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安徽省固镇县垓下遗址位于固镇县城东南24公里,濠城镇垓下居委会境内,坐落在淮河流域沱河的岸边。遗址现地貌为一台地,四周有土垣,土垣高出外侧2—3米,但与内侧地面近平。城址北侧有一条河流即沱河,该河属淮河支流,现经遗址西侧绕行北侧向东流去。 一、工作概况 2007年至2009年,为配合固镇县对遗址的文物保护规划工作,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钻探和发掘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做的工作有以...
固镇县垓下遗址二期考古工作,于7月上旬已全面结束。此次考古发现表明,垓下遗址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已是一处有人居住的聚落遗址,发展至龙山文化时期也就进入了第一个鼎盛时期,成为一个区域文化中心。 垓下早期城址是我国继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史前城址发现之后,在淮河流域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它填补了安徽无史前城址的空白,是安徽史前考古的一个重大突破,它的发现为探讨我国早期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轨迹以及淮河流域文明化...
考古人员确认古城墙地层 作为楚汉相争的最后古战场,固镇垓下遗址一直盛传着项羽、刘邦的恩怨情仇和霸王别姬的悲情故事。 2007年,为了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此处进行考古钻探发掘后发现,在垓下古城下还有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史前古城。这不光填补了安徽无史前城址的空白,而且印证史书上所说的“霸王曾踞城而战”。但当年的霸王是如何踞城而战?前期发掘中发现的...
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考古所实施的“淮河流域史前第一古城”垓下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于3月8日启动,一个多月来,探沟发掘古城墙迭层关系渐次揭露,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取得新进展。 据省考古所垓下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工地负责人唐杰平介绍,此次考古发掘在遗址东部古城墙原1号探沟的南侧,新开挖了第3号探沟,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城墙地层堆积的解剖,求证古城建造、使用、废弃的...
位于安徽省境内、千年前楚霸王项羽遭遇“四面楚歌”的垓下古城遗址,日前在考古发掘中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的早期史前城墙和出土的170多件文物,在将遗址年代大大提前的同时,填补了安徽无史前城址的空白。 经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7年1月30日至6月25日对垓下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工作人员通过勘探和发掘发现,遗址的城垣构筑分为建造于不...
从今年1月至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南洛阳市文物钻探公司对垓下遗址进行全面的勘探和发掘。通过发掘以及大量出土文物为佐证,目前可以初步认定垓下遗址为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并且一直沿用至汉代以后。 这一新的发现,填补了安徽境内以及江淮流域未发现早期人类城址的空白。经省考古的推荐,固镇县正在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洽谈垓下遗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同时,申报“国保...
经过半年的全面勘探发掘和大量专家学者的分析论证,目前可以初步认定垓下遗址为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城址,并且一直沿用至汉代以后。这一新的发现在考古学上比先前人们一直以为的楚汉相争垓下决战的古战场之说价值更高、意义更大,填补了安徽境内以及江淮流域未发现早期人类城址的空白,为垓下遗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固镇县正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洽谈垓下遗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