱。 长子南沟金墓位于长子县碾张乡南沟村西南,地处岚水河支流南沟南岸的二级台地上。今年4月底至5月中旬,省考古研究所对长子南沟被盗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对被盗...
长子南沟金墓位于长治市长子县碾张乡南沟村西南,地处岚水河支流南沟南岸的二级台地上。2016 年4 月底至5 月中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长子南沟被盗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经过对被盗区域附近进行详细勘探,共发现墓葬一座,编号M1。该墓为一座仿木结构的双室壁画墓,由墓道、墓门及前后室组成,方向32°。墓葬斜跨上下两级台地,墓顶局部遭破坏,底部被盗扰;表土下开口,直接打破生土层,平面呈凸字形。 ...
河南登封发现的宋代壁画墓(图文无关)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17日发布消息称,今年6至7月,该院与鄂尔多斯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准格尔旗境内发现三座宋代壁画墓。 联合考古队是在准格尔旗境内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中发现这三座宋代壁画墓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位于该旗纳日松镇二长渠村墩子墕社一处名为坟湾的南坡,北距二长渠宋代城址约2公里。 与此同时,考古队还获得了一批壁画资料和文物...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17日发布消息称,今年6至7月,该院与鄂尔多斯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准格尔旗境内发现三座宋代壁画墓。 联合考古队是在准格尔旗境内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中发现这三座宋代壁画墓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位于该旗纳日松镇二长渠村墩子墕社一处名为坟湾的南坡,北距二长渠宋代城址约2公里。 与此同时,考古队还获得了一批壁画资料和文物标本,为研究鄂尔多斯及内蒙古地区的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