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州越秀区北京路千年古道、古楼遗址又再出现大面积的霉斑和青苔,最潮湿的位置已长出了多株小草,甚至有长成蕨类灌丛的趋势。有街坊质疑有关部门维护工作不到位,疯长的青苔小草不但有碍观瞻,更让人担心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据了解,北京路千年古道属于市级文物,既然是文物,就应该依法进行保护,在这方面国家层面有文物保护法,广州市也有文物保护规定。根据这些法律法规,文物保护的第一条是确立保护的责任人。《广...
茶马古道与南丝路曾经是成都重要的商贾要道,蒲江至今仍保存着一段完好的茶马古道,据查,这条茶马古道与南方丝绸之路部分重合。近日,记者前往古道遗址,实地探访古道保护,并了解这个历史遗存的未来。 现场探访: 古道曾经承载荣光和辉煌 从蒲江成佳镇到万民村的道路旁,一个茶马古道的指路牌与其他旅游标识一起,立在显眼的位置。顺着弯弯曲曲的山间道路,来到当地一个叫衬腰岩的地方,首先映入眼帘...
安徽齐云山风景区千年摩崖石刻抢救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计划在未来三年中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约8000平方米的石刻进行总体修复。整个修复工程将分三期实施,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作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基本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有538处。 内蒙古出土一尊红山文化时期整身陶塑人像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近日出土一尊距今53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整身陶塑人像。专家表示,这件整身、盘坐、口呼状的红山文化...
中国考古简讯中国全面抢救保护齐云山千年摩崖石刻 安徽齐云山风景区千年摩崖石刻抢救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计划在未来三年中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约8000平方米的石刻进行总体修复。整个修复工程将分三期实施,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作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基本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有538处。 内蒙古出土一尊红山文化时期整身陶塑人像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近日出土一尊距今53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整身陶...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巫山发现一处驿站古道遗址——南陵古道。古代大文豪李白、黄庭坚、陆游等都曾在此咏叹过。目前,该古道已被作为重大发现上报国家文物局。 巫山县文管所介绍,这处古道大部分保存完好,宽约2米,青石为阶。据历史文献记载,南陵古道至少在唐代就已开始使用,唐代李白在《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题壁》中,描述了他通过南陵古道登南陵山的情景——“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辞山不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