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对于龙泉窑的研究,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都离不开对古文献的查证和研读,尽管有的文献记述的内容并不详细,有的还有误导,但作为学术研究的必修课,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文献资料的认识,往往会出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现象,但绝对不可以忽视其...
王素,男,汉族,1953年10月生于武汉,祖籍湖北广济(现名武穴市)。 1977年考取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1978年考取同系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1991年并入中国文物研究所,曾任该所古文献研究室副主任。2006年1月调入故宫博物院研究室。 从小接受父亲的严格训练,6岁开始背诵诗词及古文,13岁开始有系统地阅读各类文史典籍,24岁前,已背...
张志和, 199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当代著名学者启功先生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并学习和研究书法艺术,获文学博士学位。原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已出版学术著作《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等10余种、书法作品专集《唐诗三百首》等10余种,另发表学术论文及各种文章100余篇。主要成果有: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承担义务教...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于12月19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届“考古文献学学术研讨会”,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四川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博物院、中国知网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与会学者围绕考古文献学的概念、定义、范畴和研究的内容与体系等议题,采用主旨发言和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了研讨,一致认为,考古...
记者9日从西藏大学获悉,具有千年历史的古籍“菩日文献”已生成电子版,并将首度向全球公开,以促进中国国内与国际藏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西藏大学藏学典藏室研究员西热桑布介绍,“菩日文献”是继《敦煌遗书》之后,中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藏量最多的出土藏文古籍文献,共有150多种,近12000页。其形成年代均在公元13世纪之前,最早可追溯至10世纪,其中部分文献形成于吐蕃时期。 据介绍,“菩日文献”涉及内...
摘要:本世纪考古文献对楚辞研究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推动了对屈原生辰的研究,揭示了屈原生辰的宗教意义以及屈原生辰与创作之间的种种联系,批驳楚辞研究中的某些奇谈怪论提供了铁证,为屈原从事巫术活动提供了旁证材料等等。 关键词:屈原 楚辞 出土文献 二十世纪特别是建国以后是楚辞研究的丰收季节,而楚辞研究的空前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本世纪众多考古文献的发现〔1〕。 这些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古文献,...
湖南图书馆馆藏的民国二十五年《全国银行年鉴》。刘微、龙军摄 湖南图书馆虫蛀书影。刘微、龙军摄 湖湘大地历史悠久,几千年岁月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历史典籍,流传下来的亦堪称宏富。然而,由于保护乏力,深藏在湖南图书馆等单位内的它们正加速“衰老”,岌岌可危。 价胜黄金诚可贵 位于湖南图书馆内的“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是湖南省为保护古旧文献专门成立的机构。据介绍,目前湖南省所藏的古旧文献大约...
湖南图书馆馆藏的民国二十五年《全国银行年鉴》。刘微、龙军摄 湖南图书馆虫蛀书影。刘微、龙军摄 湖湘大地历史悠久,几千年岁月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历史典籍,流传下来的亦堪称宏富。然而,由于保护乏力,深藏在湖南图书馆等单位内的它们正加速“衰老”,岌岌可危。 价胜黄金诚可贵 位于湖南图书馆内的“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是湖南省为保护古旧文献专门...
湖南图书馆馆藏的民国二十五年《全国银行年鉴》。刘微、龙军摄湖南图书馆虫蛀书影。刘微、龙军摄湖湘大地历史悠久,几千年岁月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历史典籍,流传下来的亦堪称宏富。然而,由于保护乏力,深藏在湖南图书馆等单位内的它们正加速“衰老”,岌岌可危。价胜黄金诚可贵位于湖南图书馆内的“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是湖南省为保护古旧文献专门成立的机构。据介绍,目...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