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高唐县尹集镇西高东高速与青银高速接壤处,一处古墓群目前正在紧张发掘中。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从出土的文物看,这里应该是一处唐代的墓葬群,但具体年代需要进一步挖掘鉴定。 这一处古墓群位于高唐县尹集镇陈庄村附近,青银高速公路南侧。记者看到,挖掘区域面积目测有20多亩,四周用护栏围起来,护栏上悬挂着写有“考古工地 非请勿入”等字样的提示牌,一辆挖掘机停在坑边。多位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进行紧张作业,五六位...
陝西省考古人員近日在西咸新區發現了一座帶有七個天井的高級別唐代墓葬。 這次發現的唐墓一共有兩座,位於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北朱村,大墓坐北朝南,墓道長43米,深14米,由墓道、天井、甬道和墓室幾部分組成,由於遭到過盜掘,目前隻出土了陶俑等少量的隨葬品。考古人員介紹,按常規天井的多少代表著墓主生前身份的高低,七個天井的墓葬應該安葬的是身份顯赫的皇親國戚,但令人意外的是,出土的墓志顯示這座墓葬的主...
唐墓葬中出土的“饺子” 考古发现:1959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编号为301号的墓中,出土3个灰陶小盌,盌中各置一只饺子。饺形如月牙,长约5厘米、腰宽1.5厘米,皮是麦粉做的,与现代所吃的饺子完全一样。1989年,在对阿斯塔那墓地再次发掘时,从一座墓中又发现了水饺。 饺子,古人视之为小吃,归为“点心”类食物。据《酌中志》记载,明代,正月初一宫中要“吃水点心”。 据考,饺子的出现晚...
日前,在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素有中国禅宗“皖南第一古刹”之美誉,亦享临济宗“黄檗祖师道场”之盛名的全省重点寺院泾县宝胜禅寺(水西庙)内大观塔后方发现一座古墓。 这个墓穴为砖制船形棺,棺形制较大,长度达到4米,宽度达到1.8米-2米。泾县文物局会同省考古所工作人员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已发现陪葬品青铜器一件,一些铜钱,两件瓷器,考古人员推测陪葬品不会太多。考古人员通过陪葬物品推测该处可...
近日,新郑市旅游和文物部门在龙湖镇崔垌村发现9座古墓葬及陶窑等遗迹,后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证实,这些古墓葬及陶窑多为汉代及唐代遗迹,盗扰比较严重,其中两座唐代墓葬保存相对完整,并随之出土有30余件随葬品。 据悉,此次发现的两座唐代墓葬一座为砖室墓、一座为土洞墓。砖室墓平面呈弧边方形,小砖砌筑而成。棺床上的骨架呈头西脚东摆放,保存较差,在头部出土两枚银簪,在头北侧摆放一铜钵。棺床的西...
近日,新郑市旅游和文物部门在龙湖镇崔垌村发现9座古墓葬及陶窑等遗迹,后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证实,这些古墓葬及陶窑多为汉代及唐代遗迹,盗扰比较严重,其中两座唐代墓葬保存相对完整,并随之出土有30余件随葬品。 据悉,此次发现的两座唐代墓葬一座为砖室墓、一座为土洞墓。砖室墓平面呈弧边方形,小砖砌筑而成。棺床上的骨架呈头西脚东摆放,保存较差,在头部出土两枚银簪,在头北侧摆放一铜钵。棺床的西北角...
【摘要】唐代墓葬中发现的体貌特征明显为胡人的伎乐形象反映了唐代乐籍制度下一个构成复杂、生活形态多样的边缘群体。这一群体凭借高超的乐舞才能在唐代从宫廷到民间的乐籍管理体系中呈现出社会地位和经济来源上的多层级关系,他们带来的西域各国乐舞技艺精华与唐代社会文化风尚相结合,生动诠释了唐代“礼乐治国”理念下胡乐胡舞的传播与融合过程。然而,这一群体在融入唐朝社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文化冲突使他们的生存状态有了些许...
今年,宁夏考古人员对前期勘探的29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考古验证有汉代墓葬6座、北朝—隋唐墓7座、明清墓16座,并出土了狮身人面石雕像和武士俑等一批珍贵随葬品。 其中,编号为M3的唐代墓葬出土了一组精美绝伦的石刻雕像,共9件。考古人员初步确定石雕系汉白玉石质,均带四方底座,内容有狮身人面像、铠甲武士俑、马俑、狮兽、骆驼俑等,石材光泽圆润温纯,雕刻工艺精巧细腻,线条简洁流畅而不失生动,造型高...
得知工地附近有古墓,两男子商议后预谋盗墓。在挖掘盗洞的过程中盗洞塌方一人被埋身亡,随后另一人被警方抓获。近日,被告张某被判有期徒刑两年三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张某是长安区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长安区韦曲街办枣园村某工地附近有一处古墓,便找到任某准备一起盗掘该古墓。今年2月21日,两人各自取了工具到古墓所在地盗挖。当晚7时许,两人开始挖盗洞,任某负责挖掘盗洞,张某负责在盗洞外运土,在盗掘过程...
6月底,商河县玉皇庙镇西甄村村民甄先生在家附近挖土建大棚时,发现一处唐代古墓葬,“后来文物部门在这里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挖掘,但是完成工作后,没有对大棚进行恢复。”甄先生认为不合理。商河县文广新局表示,已对其大棚恢复了一部分,当事人对奖励数额不满意,一直未协商好。 甄先生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约10天的发掘工作,随后未对现场进行处理。“文物部门说可以给我3000元奖励,算是保护墓葬有功,但是我希...
近日,记者从黄骅市吕桥镇郑口村的唐墓发掘现场获悉,工作人员已完成墓葬墓室的清理工作,并对两处墓葬进行填埋。据悉,此次发掘工作顺利,一大一小两处墓葬共出土文物5件。 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雷建红介绍,经过勘测发掘,在蓄水沟里发掘出的两处唐墓,一处是圆形砖室墓,一处是长方形的砖棺墓。其中,圆形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葬总长5米,直径2.5米。根据塌落的墓顶痕迹推测,这是...
在河北黄骅市,几日前的一场大雨冲出一处唐代墓葬,文物部门决定8月上旬进行抢救性挖掘。 墓葬位于黄骅市吕桥镇郑口村,7月25日一场大雨后,当地村民张金强在村东的蓄水沟里发现了一些青砖,明显和村里平常盖房用的红砖不同。 “当时我觉得可能下边有别的东西,于是拿了铁锹在青砖旁挖了挖,挖出一个碗和一个破损的罐子。”张金强说。 在黄骅市博物馆,记者看到了挖出的两件物品。碗为青釉碗,基本完好,呈暗黄色。罐...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公布2014年度重要考古发现时称,考古人员在位于呼和浩特市境内的盛乐古城周边新发现95座战国至唐代墓葬。 内蒙古文物考古部门自1997年开始对盛乐古城遗址以及周边的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和清理工作。2014年度发掘95座墓葬,其中,战国时期67座,汉代2座,唐代26座,出土各类遗物百余件。 新发现的战国墓葬均为方形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带有头龛和头箱,有棺椁葬具,葬...
重庆三峡库区丰都赤溪遗址群近日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峡江地区比较罕见的唐代墓葬。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介绍,丰都赤溪遗址群为三峡库区消落带考古发掘项目,由赤溪遗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组成。抢救性考古发掘中,赤溪遗址发掘1100平方米,清理汉至唐宋时期的各类遗迹45座;赤溪墓群发掘300平方米,清理东汉至六朝时期墓葬3座;溪嘴墓群发掘300平方米,清理东汉至六朝时期墓葬4座。 文化遗存主...
近日,市博物馆接到开发区一位谢姓村民反映,称在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市博物馆当即组织人员前往调查。经调查,该墓葬是一座由多块天然巨石垒砌构成的东西向石室墓,墓穴空间不大。因长期风化作用及雨水剥蚀的影响,墓葬保存状况不佳,未见葬具及骨骼。 这处新发现的墓葬位于市开发区中云街道大炮台训练场东北约200米左右的半山腰之上。墓室东西长315厘米、南北宽120厘米。仅北壁和西壁保存原状,东壁与南壁以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