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1 图2 吉州窑是宋代江南地区著名的瓷器窑场之一,其烧造的瓷器品种繁多、特色鲜明,其中一类以木叶纹装饰的瓷器别具特色,本文就来介绍一件南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该盏(图1)高5.5、口径11.5厘米,敞口,束颈,深腹,浅圈足。盏内外通体施黑釉,釉面较光亮,底足露胎,显灰黄色胎体。这件小盏最大的特点是盏内壁装饰一片完整的木叶纹(图2),叶脉清晰可见,叶边还有些许窑变釉。 ...
宋代 · 吉州窑玳瑁釉碗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食具 高5.3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3.4厘米 此碗釉面是在施黑釉时添加一些淡黄釉,经窑火焙烧,不同颜色的釉层在高温下相互浸润,烧成后淡黄釉色在黑釉底色衬托下蜿蜒浮现,似行云流水,宋代称它为玳瑁釉,是吉州窑的主要品种之一。 吉州窑位于今江西吉安永和镇,始于五代,兴盛于宋,所烧瓷器品种极为丰富,如白釉器...
宋 高5.5、口径11.6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口微敛、斜壁、圈足,内外施黑釉,外壁施釉未到底,内壁近口沿处有突弦纹一周,为点茶注汤的水面限度,碗内以写意法绘折枝白梅。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窑场,以烧黑釉瓷为主,这种黑地白花碗是当时的大宗产品。 (张燕)
吉州窑是宋代南方著名瓷窑之一,在今江西省吉安县。自隋代至宋代属吉州因名。其窑多集中在永和镇,故又称之为永和窑。永和窑创烧于唐代,开始焙烧较粗的青瓷,为民用大路货器皿,烧制碗盘壶之类。北宋开始烧青白瓷件,产品与景德镇湖田窑影青瓷类似。当时以注子、温碗最精致而颇具盛名,以覆烧见长。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瓷塑与彩绘瓷名闻南北,同时出现了瓷塑大家舒翁与舒娇。南宋中晚期创烧黑白釉和白釉褐花器,及黑地白花、仿定...
梅花在陶瓷中的反映,比较有质量的,数两宋期间。元朝之后的景德镇青花,是梅之绝唱;宋代梅之瓷画,吉州窑有非凡的表现。大凡有梅花纹样的器物,从古城改造工地出土和捡拾到的残瓷标本,都可以确定当时的销售量和使用群体的大而多。 先说吉州窑的折枝梅。折枝梅纹饰出现在宋代,和当时的束莲纹一样,其面貌自然清新,尤其是折枝梅月纹的格式,影响到元代景德镇青花,构图不止延用多年的上下左右对称。其中,瓣朵的点缀、枝...
宋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照面用具 直径17.4厘米,边厚0.4厘米 此镜为六出葵花形,桥钮,无钮座,斜立宽缘。镜背双线长方栏内铸铭一行六字“吉州李道工夫”。铭记中“吉州”即今江西吉安,“李道”为店家字号,“工夫”指精细制作。 宋代青铜镜承袭了唐代风格,形态多样,既有圆形、葵花形、菱花形,也有亚字形、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钟形、鼎形和带柄形,但宋镜也发展出自己的...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食具 高5.3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3.4厘米 此碗釉面是在施黑釉时添加一些淡黄釉,经窑火焙烧,不同颜色的釉层在高温下相互浸润,烧成后淡黄釉色在黑釉底色衬托下蜿蜒浮现,似行云流水,宋代称它为玳瑁釉,是吉州窑的主要品种之一。 吉州窑位于今江西吉安永和镇,始于五代,兴盛于宋,所烧瓷器品种极为丰富,如白釉器仿定窑,青釉器仿龙泉窑,白釉彩绘及黑釉...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盛水具 1967年江西省南昌市出土 高13.6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5.3厘米 此瓶体薄施白釉,器底露胎,釉下绘酱色波涛纹,造型别致,纹饰生动。 吉州窑釉下彩绘是受磁州窑影响而出现的。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北方地区一些瓷窑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磁州窑部分工匠也迁到了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继续从事制瓷,因此,吉安吉州窑也烧制了具有磁州窑风格的白...
宋代吉州窑是我国南方一个著名窑口,地处江西古吉州。其产品千姿百态,其中一种釉下褐红色彩绘瓷,装饰手法极为丰富,首创了以釉彩为装饰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宋代民窑中独树一帜。吉州窑的彩绘瓷是一种褐色的单色彩绘,通常被人称为“铁绣花”。吉州窑彩绘艺术的图案风格较之北方各窑产品,有秀丽典雅的特点,也是我国宋元时期民间图案中的艺术瑰宝。如图所示,是笔者众多吉州窑藏品中较为喜爱的一件作品。此件吉州窑白地...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是宋代江南地区著名民间瓷窑之一,烧瓷品种繁多,地方特色浓郁。 吉州窑创烧于唐末五代时期,发展于五代与北宋,南宋至元代初、中期,是兴盛时期,终于元代末。 南宋吉州窑最具特色的是黑釉瓷器,且最具盛名。黑釉是不引人喜爱的釉色,历代产量都不多。到了宋代,茶色贵白,为了观茶色和斗茶风尚的需要,吉州窑和福建建阳水吉镇的建窑一样,大量烧制各种各样的黑釉花盏及瓶罐等物,不...
有关建窑“鹧鸪斑”纹饰的记载最早见于陶谷(903—970年)所著《清异录》一书,曰“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因展蜀画鹧鸪于书馆,江南黄是甫见之曰‘鹧鸪亦数种,此锦地鸥也’。”此后多有诗词赞颂,如“建安瓷盏鹧鸪斑”等。“明清前后,一些古籍方志中仍有鹧鸪斑盏的记述,然由于少数文人以讹传讹,或添枝加叶,兼之晚后几乎不见鹧鸪斑盏的出现,因此直至近现代中外学者对建窑鹧鸪斑盏的具体形状仍有不同说法...
遗址全貌 青白釉盘口瓶 2月28日记者了解到,吉安市吉州窑茅庵岭窑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闻名的一座综合性民间窑场,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2017年12月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吉州窑茅庵岭窑址位于吉安县永和镇,是一处古代瓷窑和聚落相混的综合性遗址,包含晚唐五代至宋元时期乃至明代的窑业堆积、作坊遗迹,还有永和镇古...
白釉彩绘瓷是吉州窑受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瓷的影响于南宋时期生产的,开始时器型仅有盆、枕、鼎炉、盘、粉盒等,到元代则增加了罐、瓶、执壶、碗、杯、器盖、香熏盖等器类,产量有了很大增长。彩绘颜色有赭褐、红褐、红棕等类,主要是运用含三氧化二铁的矿物颜料绘画,在其上面再覆盖白釉层,入窑焙烧后便显现明澈晶亮、红褐鲜明的奇效。彩绘的纹饰题材有虫鱼、云涛、波浪、人物、动物、山水以及花卉、蔓草,还有连弧纹、织锦形曲线纹...
宋代吉州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窑瓷器生产地,位于江西吉安永和镇,故也称永和窑。吉州窑瓷器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当时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造了剪纸贴花、白釉褐花、黑釉彩绘、胎釉剔花、捏塑雕琢、窑变兔毫纹、玳瑁纹、鹧鸪斑、木叶纹等工艺纹饰,充分体现了当时吉州地区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尽管吉州窑与贡瓷官窑无缘,但它的丰富多彩和贴近民情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广袤的市场,成为宋代不可或缺的窑口之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