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京博物院是傅抱石作品的第一收藏大户,国画、写生画稿、手稿、印章等共千余件,其中,300多幅见证傅抱石各个时期的国画更堪称精品。昨天,徐湖平、喻继高、萧平等三位艺术大家在南京江宁织造府聚首,开展“口述历史”活动。三位老人披露了近40年前“抢救”傅抱石两皮箱作品的往事。 从“红卫兵”手中抢下傅抱石画 “这批画是著名画家喻继高先生当年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提起南博的这批藏品,南博老院长、当...
115亿美元:全球艺术拍卖总成交额 这个数据绝对打破了纪录。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年度成交总额首次超过了100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21%。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全年都得到了保持,上半年与下半年的成交记录分别约为65亿美元与51亿美元,同时创下了历史新高。 34%:全球拍卖作品流拍率 全球拍品的流拍率自2008年以来一直高于35%,2011年的流拍率则下降到了34.8%。与此同时,去年全球...
龙年伊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遭遇空前质疑声——不少网民在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发帖称,2011年以2.2亿元成交、创下玉器拍卖纪录的“汉代玉凳”是赝品,拍卖方涉嫌拍假。 近年来,“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表象繁荣,背后却暗影重重,“赝品门”频出不穷,各种虚假鉴定、虚报成交额、联手做局、洗钱行贿等不法行为若隐若现,混...
The Saint Louis Art Museum(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于2月19日举办了“配乐幻想:当代戏剧摄影展”,展览回顾了当代摄影师的作品,许多都是首次在圣路易斯呈现作品。展会上的摄影作品探究了摄影媒介在当代艺术活动中的潜力。 展览上的43件作品来自36个国际团体。作品呈现了艺术家们镜头后的故事,而不是简单的抓拍或面前的镜像世界。 此次展览分为四个主题系列:&...
在钟表业,春宫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复杂工艺的标志。面对“性”这一主题,古人的想象力与执著丝毫不逊于今人,比起古人对待“性”这一天伦之乐的泰然,是现代人太“虚伪”还是古代人太“淫荡”,春宫表到底是艺术还是色情呢? 支持者:只要给人美感就没问题 很多人认为,特定的气氛必须要有特定的装饰,取决于个人...
据《潮州日报》报道 红底的挂屏上,镶嵌着一对用生铜錾刻而成的龙凤,龙凤祥云环绕似欲扶摇而上……在民间工艺荟萃的潮州,巧夺天工的木雕、刺绣并不少见,但这种用生铜錾刻的作品却是少之又少。日前,记者探访了79岁的潮州市金银雕工艺师刘松炎,听他讲述自己醉心青铜浮雕艺术的故事。 浮雕创作无形之物最难 走进刘松炎家中,屋内摆满了山水、景观等近十件精致的浮雕工艺品。乍看上去,记者还以为是木雕、刺绣的工艺...
当代艺术在当代汉语思想文化中,总体上处于一种边缘地位。 在实施当代艺术活动时,当今的艺术策展人、学术主持人受到政治权力和经济资本的双重制约。他们的学术话语,很少起源于艺术史上图式传承的需要而是艺术之外的对象的需要。他们的社会身份的这种非独立性,表征着当代艺术的非自主地位。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当代艺术展览,日渐成为艺术圈内少数人的封闭游戏。当代汉语学界的学者们,普遍对此采取无视的态度;大众传媒虽...
美术界正在兴起一股炒作传统之风气,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呼应,青山溪远、红梅飘香之类的浪漫正粉墨登场,出现于各种展览。当代艺术正以资本化和官方化的紧密结合,来形成国家权利治下和意识形态辖内的所谓合法性操作。 且不说这样回归传统的号召,让不少艺术家为利益所惑,放弃自我尾随潮流,以符号化样式投市场之所好,也不说这种伪造的艺术维稳活动,只能重新祭起惯性审美的大旗,借明星乔装出场作秀,进一步遮蔽当代艺...
艺术家叶永青记者记者在大理采访叶永青时,适逢吕澎在与叶永青商量年底在成都当代艺术馆举办的《赭石》一展,叶永青将展出全新作品,吕澎任策展人。他俩有着20多年的交情。 记者:你们当初是怎么认识的呢? 叶永青:我对他印象很深,他戴副眼镜,就是一副有单位的样子。当时我和张晓刚都很穷,他请我们去吃火锅,我记得很深刻,结账的时候他从包里抽出一张崭新的一百块,那是一个很体面的举动。而我们要付出的代价...
艺术家顾德新 顾德新在中国观念艺术家中是极少数使用“中国”符号的人,更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绕不开的人物,多年来虽然没有在艺术圈外获得高知名度,也未在艺术市场中得到充分的肯定,但是却得到整个艺术界的尊敬。他极少接受采访、不发表深奥或骇人听闻的言论,就连展览的名字也一贯的用开幕当天的日期代替,但是却以不断创新和动人心魄的展览打动观众,而且是从直接的感官刺激到深层的哲学思考全方位的...
王海洋_无题_色粉画 赵婧妍_多媒体戏剧《奖状七号》 鄢醒_“现实主义”展览现场 据悉,由今日美术馆与马爹利艺术基金继续携手推出的2012“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作品评选工作于2012年1月圆满结束。本次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SOHO作为艺术区闻名于世,但由于旅游者增加、房租上涨,大部分自由的、穷困的艺术家们不得不搬离这个他们自己创造的区域。 上海“艺术家聚集地”之一的浦东新场大东方当代艺术中心面临曲终人散,从顶峰时全国二三百名艺术家汇聚一堂,到如今只剩二三十人等待今年8月31日的最终搬迁。这令人联想到国内艺术家群落聚集的文化生态现象以及它们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 艺术家群...
似乎是艺术界方舟子灵魂附体的朱其2009年的一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看了想吐》的文章,没想到穿越般的被某些网站复活,依然成了近段时间的热点——一方面说明“想吐”也不是那么容易,“想吐”了两三年之后,恐怕还是没吐出来吧。只不过现在来看这个“想吐”,可能各方多了几分清醒,更需要站在新的视野层面重新看待环境变化的了当代艺术。另一方面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