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水文化研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日前,中国水利博物馆召开馆校合作座谈会,来自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采实教育集团、萧山区宁围中心学校等12所大中小学的校长、老师及学生志愿者代表齐聚水博,探讨馆校合作新思路、新模式。 学校代表们集体参观了水利博物馆基本展览陈列,听取了近年来馆校合作、科普教育、志愿服务等开展情...
12月2日,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18年志愿服务交流会在四川德阳落下帷幕。本次志交会以“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为主题,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水利部、国家卫健委、中国残联、中志联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项目通过初评入围决赛,经激烈的终赛路演答辩后,中国水利博物馆“水花朵朵开”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
10月27日,全球水博物馆网络代表座谈会在中国水利博物馆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官员、全球水博物馆网络协调人,以及伊朗、意大利、荷兰、加拿大、厄瓜多尔、印度等国家的代表齐聚杭州,根据今年5月全球水博物馆网络国际会议精神,落实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具体事项,展开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全球水博物馆网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IHP)组织发起,旨在构建世界水博物馆交流协作网络,...
为向青少年讲述中华治水故事,传递中华治水精神,近日,中国水利博物馆开展主题为“李冰与都江堰”的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讲述著名水利人物李冰的治水故事,解读世界文化遗产及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的科学魅力。 活动报名十分火爆,来自杭州市御道学校、杭州市萧山区湘湖小学等学校的三四十名同学率先获得参与机会,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参加研学体验。活动由观看李冰治水故事片、参观都江堰展项、制作都江堰杩槎等环节组成...
继大运河文化研学之旅打响以后,中国水利博物馆又推出以“家乡的运河 中国的运河”为主题的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4月15日,联合萧山日报组织了一场小记者专场活动,26名小记者踊跃参与。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共分为历史小课堂、知识小考验、漕船小工匠三大环节,科普老师给小记者们上了一堂知识预热小课程,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娓娓讲述了家乡京杭运河的历史由来与基本概况,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与内容引人入...
为让运河沿线广大青少年参与到保护和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中来,中国水利博物馆特别推出了大运河文化研学系列活动,4月10日,中国水利博物馆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共建大运河文化研学基地授牌仪式,正式开启大运河文化研学之旅,人大附中80多名师生远道而来、热情参与。 此次大运河文化研学之旅以杭州为首站,以中国水利博物馆为起始,主要考察大运河杭州段、镇江段、扬州段的运河风貌与历史遗存。同学们带着研学...
千百年来,钱塘江海塘抵御潮水侵袭,保卫着沿岸城市与百姓的生活和生产。为向新时代青少年普及钱塘江海塘的历史文化知识,挖掘钱塘江海塘的故事和历史科学价值,中国水利博物馆策划推出了“争做钱塘小专家”青少年海塘研学实践活动,活动一经推出,反响热烈。 3月24日,20位浙江少儿电视台中国蓝小记者在家长的陪同下兴高采烈前来参加研学活动。小记者们跟随科普老师,通过参观感受、专题讲座、故事传说、知识问答...
2017暑假刚开始的第一周,浙江省各地便掀起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股热潮,中国水利博物馆成为全市青少年暑期实践活动的热门之选,来自各个学校的实践小队不约而同前来开展“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主题实践活动。活力的少年,鲜艳的红领巾,多彩的队旗,醒目的横幅标语,形成了中国水利博物馆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 由浙师大东城小学、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苑小学、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杭州市朝晖实验小学等学校的少...
6月18日,中国水利博物馆联合萧山日报开展小记者实践营活动,40余名萧报小记者与“水”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活动主要分为专家科普课堂和博物馆参观学习两大环节,通过听、看、学、问,感受博大精深的水世界。 水利专家为小记者们带来了一堂以“让水成为我们的朋友”为主题生动有趣的水利科普课。课程主要是从水的今生今世、水的问题、治水措施、疏川导流四个方面来介绍水利知识。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独特新颖,激发了小记...
日前,中国水利博物馆组织博物馆志愿者开展了“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系列活动之体验活动,40余名志愿者报名参加。 此次体验活动设计了参观港口专题博物馆、亲近海洋和游览运河古镇等形式多样的内容。科普老师先向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行程安排和活动背景,科普了“一带一路”的由来、内容和意义,讲述了古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和相关文化,特别从航线、港口、货物、沉船等方面讲解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古往今来与重要影响。 ...
说起中国水利博物馆,大家或许有点陌生。其实,它是水利部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也是唯一的国家级水利博物馆,位于萧山水博园内。2月22日,记者从中国水利博物馆了解到,经过全面提升后,中国水利博物馆正式重新对外开放了,每天开放时间是上午9点到下午4点半,周一闭馆,博物馆展厅参观不收费,登塔收费每人20元。 据了解,新馆增添了“水与人类文明”铜浮雕展区,原先的四大展厅都有改动和展品新增,充实了12...
2月15日,经过全面展示提升以后的中国水利博物馆正式重新对外开放,以焕然一新的内容和形式迎接广大观众。此次展示提升主要增添了“水与人类文明”铜浮雕展区,并对“水利千秋”基本陈列展区进行了全面提升,充实了1200件展品,使博物馆四大展区更具艺术性、故事性、科普性,生动活泼、雅俗共赏,更加“好看、好听、好玩”。 作为水利部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不仅兼具博物馆的收藏、展示、教育、研究等综合职能,...
宋代镇水铜镜 汉代下水管道、两晋南北朝小麦、明清狐柜……今天上午,首座国家级水利博物馆在杭州提升开馆。共展出展品1200多件,讲述了中国水利的起源和文化内蕴。其中,两面刻着司理水事的神祗井木犴的宋代铜镜被认定为镇水铜镜,为国内首次解读展出。 据该馆副馆长任根泉介绍,中国水利博物馆是水利部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2005年开工建设,历时5年建设完成。今天经过全面展示提升以后正式重...
9月份开学季以来,中国水利博物馆接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杭州市萧山区第五中学等多个学校邀请,要求专家去为师生们做水文化讲座。这是该馆自2013年起策划“水文化进百校活动”以来,根据不同学校需求,推出“菜单化”水文化教育品牌所取得的成效。 所谓“菜单化”,就是将包罗万象的水文化大餐,设计成一个个针对性较强的课件或成套教学活动的目录单,供学校挑选,就像做成一道道特色菜或套餐一样,方便消费者“点...
12月8日,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陈瑶一行到中国水利博物馆调研考察。陈瑶参观了“水利千秋”和“龙施雨沛”两大展区,与博物馆领导、中层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中,陈瑶听取了水博基本情况介绍和近期工作进展的汇报,高度评价了水博的园区规划理念,充分肯定了水博展览陈列、宣传教育、水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绩,特别是展馆中多媒体、声光电的应用在省内博物馆中走在前列。就水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