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9日,记者从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了解到,来自湖北恩施的代表提出要在2015年积极开展恩施咸丰唐崖土司城文化保护工作,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打造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养生度假四位一体的旅游扶贫示范区。 “唐崖土司城的保护和建设,对于湖北打造文化高端品牌、填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元素空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据介绍,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咸丰县尖山乡唐崖河畔,是湘鄂渝黔地区城...
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纳古墓群又有新发现,考古学家在阿斯塔纳古墓群外围墓葬中出土17件唐代陶盘和1盏泥灯。对该墓葬进行发掘后,考古学家推测墓葬年代大致为唐代到西周时期。 2日,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副所长王龙称,阿斯塔纳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1959年以来,新疆考古工作者先后13次对其400多座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王龙称,201...
截至1月20日,唐县黄家庄遗址考古共发现16座灰坑、2座陶窑址、1条古路等文化遗迹,出土遗物器型有陶盆、陶罐、陶瓮等,文化遗存年代分别为汉、元、明、清时期。 据介绍,此次考古发现的陶窑是研究两汉时期建窑技术水平的重要实物资料。汉代古路的发现,对于研究黄家庄古人类聚落的文化性质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为探索当时道路构筑方式、筑路流程提供了新的资料,这也是保定南部地区汉代考古首次发现的古路,是研究...
长沙窑是我国唐代的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而得名。其遗址分布于长沙市西北约25公里处的湘江东岸铜官镇附近的石渚瓦渣坪一带。该窑的主要区域在石渚,瓦渣坪只是石渚的一小块地方,石渚在唐代归长沙管辖,现归望城县管辖,所以长沙窑又有“望城窑”“铜官窑”“瓦渣坪窑”“石渚窑”等称谓。 长沙窑与岳州窑都位于湘江上游沿岸,唐人陆羽在所撰《茶经》中提到岳州窑,并从饮茶的角度把它评为唐代六大青瓷窑的...
“韵”即作品之“意”,“神采”(与此对应,在绘画美学中,谢赫有“气韵”之说),它基于外在的笔墨形式,但又超越这一形式,是超然于有限物质形式的作品的内在精神,即然是内在精神,它们最终导源体是人的情感世界,在这里,以更本质的角度讲是魏晋文人“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秀才入军诗》)的超然心态;而唐人尚法中的“法”是指书法创作中存在的一种共通性,这种共通性不仅仅是唐书法风格独有,只是唐代书法对于技法...
簪花仕女图上女子的服饰 商周商贵族讲奢侈,皮毛身上穿 商朝人多穿齐膝短衣,扎着裤脚。衣着材料除麻、葛外,已有十分细致的绸子。奴隶主贵族的衣服上,多织绣花纹,连腰带、衣领和袖口,也有花纹。贵族男子常戴帽子,有一种平顶式帽,到春秋战国还流行;汉代的“平巾帻”,就是从它发展而来。妇女多梳顶心髻,横贯一支圆骨簪;有的还在头顶两旁斜插两支顶端带小鸟形的玉簪。大姑娘梳辫子,小孩子则梳两个小丫角...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海南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主办的“觉囊唐卡艺术展”近日在海口骑楼老街与观众见面。展览展出了数件觉囊画派明清时期的壁画、唐卡,以及当代觉囊唐卡艺术传习所的20幅精美作品。 觉囊画派唐卡艺术在藏地美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作藏地绘画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唐代彩绘釉陶戴风帽骑马女俑 早在千年之前的中国唐朝时期,长安城的女子早已是时髦装饰方面的先驱,“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时世妆》一诗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旧唐书》里“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不讳。”更描绘了唐代社会人们在服装衣饰方面的大胆开放。唐朝长安城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更是文化、时尚之都,开放的社会...
资料图 清代末年,陇海铁路工程要经过邙山,工人们挖开了大量古墓,很多唐代的陶俑、陶马、陶骆驼出现了,当时人还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大多数都被打碎,或者成了陇海铁路的基石,极个别的唐三彩被拿到北京琉璃厂的古玩店,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发现了它们,便大量搜购,唐三彩的价值开始被世人认可,并迅速流往海外。上个世纪80年代,唐三彩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迅速飙升,1989年,一件唐三彩马在英国以495.5万英...
叶瑞辉此次捐献的一件是西晋越窑青釉水盂、另一件是唐代越窑青釉油灯盏冒韪摄 收藏家叶瑞辉伉俪30日来到珠海市博物馆,他们向该馆无偿捐赠两件越窑瓷器,珠海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杨长征连称填补了该馆的空白。 此次是叶瑞辉第三次向珠海博物馆捐献文物,他捐献的一件是西晋越窑青釉水盂、另一件是唐代越窑青釉油灯盏。 记者在现场看到,西晋越窑青釉水盂高4厘米,口径3.4厘米,胎质致密,通体施青...
随着陕西省富平县宫里镇唐代窑址的持续考古,专家们发现这处窑场的窑炉数量达500座,可谓目前所知唐代规模最大的砖瓦窑场遗址,并且确证了闻名遐迩的“唐十八陵”中半数以上在陵园附近配有烧制砖瓦的窑场,从而为古代中国的陵园规划和建筑史等提供了新资料。 据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95年首次对这处称为富平桑园的窑址进行考古调查,局部试掘时一组呈“品”字形的窑炉遗址出土了鸱吻、兽面砖等唐代建材。到20...
“出门税”银铤 黑斑玉镯 薛城遗址出土的陶匜 6300年前的“薛城遗址”,2500年前的青铜剑,汉代的画像砖,唐代的熨斗……高淳历史悠久,历朝历代留下来的宝贝自然也不少,但是以前没有博物馆,宝贝只能藏在库房里。近日,高淳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众多压箱“宝贝”终于得以和大家见面。 最吸引人的,要数4把青铜剑,这4把青铜剑从高到低排列,其中的两把,一点锈都没有,...
随着陕西省富平县宫里镇唐代窑址的持续考古,专家们发现这处窑场的窑炉数量达500座,可谓目前所知唐代规模最大的砖瓦窑场遗址,并且确证了闻名遐迩的“唐十八陵”中半数以上在陵园附近配有烧制砖瓦的窑场,从而为古代中国的陵园规划和建筑史等提供了新资料。 据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95年首次对这处称为富平桑园的窑址进行考古调查,局部试掘时一组呈“品”字形的窑炉遗址出土了鸱吻、兽面砖等唐代建材。到2012...
位于吐鲁番市境内、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出土了17件唐代陶器和1盏泥灯,这是近期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公布的结果。 1月27日,记者从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了解到,阿斯塔那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1959年以来,新疆考古工作者先后13次对其400多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