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吴家滨搬回家中的文物残片 泸州市合江县合江镇贯湾村,赤水河边的一片坡地上,果农吴家滨称现在不敢再在果园里动土,一锄头下去,可能就刨出个文物。 前不久,吴家滨准备在果园里推出一个观景平台,但施工过程中,却挖出大量的古代砖瓦、条石,并有石头神像、琉璃龙头等文物。 现场 果园里现古庙遗址 吴家滨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前不久,他在果园里准备推出一个观景平台,结果挖掘机第一天施工,就挖出...
近日,“2018年二仙庙三月三古庙会暨黄庭经养生文化节”在沁阳市神农山景区二仙庙隆重举行。 二仙庙位于沁阳市区西北25公里紫陵镇仙神河谷东岸,为礼奉道教上清派始祖——魏华存而建。创始于魏晋,称魏夫人祠。唐·垂拱四年(688)重建。宋·崇宁三年(1104)徽宗钦赐匾额“静应”。明郑藩王府增修扩建。百姓俗称二仙庙。后遭侵华日军炮火焚毁,仅剩残垣。20世纪至今屡有复修。该庙为豫西北一处规模宏大的道...
日前,丽江古城有多位文化界人士向媒体反映丽江古城的武庙年久失修、摇摇欲坠。7月17日,经记者反馈,“丽江古城文物安全告急”这一信息引起了丽江市古城区党委政府的高库重视,7月24日上午,古城区政府对反映问题作出回应。 现场目击:古庙危房成周边旅游安全隐患 一古庙文物建筑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修, 乾隆七年(1742年)增修门楼。道光十五年( 1835年)从南...
▲如今的玉皇庙正殿,门窗已经消失。 ◆正殿的梁架结构呈现元朝建筑风格。 长治市平顺县南社村有一座古庙,已600多岁,庙里曾供奉玉皇大帝。早些年,古庙香火兴旺,是十里八乡民俗活动的中心。如今,因为年久失修,这座古庙破败不堪、风光不再。 在南社村人眼里,村里的这座古庙是祖宗留给他们的一份“遗产”。过去十多年间,眼见古庙面临坍塌危险,村民先后两次捐工捐物进...
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善达古庙于阴历正月二十一、二十二(2月17、18)两日举办一年一度祭祀敖包法会活动。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习俗,届时人们身着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伴随着寺院僧人诵经祈福、消灾提运的仪式,在神圣的敖包前奉献哈达、奶酒、酥油等食品来祈求平安、家乡风调雨顺。祭敖包仪式结束后,还要举行爬山、摔跤、拔河、跳绳等传统体育活动。 乌拉特后旗善达古庙,又名萨拉达布庙,位于乌拉特后...
坐落于福建省龙海市东园镇凤鸣村的岭凤威惠庙,是一座古庙,龙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然而,因为208省道拓宽改造,它将面临着被拆的危险。墙壁上和广场上都已画上红线。村民们说,这是被纳入拆迁范围的标志。(7月27日《海峡导报》) 古庙拆不拆?负责该项目的镇政府人员称,目前还在与村民协商中。而这一说法尤其令人诧异。既然是文物保护单位,就受法律的保护,拆还是不拆,并非村民可以...
在延庆张山营西五里营村龙王庙,工人正对壁画进行切割揭取。周宝平摄 延庆区张山营镇西五里营村龙王庙后墙壁画揭取工作近日正式启动,这是延庆区今年9处壁画修复工作中唯一一处需要揭取保护的壁画,也是工作难度最大的一处,整个揭取工作预计将持续十天左右。 前天,西五里营村龙王庙内,伴随着细密的电锯切割的声音,几个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并不时停下来校正一下机器的工作状况。墙上还裸露的色彩斑驳的壁...
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六,一年一度的安阳桥古庙会如期而至。安阳博物馆精心准备,携丰富的文化大餐,到庙会所在地袁林,开展了系列精彩活动,与群众一起欢度传统文化盛会。 一是以“十二生肖迎新春”为主题制作的宣传版展精致美观,深得观众喜爱。此次活动安阳博物馆精心筹备了《十二生肖迎新春图片展》的宣传版展,向全市人民献上了一份节日大礼。春节前夕该展览在加拿大展出,受到了当地观众欢迎。宣传版展通过简练的文字、...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柬埔寨吴哥,随处可见一些被废弃的寺庙,虽然它们已经失去了一些昔日的辉煌,但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风格,完美地展示了柬埔寨的魅力。瑞士摄影师Alex Stephen Teuscher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美景。 塔普伦寺内景 女王宫的浮雕 巴戎寺的院墙被苔藓覆盖 巴戎寺的院墙被苔藓覆盖 塔普伦寺内景 塔普伦寺的勒颈无花果树和丝棉树 塔普...
一座千年的小寺庙,一群独特的僧姓族人。 在漳州长泰县枋洋镇,数百米的高山深处,隐藏着一座名为天竺岩的庙宇。庙宇虽不大,历史却很悠久,比长泰建县早296年,比漳州建郡还早27年。 更为独特的是,历史上最多曾有99名僧侣的寺庙,现已无僧侣常住,守望寺庙的是一群姓“僧”的村民。百家姓由此增一“僧”姓,甚奇。 高山密林处千年古寺存 从漳州市区驱车,沿着省道207往长泰行进,约一小时后,进入枋洋镇上...
有着50年研究经验的资深考古学家哈利德·阿萨德在广场中被公开处死,两座见证着2000多年人类文明交汇的神庙相继被炸毁,进入8月后,叙利亚古城巴尔米拉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控制下步入了黑暗。 自2014年1月进攻叙利亚以来,“伊斯兰国”摧毁文化遗址的行径从未停止,除了炸毁大型建筑遗址外,有迹象还显示极端分子在战乱中将大量小型叙利亚文物偷运至境外倒卖。 2015年5月巴尔米拉遭“伊斯兰国”...
外墙砖石脱落的关帝阁 修缮已经开始 半个多月前,鹿泉区获鹿镇杨庄村一座古庙的外墙砖石突然大片脱落,安全隐患让村民很是担忧。不久,此事被网友发布到网上,迅速引起热议。本报记者连续两天到村里探访,了解到目前古庙外墙修复工作已经正式展开。 古庙外墙砖石脱落 8月4日13时许,记者来到杨庄村,村委会往南约100米远,就是网友所说的古庙。 记者看到,古庙南侧窗户破损较重,目前用铁板和布遮挡着。...
昨日一早,有市民来电称:“于底村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庙正遭拆毁。”记者调查发现,被拆的确系明朝古建筑,但古庙已废弃多年,所幸文物部门已着手处置。 于底村位于石家庄市西北部,沿着石获北路西行,到了植物园路北拐,走不远就能看到一个大牌楼,上书“古镇于底”四个大字。从牌楼西行就是于底村的永安街,街道两侧大部分民宅已被拆除,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在一位村民指点下,记者见到了已被拆成一片废墟的古庙。...
成排的老宅记录着社区的过去 塘尾,在很久之前叫“周家村”,麦氏族人在此发展壮大,周姓村民被迫迁走。600年前,麦氏祖先在此立村时,村前有一个水塘,大家在水塘后方安居乐业,因此命名为“塘尾村”。塘尾历史屡出武士,后人承袭武艺、勤耕苦读、热血守土。社区大门的牌坊气势恢宏,两侧对联写着:“塘承先祖其昌世代宗华夏,尾继后昆福祉脉支溯炎黄”,体现塘尾人继承和发扬祖宗优秀传统,为后人谋福祉的精神。 ...
“今天我很激动!我们去年个人筹资做了初步修缮的古庙,北京和石家庄有人看到我发表在《中国文化遗产》上的文章,愿意投资对那座庙做保护。我为这座岌岌可危的古庙迎来了春天而兴奋。”这是近日河北博物院的郝建文在网络个人日志上发出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好奇:他们为何要个人筹资抢救一座古庙?他们又是怎么筹资的?昨天接受晚报记者专访时,郝建文说起了这段难忘的经历。 缘起: 考古人为河北民间壁画保护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