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市民参观镂金叠翠特展 瓯窑青釉狮形烛台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此句出自曹植的乐府歌辞《美女篇》,大意是说,挽袖方能见到洁白的手,洁白而光泽的手腕上戴着金手镯。这里说的金环,究竟是何种模样,犹未可知。 瓯海博物馆收藏着目前温州地区出土的时代最早的金首饰,它是一只西晋金手镯。而根据目前的推测,它的主人在当时的身份非富即贵。 本期《温州宝藏》,我们就带您一起探索属于...
自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扬州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历史的舟楫,穿过隋唐盛世,“扬一益二”的经济繁荣,很多人知道扬州是因为唐诗宋词,“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熏”……那里面的扬州婉约动人又恢弘大气,而今,说到扬州,外界第一想到的一定是闻名遐迩的瘦西湖,那里有“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 ...
“滴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种类:弟窑青瓷 颜色:粉青色 尺寸:长16.2厘米x宽6.5厘米x高9.1厘米 年代:宋末元初 舟中有男女乘客及身着蓑衣的船夫,船舱中空可储水,前有小孔可注水,这是某个能工巧匠将当年日夜观察江上来往的船捏成了一只几百年后出土的“滴舟”。 透过“滴舟”,时光仿佛回归到南宋末年,可以看到遍布上严儿村的座座龙窑及熊熊燃烧的窑火;看见一件件青瓷器带...
随着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的热播,博物馆里那些凝结着人类文明结晶的“镇馆之宝”们,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围绕各家博物馆该带哪件重量级藏品上节目,网友们争得面红耳赤。 究竟什么样的藏品,才不负“镇馆之宝”的名号?各大博物馆中牵引了人们最多目光的“镇馆之宝”,又是怎样诞生的呢?本期“艺术”,聚焦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编者 全世界的很多博物馆中,都有一两件被称为“镇馆之...
7号立冬,对于小有追求的“文青”们,暖冬必备的文艺项目“艺展之旅”可以随时提上日程。近期重量级大展扎堆展出,堪有集藏精华之誉的“国宝”、“镇馆之宝”纷纷亮相,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年“预热”。 从“来自盛京”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到摩纳哥格里马尔迪王朝展;从南博镇馆之宝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到“清风墨竹”、“国宝级”书画;从用文物对一个王朝生活的侧面呈现到对“国宝”文物的集中展示,观者可在...
北魏司马金龙墓的木板漆画屏风 9月底,山西博物院举办了特展:“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该展览是由山西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四家国内顶级文物收藏单位联合主办,展期到2019年1月1日为止。此次展览共有276件文物,其中颇有一些珍品,如内蒙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匈奴王金冠”、辽宁省博物馆藏明代孤本地图“九边图”等,都是难得一见的文物。其中最珍贵的是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
昨晚,“文澜之夜”暨“镇馆之宝:浙江省藏宝图”发布会举行。在全省十余家博物馆掌门人和专家的共同见证下,一张幅长达数米的浙江省藏宝图缓缓展开,50件镇馆之宝悉数亮相。从今年3月起,在经历长达半年的宝物征集、专家初评、大众投票和专家终评等几个阶段后,来自全省30家博物馆的50件宝贝最终从50余家博物馆推荐的200余件文物中脱颖而出。
千年古琴传稀声国宝熏炉放华彩、童声朗诵三字文串起万年越地长歌。 9月27日晚,西湖畔凉风习习,游人如织,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文澜阁前丝竹声声,古舞翩翩,高朋满座,甚是热闹。 当晚,由浙江日报和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文澜之夜”暨“镇馆之宝:浙江省藏宝图”发布会在这里举行。 这是一次别样的“文澜之夜”,在寻宝、展宝、赏宝的讲述中,在杭州歌剧舞剧院带来的美轮美奂的舞乐中,在全省十余...
“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相约“桐乡宝藏”之“镇馆之宝”文物展入驻桐乡市博物馆。该展览由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桐乡市博物馆承办,君匋艺术院、茅盾纪念馆、丰子恺纪念馆、钟旭洲钱币艺术博物馆、金仲华纪念馆、桐乡档案馆协办。 展览共展出34件藏品,是桐乡市7家国有收藏单位23558件藏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涵盖了器物、书画、钱币、印章、古籍、名人遗物、档案文书等文物类别。 该展览还...
清朝灭亡之后,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近日,广东国金文化征集到一枚中华民国九年袁大头。直径:3.8cm 重:26.8cm。钱币正面为袁世凯左侧五分像,上铸中华民...
《开成石经》展室东北角。 《开成石经》陈列室。 《开成石经》清拓局部。 近期关于西安碑林所藏唐代《开成石经》的搬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开成石经》在儒家经典形成历史、文化传播、碑林创建诸方面有何重要价值?为何它的移动会牵引如此多人的目光? 中国古代刻经活动的代表 中国古代刻经肇始于《熹平石经》。东汉时,学界领袖、书法大家蔡邕在熹平四年(175年),奏求正定《六经》...
西周太保鼎 《雪景寒林图》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 清冷枚《梧桐双兔图》,“清代中期绘画特展”展品 透明天蓝色镀金玻璃画珐琅花卉纹碗碟 钴蓝色镀金银玻璃洋菊纹瓶 6月1日,天津博物馆迎来百年华诞。为此,天博将陆续推出“守望文明 百年荣光——天津博物馆1918—2018”大型特展、“清代中期绘画特展”“文海撷珍——天津博物馆藏近代文献展”及“琉光溢彩——...
晋侯鸟尊,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出土于位于山西省曲沃县的晋侯墓地。自1992年春,北京大学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连续抢救性发掘,到2000年底,19座墓全部清理完毕。 晋侯鸟尊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
清宣统(1909-1911) 长12.7厘米 宽12.7厘米 高10厘米 银质,钮为一蹲曲的龙形,龙体刻画精细,龙形威武庄严。印面呈正方形,镌阳文满、汉两种文体的篆书“祺皇贵太妃之宝”七字。龙钮印是尊贵的象征,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使用,此印即是清朝皇族用印。 印文中所及祺皇贵太妃原本是清咸丰皇帝的端恪皇贵妃,佟佳氏,系满洲镶黄旗头等侍卫裕祥之女。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十月二十...
清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展出的清朝传位玉玺—“大清受命之宝”,为清初诸帝使用,是乾隆钦定“盛京十宝”之一。 皇帝之印称“宝”为清制,皇帝的印信称为“御宝”。清朝在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御宝之印玺已达29种39方之多。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帝对交泰殿所藏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25方,详细规定了各自的用途和使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