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8日,桂阳县仁义镇桐木岭冶炼遗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在炼锌遗址实地考察。当天,2016桂阳矿冶遗址考古发掘专家座谈会及长江流域矿冶考古培训在桂阳县举行。记者 郭立亮 摄 冶炼历史跨越汉晋、唐宋、明清,素有“千年矿都”之美誉的桂阳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冶炼历史久远。今日,桂阳矿冶遗址考古发掘专家座谈会在桂阳县举行。座谈会由长江流域矿冶考古联盟、湖南省文物局主办,来自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
用汉代墓砖砌成的炉栅。 通讯员 余鸿 摄 近日,忠县洋渡镇发掘出距今500多年的冶炼遗址。据考古专家介绍,这是迄今为止三峡地区发掘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冶炼遗址之一,对研究明代的金属冶炼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这个冶炼遗址位于忠县洋渡镇沿江村4组,于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2012年被文物专家确认为明代冶炼遗址。今年6月5日,重庆市文物遗产研究院考古专家正式进场发掘,发掘面积达800...
记者从江西安远县博物馆获悉,安远县文物工作人员在东江源三百山镇发现一处古代冶炼遗址。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这是一处宋代金属冶炼遗址,对研究东江流域开发和客家先民矿冶历史有较高价值。 安远县博物馆馆长杜丽芳介绍说,这处宋代冶炼遗址分布在三百山镇唐屋村后山的多个山头上,面积有上万平方米,以名为高脚坪的山头分布最为集中,文化堆积厚达数米。文物工作人员在遗址上采集到了矿渣、耐火材料制作的容器、器物柱状腿、...
“铜陵露采新村冶炼遗址出土的大型炼渣群,是中国古代冶铜技术高度发达的实证,也是世界冶金史上罕见的遗物。”8月2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多位知名考古专家,在铜陵市露采新村冶炼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这样认定。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陵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对铜陵露采新村冶炼遗址进行一个多月的抢救...
唐朝的陶瓷器具 特大型炼渣 汉唐时期的古井 8月2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位省内外知名考古专家,在铜陵市露采新村冶炼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个遗址是6月26日进入正规发掘的,大致为两汉至唐宋时期遗物。发掘情况表明,露采新村冶炼遗址是发展时期较长、规模较大的冶炼遗址,是铜官山矿冶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长江流域乃至中国古代冶金活动的重要资料。遗址中的大型渣群,是中国古代冶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