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周口店猿人头盖骨的发现,可谓震惊世界。一般稍有了解的读者可能会记住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即发现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裴文中,以及此后连续发现三具猿人头盖骨化石的贾兰坡。这也是国内学术界所津津乐道的,他们日后也不负重望,成为国内古生物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权威。然而,“北京人”发掘的背后,其实还有很多故事。 周口店石头秘密无人解 昔日的周口店,毕竟属于荒...
“北京人”头盖骨最早的复制品卞跃跃摄/光明图片 【地质博物馆的沉睡宝藏】 1929年,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横空出世,但仅仅过了12年就神秘丢失,至今下落不明。1998年,古人类学家贾兰坡与中国科学院14位院士曾在《光明日报》联名呼吁寻找“北京人”头盖骨。 日前,记者在中国地质博物馆见到了“北京人”头盖骨第一代复制模型。它宛若沧桑老人,向来来往往的观众诉说...
1929年12月2日,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带领考古发掘人员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这一发现,平息了上个世纪以来围绕爪哇猿人的争论,确立了“猿人阶段”的存在,证实了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从而揭开了人类进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发现 192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工作开始了。发掘的主持单位是中国地质调查所和协和医学院。第二年,我国两位能干的...
连日来,一则“北京人头盖骨可能埋在秦皇岛”的消息成为国内外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30日表示,此说法无法得到证实,尚无定论。 26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刊登消息说,1941年遗失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能埋在秦皇岛,这桩史上最大考古谜团之一有望破解。报道中称,二战时期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理查德·鲍恩在其回忆录中描述,1...
“北京人”头盖骨或埋藏秦皇岛发起研究的南非专家接受本报专访时称该地区将被开发 “北京人”埋藏地或很快开挖 日前,法晚记者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获悉,南非著名古生物学家里·伯杰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两位中国专家日前在《南非科学杂志》联合发表文章称,最新迹象显示,1941年遗失的“北京人”...
第一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能埋在秦皇岛的一处仓库和停车场地下的线索,其实并非关于这块头盖骨的惟一线索。昨天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向记者透露,近年来博物馆已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相关线索达119条。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有关负责人透露了线索甄别步骤:先将这些线索按照回忆、传闻、照片等类别进行分类,之后由专业人员对信息进行粗筛,最后由专家深入调研,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实地考察。目前,这些线索...
北京人头盖骨下落猜想 中国和南非的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3月刊《南非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下落”的新线索,最近消息显示,1941年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能一直被埋藏在秦皇岛一处停车场地下。 南非金山大学人类学教授李·伯杰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两名中国研究...
10月23日下午,由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承办的纪念北京人头盖骨发现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在房山福源蕙业举行。闭幕式由房山区委常委赵佳琛主持。 房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祁红;房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先英;房山区政协主席范文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房山区副区长卢国懿、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
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开始在周口店挖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北京猿人,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属旧石器时代。 1929年12月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上的北京猿人遗址,我国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发现了北京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后来又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和200多块骨化...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0时38分报道,自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在太平洋战争中遗失,至今已有68年。近日,一直追踪“北京人”头盖骨下落的学者李树喜透露,有关方面始终关注沉没在福建牛山岛以东海域的阿波丸号,然而,1977年我国曾打捞日本沉船阿波丸号,并没有发现北京人头盖骨的线索。目前,对阿波丸号的打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世纪谜团有望揭晓。我们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