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工作人员展示埋藏2300多年的古剑 2016年12月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浪官方微博对河南省信阳市城阳城址18号战国楚墓的发掘进行了图文直播。在墓内随葬的陶鼎中发现的牛骨头引发不少人关注,该墓也被网友戏称为“牛肉汤大墓”。2016年12月30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浪官方微博再次以微博直播的方式,发布该墓发掘最新进展,内棺打开后发现一把十分锋利的古剑,虽然剑鞘沾满泥土,当它被小心翼翼拔...
2016年12月初,河南省考古研究院新浪官方微博@河南考古对信阳城阳城址18号战国楚墓的发掘进行了详细又生动的图文直播。在发掘过程中,古墓中端出了一鼎两千多年的“肉汤”,引发了网友热议。12月19日,考古人员将保存相对完好的内棺整体打包,移入城阳城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的实验室内。 2016年12月30日,@河南考古再次以微博直播的方式,发布了这座古墓发掘取得的最新进展消息。 沉睡两...
12月19日上午,信阳城阳城址遗址第18号楚墓抢救性发掘进入关键阶段,古棺被大型机械起吊离开墓穴,运往城阳城址博物馆的实验室。 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该项目负责人武志江介绍,该墓为战国时期的楚墓,距今约有2300多年。大墓呈甲字形,坐西向东,包含主室、侧室和后室,近期网上热议的“牛肉汤鼎”发现于侧室。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墓葬形制,墓主人属于下大夫一级。目前,侧室和后室均已全部发掘清理完毕。主...
2016 年4 月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信阳市文物管理局委托,清理了城阳城址保护区辖区内被盗的3 座墓葬。截至目前,2 座墓葬已经清理完毕,另外1 座正在清理中。已经清理完毕的2 座墓葬分别编号为M16、M17,皆位于城址东南部的郭楼村南地,紧邻淮河,处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外约250 米处。 M16 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4.40 米,南北宽3.20 米...
10月21日,城阳城遗址博物馆陈展大纲专家评审会在省博物院召开。省文物局副局长李玉东、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付玉林、副处长沈锋、省博物院副院长田凯、李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贾连敏、省古建筑研究所副所长张得水等专家出席论证会,市文物局有关领导和城阳城址保护区主要负责人参加论证会。会议由省文物局博物馆处主持召开。 与会专家听取了博物馆陈展大纲介绍,审阅了相关文本资料,对陈展大纲做了深入细致的点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