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封泥作为古代官署及私人日常用印封缄的遗迹,近两百年来,才陆续被发现。她是除印章本身外,最能反映古玺印真实面貌的实物载体。古玺印与封泥存世数量不少,但印章与封泥对应吻合却极为罕见,原印与两千多年前同印钤出的封泥一同展出,则更为难得。在即将开幕的“临淄新见战国两汉封泥展”中,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玺印“戠(职)内帀(师)玺”与山东九宫阁齐国文字博物馆藏“戠(职)内帀(师)玺”封泥届时在两千余年后将“团圆”于...
11月10日,由中国印学博物馆、深圳市篆刻研究会主办,南纪印社、岭南印社、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杭州忆泊城市艺术酒店、浙江磐至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匠心——周南海异材篆刻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端木义生,浙江省环保厅原厅长吴玉琛,湖北省荆州市政协主席王守卫,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副主任秦陶,西泠印社理事、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原副主任包正彦,西泠印社副秘书长黄镇...
由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主办,浙江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承办的“熔山铸海——朱炳仁铜印篆刻艺术展”于2016年2月2日在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展。 2月23日下午,在中国印学博物馆举办了“熔山铸海——西泠朱炳仁铜印篆刻品赏会”,同时举行了“熔山铸海——朱炳仁铜印篆刻艺术展”捐赠仪式。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副主任黄亚洲、中国美院前副院长宋建民、西泠印社常务副秘书长包正彦...
1月8日,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主办的年度大展“秦印风韵——戎壹轩藏秦印珍品展”在印学圣地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拉开帷幕。百枚秦印珍品精彩亮相,现场多位印学及文字学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性发言并与观众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开启了一场千年对话。 西泠印社执行社长、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长刘江亲自为展览图录撰写了序言。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副主任何平先生出席了活动。本次展览藏品的无私提供者张小东先生首先介绍了该批...
蔡福津 通讯员高诚)由中国印学博物馆和西泠印社主办的“红色印记——走进江西红色故乡篆刻展”目前正在江西弋阳县进行。在儒学宫的大厅里,展览了西泠印社部分社员的篆刻作品。 创建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印学社团,素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此次,西泠印社常务副秘书长包正彦、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中国印学博物馆新馆选址方案最后确定:奥体博览城的主体育场内。这样一来,2013年,奥体博览城的主体育场内,中国印学博物馆和杭州市群众文化中心、非物质遗产展示中心一起,将集中向市民和中外游客开放。 中国印学博物馆新馆选址颇费周折。原先,杭氧、杭锅综合体和奥体博览城,都是新馆选址备选方案。 近期,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召开奥体博览城中心项目会议,专题研究印学博物馆的选址方案。最后确定,将中国印学博物馆...
妇女节前夕,西泠印社社员、书画篆刻家袁道厚率领他的桐乡13女弟子,在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展厅举办“袁道厚同门女棣书画篆刻十四人联展”。 这13女弟子中,也有公务员、职员和在校学生,醉心传统艺术,在书画特别是篆刻这块昔日女性鲜有涉猎的领域,有一定的表现力。
由西泠印社与杭州滨江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楚生诞辰105周年书画篆刻展12日在中国印学博物馆举行。来楚生(1903—1975),籍贯萧山(今杭州滨江区),是近代著名的书画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员,有“书画印三绝”之盛誉,在海内外尤其日、韩、东南亚地区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出版有《来楚生书法集》、《来楚生画集》、《然犀室肖形印存》、《来楚生自用印存》、《来楚生草书集》...
以西泠印社为主要申报单位和传承代表组织的“篆刻”,9月30日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杭州首个进入《名录》的项目,西泠印社申遗成功,实现了杭州市世界级文化遗产“零”的突破,对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杭州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西泠印社成立于1904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也是国际公认的中国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