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澳大利亚的美术馆馆藏文物中有两件湿婆(Shiva)青铜雕像——湿婆是印度宗教中舞蹈之神,湿婆神像都是印度教的重要文物——在很久以前印度的一起神庙盗窃案件中丢失,后来辗转到了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t )决定将这两件文物归还给印度——虽然这两件雕像是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所收藏的文物,但它们却是印度神庙被盗案件的财物。 阿博特将在本周五去德里同印度总理...
太液池遗址现在是一片荒地 烂尾的楼盘 20年前,这块地被用于商业开发,最终导致遗址遭到破坏,形成文保难题;20年后,西城区的有关部门想以回购的方式收回这块地,建设“鱼藻池公园”以保护遗址,但是又不得不尊重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不得不考虑它的新主人,一家来自深圳的企业的经济利益。 “从政府来说,过去囿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历史遗留问题。但我们现在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也有足够的能力,所以...
10日,在敦煌举行的第四届“文化财产归还国际专家会议”上,百余位来自联合国相关机构的代表与15个国家政府相关机构负责人和学者,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保护和归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以下简称《敦煌宣言》)。 当前,受保护文化财产的国家清册是相关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参考文件,将新的考古发现信息及时录入国家清册十分重要。《敦煌宣言》建议,各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所有考古发现的相关信息能...
“相对于慰安妇、强制劳工、领土纠纷等热点问题,二战期间被日本掠夺文物的返还问题却少有人关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王云霞10日在第四届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专家会议中说。 她指出,目前对二战期间被日本掠夺文物返还的法律障碍主要在于既有的涉及文物返还的国际公约缺乏溯及既往的效力、战后国际和约的复杂性、中日双边条约的缺陷以及日本政府既有的判例对战争责任的否定。“必须说明的是,日本政...
榆林神木县警方近日成功破获一起系列盗挖古墓文物案,查获文物100多件。经省石峁考古队专家鉴定,这些被盗文物一部分为距今4000年前龙山文化晚期人类使用的器具,另一部分为距今2000多年前战国和汉代的陶器,目前三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
由辽宁省多家博物馆筹办的“清前文物展”10日在沈阳故宫开展,努尔哈赤宝剑、皇太极腰刀、大金天命云板等120件清朝入关前期的文物珍品亮相于此。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创业,至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是清王朝在中国东北地区奠基发展的阶段,被学界称为“清前史”。而此次展览正是从满族崛起、清初武备、宫廷生活和宗教祭祀等四方面,介绍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宫廷生活习俗...
9月3日-6日,东京中央拍卖的2014秋拍会掀起了亿元竞拍风暴。明代仇英的《松下人物图》和袁瑛的《雪景山水》分别以6亿9000万日元和2亿4000万日元的劲爆价落槌,再一次印证了日本的中国文物拍卖市场已经跃进亿元时代。在今年3月举行的东京中央春拍会上,清干隆青花缠枝花卉纹贯耳尊,也录得1亿925万日元的成交价。 近年来,日本的中国文物拍卖活动风起云涌,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一股有生力量。作为在...
罗马帝国建立前,意大利的伊特拉斯坎人创造了一个国家——伊特鲁里亚。由此产生的文明后来深深影响着罗马文明。昨日起至12月7日,“曙光时代——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展”在秦陵博物院展出。311件远道而来的文物中多件是意大利国宝文物。独创金属光泽的黑陶、精巧的陶制香水瓶、首创微粒缀珠工艺黄金首饰……勾勒出伊特鲁里亚文明历久弥新的辉煌。 看点一 “黄金绝技”“无釉黑陶”独创艺术 伊...
日前,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位列其中。旧址位于南京军区大院内。69年后的今天,晨报刊登了当年受降仪式旧址,还原了那段对中国人民极富意义的历史时刻。 稿件见报后,有不少南京市民来电询问,是否可以参观这处带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晨报记者昨天求证获悉,由于旧址坐落在南京军区机关大院,具有保密要求,如今作为军史馆,并不对地方开放,只在建军...
第四届文化遗产返还国际专家会议9日在敦煌开幕,为期两天的会议聚焦于被盗出境的考古类文物的保护与返还。 尽管国际社会已经制订了以“1970年公约”为代表的、旨在打击文物犯罪、促使非法流失文物返还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但现有国际公约仍存在诸多缺失,如没有溯及力,无法解决历史上非法流失文物的返还问题;仅对成员国有约束力,且适用范围窄、核心条款含义不清、监督机制孱弱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届文化遗产...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继2013年推出风靡一时的“朕知道了”纸胶带之后,近日再创新意,推出了“朕又来了”系列文创商品,令网友们纷纷惊呼“好有梗好好笑”、“太有才了”!相比于去年的纸胶带,台北故宫文创产品的亲民策略越来越高段位,重新又掀起了一股雍正热潮。 这次的“朕又来了”系列文创商品包括夜光运动手环、圣旨文件夹、密奏文件夹、明信片、立体贴纸、手绢、束口袋等。其中最受人瞩目...
陈灿培捐赠的文物—用来辨认美军飞行员身份的“血符”。图片:《重庆商报》 9月3日,在广州市侨联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爱国华侨珍藏抗日战争文物捐赠仪式”上,美籍华人陈灿培夫妇等为广州华侨博物馆无偿捐赠120件珍藏的抗日文物。 2007年,陈灿培参加了一次飞虎队老兵大聚会,有机会认识了一大批当年为中国抗战胜利做出过贡献的飞虎队老兵。爱国心切的陈灿培当场就向这些老兵询问能否将...
本月初,江南时报独家报道了“国保文物南朝萧宏墓前石刻西辟邪不翼而飞”的消息,引起南京市文广新局及市文化综合执法总队文物支队的高度重视,目前该支队已责成栖霞区文化旅游局进一步调查。 位于仙林大学城东面的梁临川靖惠王墓前石刻(公元526年)—萧宏墓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巍然屹立在南京1500多年,历经风雨沧桑。然而今年9月初,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方青松向江南时报记者爆料,“去年,我去...
2014至2018年广州将每年财政拨款6000万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国有、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等六大方面工作。其中,对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费用达到2100万元,超过总投入的1/3。9日结束的14届13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请示。 对西关大屋等广府特色保护对象拟专项投入 广州分别于1956年、1982年、1999年、2003年、2...
保护碑刻现场 近日,津市文物部门对位于市益民小区内“元和宫”旧址的三方清代康熙至光绪时期碑刻及古建筑构件等可移动文物实施迁址保护。经过精心准备,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了这批重要文物的安全。经专家认定,“元和宫”遗址发现的这批古代碑刻属于记事性碑刻,分别记载了津市清代三个时期的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等内容,对研究津市的历史、地理、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近来,市文物局针对文物保护工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