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赵眜丝缕玉衣入殓复原全貌图,通过反光玻璃清晰可见丝缕玉衣下的垫玉璧。 谷纹夔龙纹玉璧谷纹夔龙纹玉璧 在发掘现场,赵眜“足箱”内出土139块陶璧,分成四摞层叠放置,下面垫有2块玉璧。 解密博物馆系列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发掘至今整整35年,针对南越王墓的玉材来源之谜、玉材加工工艺之谜、随葬玉璧功用之谜,记者独家采访国际知名玉学者、中国科学院王春云博士,聊聊他在南越王墓玉器研究方面...
本报记者对话“南越王墓探墓第一人”黄淼章: 赵佗墓深藏越秀山下? 错金铭文铜虎节,用青铜铸成扁平板的老虎的形状,虎成蹲踞之势,虎口大张,尾部弯曲成“8”字形。 南越王博物馆由中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设计。 黄展岳(右)与麦英豪(左)在南越王墓主棺室清理出土玉衣。 解密博物馆系列 “赵佗墓究竟在哪里?这是至今未能破解的谜题,我们有理由相信...
1983年6月9日,西汉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在广州城市中心区象岗山被发现,这是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汉代彩绘石室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35年来,南越王墓的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也留下了诸多谜题待后人解密。 近日,记者采访了当年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副队长、92岁高龄的“先秦考古第一人”黄展岳、象岗汉墓发掘队队员陈伟汉、黄淼章等多位南越王墓发掘参与者,再话鲜为人知的往事。此外,据西汉南越王博...
南越王墓“文帝行玺”用龙做钮 是目前中国玺印最早的实例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表示: 有学者曾撰文称“宋代时出现龙钮”,但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龙钮“文帝行玺”似乎把龙钮出现时间往前推了上千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直言:“‘文帝行玺’用龙做钮是目前中国玺印最早的实例。”学者肖华称:“把龙与代表最高权力的帝玺结合起来是南越国的创举。” 南越王墓出土了 最...
兽首衔璧玉佩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广州自古以来是中国海外交通贸易中心,这个格局是秦始皇与南越王开创、汉武帝时期形成的。唐代岭南节度使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皇帝又派遣特使来广州拣选海外珍异,从政府层面加强海外交通贸易的管理,为宋代市舶条例打下基础。唐代岭南节度使、市舶使院和宋代市舶司都设在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发掘的遗迹不能确指建筑基址,但治所与官署就在现北京...
隋炀帝、武则天的专用瓷器来广州了,约吗?8月28日,为纪念邢窑遗址发现35周年,由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邢台市邢窑研究所、邢窑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发现邢窑——邢窑陶瓷特展”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亮相。本次展览为期三个月,共展出196件邢瓷珍品,多为邢窑的代表之作,全面地反映出邢窑巅峰时期的盛况及其近700年的发展历程。本次展览也被称为历史上规模最大、器物最全、级别最高的邢窑文物...
南越王墓出土玉器代表汉代玉器艺术高峰 尚留七大疑问待解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之墓随葬的满棺的玉器,是迄今发现的西汉同时代玉质最美、工艺最精、器形最齐全、功能最神秘的玉器之一。需要解决的是,南越王墓出土30年来,囿于研究立项不成、研究经费短缺,加上研究人才匮乏,至今对南越王墓玉器以及与随葬品相关研究仍然存在7大待解之谜。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之墓随葬的满棺的玉器,是迄今发现的西汉同时代玉质最...
角形玉杯 曾雄踞岭南百年的南越国灭亡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出的十万大军的战火之下。南越国的皇宫变成了一堆瓦砾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1983年南越文王墓的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多样、墓主人身份规格最高的一座汉墓。墓中出土各类文物达1000多件(套),以铜、铁、陶、玉四者所占比重最大。其中,玉器尤其引人注目,其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和...
编者的话 说起南越王墓博物馆,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但它里边收藏的什么堪称世界之最?或许您就不知道了。 要说这个物品,其实还是一种家居生活必需品,相信您家里肯定也有,尤其是晚上睡觉一定用得上……您猜出来了吗? 对了,就是枕头。南越王墓博物馆馆长吴凌云接受专访时强调,南越王墓博物馆通过各种途径收藏各类枕头,目前数量已高达500多件,位居世界之首。 记者问:有人认为R...
襌当年墓室发现的满地随葬品。 鎏金铜框玉盖杯。 荩“文帝行玺”金印。 南越王墓出土玉器代表汉代玉器艺术高峰 尚留七大疑问待解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之墓随葬的满棺的玉器,是迄今发现的西汉同时代玉质最美、工艺最精、器形最齐全、功能最神秘的玉器之一。需要解决的是,南越王墓出土30年来,囿于研究立项不成、研究经费短缺,加上研究人才匮乏,至今对南越王墓玉器以及与随葬品相关...
文帝行玺(资料图片) 丝缕玉衣 角形玉杯 198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广州解放北路象岗山,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汉墓。经过考古专家鉴定,这是西汉初年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的陵墓,也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唯一汉代彩绘石室墓。这次考古发现打开了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一座宝库,墓中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中“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等文物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
西汉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号称文帝)的陵墓。作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座墓堪称地下宝库,共出土各类文物达1000多件(套),其中玉器占了200多件。仔细研究出土的玉器,了解西汉玉器的特点,对收藏爱好者鉴别这一时期的玉器意义重大。 ■收藏周刊记者 曾贵真 综述 西汉玉器是继新石器时代、商代和东周玉器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经济繁荣是玉器发展的重要前提,大量昆仑和田玉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