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12月,温州龙湾区城中村改造中被迁异地保护的一座清中期35吨老门台在瑶溪街道钟秀园“安家”,得以保存并焕发新生命的古建筑将被建成共享书屋,供市民免费共享书香。据悉,乔迁新居的老门台在钟秀园共有五座,目前已经安置完毕的有三座。不久后,园内“串点成线”形成一道古建筑群落人文景观。 最大限度地保护古建筑,龙湾区素来不遗余力。今年,龙湾区在温州市城中村改造中,对文物和历史建筑采取“就地保护、迁移...
古运河畔,迎来时机最好的一次更新。 作为曾经的老城区、老工业区和城郊结合区,拱墅区其实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旧城改造,南部的米市巷、湖墅、小河、和睦、拱宸桥等街道早已改造完毕。今年,拱墅区列出城中村改造计划,未来几年,上塘、半山、祥符和康桥四个街道将成为拱墅区“决战北部”的主战场。 在从“村”向“城”的迈进过程中,拱墅区将促进产城融合和保护历史文脉,聚集潜力产业支撑未来发展,挖掘历史打造文化...
为进一步加强市区城中村历史文化风貌以及三普文物保护工作,促进城市转型与文化传承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龙湾区积极探索、科学谋划,三步走强化城中村改造范围内历史文物保护。 一是开展调查摸底。组织文化、规划、城管、住建等部门,对年初纳入该区三年行动计划的城中村改造重点改造实施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风貌、“三普文物”现状开展专项调查摸底。经统计,至2018年龙湾区城中村改造实施范围内的新联村、江前村、三郎桥...
近日,黄埔区一份政府采购公告显示,城中村改造思路求变,要求不再“生硬”地保留、保护城中村文物建筑,而是营造古建筑、文化活动、城中村商业活动共存的“昔日城市印象”。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挂出一份政府采购公告,对横沙村古建筑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方案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采购项目预算金额为35万元。 采购人提出,依据横沙村现存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布局位置,规划设计出一个能留住城中村昔日印象...
日前,温州瓯海区“城中村改造中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交流座谈会召开。区住建局、区文广新局、区征收办、区城建办及涉及城中村改造项目的7个街道分管领导及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历史建筑的分布现状、保护新思路及老建筑构件、老门台的保护利用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指出,当前正值瓯海区大建设、大开发、大整治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城中村改造项目,要着眼于厚重历史积淀,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历史建筑...
“听说这房子能保住了!多亏了你们的报道!”6月22日上午,温州龙湾区底岭下村村民张谨春打来电话。电话那头,这位77岁的农村老汉有些激动。 10多天前,也是这位张老伯的一通电话,引发记者对一座240年老房子命运的深切关注。当时,张老伯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底岭下村正在进行整村改造,周围的房子大多都拆了。可是他还没签协议。“这么好的老房子,拆了太可惜!” 一间保存良好、拥有240年历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