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3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福建省博物院考古队组成的专家小组到将乐县岩仔洞古人类遗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标志着将乐岩仔洞古遗址科考工作正式启动。 1989年、1990年、2004年考古队对岩仔洞进行过三次试掘,出土距今10万年前的动物群化石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及石箭镞等。今年5月,国家文物局颁发岩仔洞遗址考古发掘执照。此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开始对岩仔洞遗址进行全面科学的考古发掘...
新华网重庆8月18日专电(记者 张琴)考古专家近日完成了对重庆三峡库区奉节县古人类文化遗存兴隆片区的调查和试掘工,发现了大量石器和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此次调查发现,兴隆、吐祥、太和、云雾等地为较典型“山原期”形成的喀斯特峰丛地形地貌,洞穴分布广泛,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特别是智人时期的文化遗存时有发现。兴隆镇清泉村马家湾洞是典型的洞穴遗址...
记者今天从陕西有关部门获悉,经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晓晨等研究鉴定证实,地处秦岭腹地的镇安县黄家湾乡一河流相沉积层中,发现的大规模早更新世肉食类动物群化石,距今大约一百万年。其种类之丰富,在同类发现中尚属罕见。 镇安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属长江水系汉江支流。二00一年八月,该县黄家湾乡农民在乡政府附近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经过科学工作者的保护发掘,采集到大量的哺乳类动物化石。这些化石埋藏集中...
日前,经过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晓晨等研究鉴定证实,在镇安县黄家湾乡发现的罕见大规模早更新世肉食类动物群化石,初步分析距今约100万年。 2001年8月,该县黄家湾乡农民在乡政府附近发现动物化石,李晓晨教授等开始保护发掘,采集到大量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化石埋藏集中,种类丰富,均为大型哺乳类。经初步鉴定,该动物群共计哺乳动物4目、11科、24种,主要有变异狼、鬣狗、似剑齿虎、巨剑齿虎、山西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