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4日,按照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辉县市文物管理局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及普查之前集中保管的所有零散石刻的登记工作。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圆满完成,负责整理登记的工作人员主动放弃星期日的休息时间,迅速投入到具体工作当中。
近日,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做好河南省零散石刻集中保管总结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省零散石刻集中保管总结工作启动。 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进入收官总结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安排,由我省承担“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田野零散石刻集中保管工作专项调查”项目,作为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报告中的专题报告之一。为确保此项目的顺利完成,省文物局对有关事项进行了部署。 此项目由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负责...
2015年11月14日,备受关注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副局长童明康,江西省领导姚亚平、朱虹、龚建华等出席启动仪式。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第一座真车马陪葬的墓葬,周边还寻找到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汉...
近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副局长关强,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负责人等一行前往故宫,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陪同下,就该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要认真总结普查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完善文物保护制度,探索文物资源服务社会的新渠道。 当天下午,刘玉珠一行首先进入故宫博物院北五所瓷片库,与库房普查人员交谈,查看柜藏情况。库房里有几桶等待清洗的瓷片,刘玉珠索性坐...
2月25日,为切实推进四川省“十三五”文物重点工程——川渝石窟保护项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省文物局、重庆市文物局在成都联合召开协商会议,专题研究讨论项目试点相关工作。这标志着川渝石窟保护项目的正式启动。 会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通报了项目前期进展情况,介绍了项目的实施背景、总体目标、重要意义及拟采取的实施模式。川渝两地文物部门负责人分别就如何确定选点项目谈了意见看法,并提出了今后工作中可能...
3月1日,鄞州区文管办完成了对东吴镇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天童古遗迹群的调研工作。此次调研主要是为天童古遗迹群补报第七批省保单位采集必要的信息数据,重点检查了文物古迹的保存现状、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应有的防护措施。 天童古遗迹群位于东吴镇天童村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包括虎鲍洞、玲珑洞、玲珑贞寿洞、磐陀石摩崖石刻、善财洞、飞来峰摩崖石刻、观音大士洞、观音洞水月亭、甲寿坊、密悟祖发塔、天童林场石刻、悟心洞摩...
2月24日,国务院第125次常务会议审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加强文物工作的政策性文件。2月26日,国新办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就这份文件中的相关亮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文物保护也面临一些比较严峻的问题,如文物保护责任尚未完全落实,一...
3月2日,长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福成一行专题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听取了长兴县文广新局关于全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实地考察了县保单位兴隆桥、光阳桥、吴宅,文保点南蒋村古建筑群等。 人大调研组对长兴县文物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进一步加强全县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加强文物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三是加强与乡镇、部门的...
2月26日,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对国务院加强文物工作的政策性文件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一同参加。 顾玉才介绍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加强文物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文件明确了新时期文物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举措,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文物保护利用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十三五...
3月1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文物系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通气会。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在会上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通报了2015年文物工作进展情况及2016年工作重点和思路,并希望各位代表、委员积极为文物工作建言献策。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主持会议,局党组成员宋新潮、关强、刘曙光,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单霁翔出席会议。 刘玉珠说,2015年,...
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2日通报,甘肃近日启动了国家一级文物东乡族古籍千年手抄本《古兰经》再生保护工作,该手抄本《古兰经》将以仿真版“面世”。 2010年,甘肃东乡县韩则岭拱北发现了东乡族古籍手抄本《古兰经》,经国内外考古、纸张、阿拉伯文和伊斯兰手抄本研究专家们鉴定,该经书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书年代上限为公元9世纪,下限为公元11世纪,已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可能是迄今全世界最古老的手抄本《古兰经》...
“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石窟内各种签名、涂鸦附于墙体,破坏程度令人震惊。”近日,这则消息在网上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东方雕塑艺术的宝库”美誉的天龙山石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遭遇浩劫、遍体鳞伤之后,如今又被游客“辣手”摧残,不禁让人感到痛心不已。那么石窟是何时遭到信手乱涂乱画,现状又是如何,是否真如网上所传,天龙山石窟已是不堪重负,被迫闭门修复……2月25日,记者前往天...
2月24日,国务院第125次常务会议审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加强文物工作的政策性文件。2月26日,国新办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就这份文件中的相关亮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文物保护 也面临一些比较严峻的问题,如文物保护责任尚未完全落实,...
几年前的吴玉泉宅 坐落于乐清虹桥吴宅村的吴玉泉宅建于民国时期,它曾凭精美考究的雕刻工艺、洋派大气的建筑布局扬名。2011年,这座饱经沧桑带有西洋风格的大宅,被列入乐清市第一批重点历史建筑。可它多舛的命途并未从此改变,公厕、出租房挤入爬满青苔的院墙,两间塑料作坊也进入了宅子,早已看不出它当年的模样。 市民携子体验故乡文化 却发现老洋楼成小作坊 乐清虹桥市民包先生热爱历史建筑。上周,他特意带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