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近期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南湾子北遗址,发现兴隆洼文化晚期一处小型聚落。 消息指,考古人员此次共发掘兴隆洼文化时期房址9座、灰坑4座。发掘所获器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绝大部分出土于房址内。陶器可见筒形罐、陶环、陶盅等,石器有大量的磨盘、磨棒、圆窝石器;另有少量的石铲、环状石器等。 考古专家认为,该遗址为兴隆洼文化晚期的一处小型聚落,属白音长汗...
中国古代玉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表明,使中国古代用玉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用玉最久远的民族,玉器可以当之无愧地誉为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随着中国考古学框架体系的建立和考古发掘出土玉器数量的日益增多,对中国玉文化起源的探索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鉴于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对该文化玉器类型、雕琢工...
兴隆洼文化是否饲养家猪,是研究兴隆洼文化经济形态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以往曾提出当时还没有饲养家猪,后来经动物考古分析,有的提出当时已经饲养了家猪。从考古学现象这一角度分析,我认为当时还没有饲养猪。这种认识上的分歧,主要涉及到对两类关键材料的分析与认识。这里略作分析阐述。 第一类材料是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F180房址中M118居室葬墓。 兴隆洼遗址F180房址中M118居室葬墓是目前论证兴隆洼文...
兴隆洼文化是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与黄河流域的老官台、大地湾、裴李岗、磁山文化属同时期文化。 兴隆洼文化分布范围广阔,西起洵河,东至医巫闾山,北到乌尔吉木伦河,南达渤海北岸。 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除兴隆洼遗址外,经过大面积发掘的同类性质的遗存还有林西白音长汗、阜新查海遗址。这三处遗址分别代表了兴隆洼文化的兴隆洼、查海和白音长汗三个类型。 兴隆洼文化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
一处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居住遗址,日前在辽宁省朝阳市大凌河流域被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朝阳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的空白。 据朝阳市博物馆尚晓波馆长介绍,新发现的遗址位于一条大沟边的台地上,距大凌河有百余米。文物工作者在这里拣拾到石斧残片和筒形器残片。筒形器残片为夹砂陶质,较厚重,陶片纹饰有口沿、腹部、近底腹部3个分区,一侧磨出平面,是典型的兴隆洼文化筒形器。 尚晓波告诉记者,兴隆洼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