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昨天(12月2日)开始,一批由国家文物局支持的石质文物展品,在大足宝顶山石刻景区石刻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该批新展品的入驻,不仅在内容上填补了大足石刻博物馆早期石质文物的空缺,也使其展览在形式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大足石刻博物馆增添新的看点。 109件石质文物均为圆雕造像,雕刻精美,神形皆备,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从内容上看,既有佛教的佛菩萨像,也有道教的法师天尊像,还有反映民族民...
11月30日,大足石刻博物馆,新增的文物展品吸引游客目光。据了解,大足石刻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类主题博物馆,本次新展出的53件石质文物是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提供的109件文物中挑选而来,其年代从南北朝至明清,跨度1000多年,填补了该馆早期石质文物的缺项,丰富了展览内容。
11月25日,市阴山岩刻申遗办与市广播电视台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磴口县格尔敖包沟,乌拉特后旗大坝沟、滴水沟等地的阴山岩刻遗址,采用VR全景拍摄机,对现场进行拍摄。 虚拟现实,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为使用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VR虚拟技术有利于提高文物的...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陡冲头摩崖石刻群自2010年底发现以来,社会各界关注度很高。文物专家论证认为,石刻上的一些刻画符号,就是已消失200余年的“苗文”。 湖南省文物局日前特邀省文物局专家委员会顾问金则恭、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志杰、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刘彬徽、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许道胜、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谭必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顺东等文博考古专家,在城步召开了专题论证会,对陡冲头新发...
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石刻造像 2016年7月11日至7月21日,为了挖掘山西古陶瓷之美,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与大栅栏琉璃厂非遗服务中心联合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部级课题,对山西省古窑址进行了为期11天的调研工作。 调研组调研路线图 调研组成员参观石刻 从2016年7月11日调研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山西境内6处古窑址——...
昨日,泉州市海丝办相关负责人,现场踏勘清源山世家坑的考古清理情况。世家坑是清源山三处遗产点之一,根据申遗工作部署,今年9月中旬开始进行考古清理工作,目前已暂告一段落。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泉州市文保中心对世家坑六七处重要的墓葬进行了考古清理,并在一处锡兰世氏家族墓边上,发现了“林府奉宪示禁”的摩崖石刻。 石刻立于嘉庆十四年,洋洋洒洒刻了约有400个字,主要是讲几个姓氏在“世厝埔”(即世家坑)的...
“去年年底在东钱湖发掘的石刻文物得以原址保护,可是多亏了市文保所和东钱湖管委会的努力啊。”日前,76岁的老人仇茂礼给本报来电称,原本那批文物是要异地迁移的,今年上半年还是决定原址保护,这期间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 石像生原本要迁入南宋石刻公园 仇茂礼是宁海人,退休后,他一直关注文物保护工作。去年11月的一篇新闻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 去年11月16日,在东钱湖上水村露...
图中所示是一件清代“鲤鱼跳龙门”石刻,宽50厘米,高42厘米,呈长方形,宽缘,中间雕有鲤鱼跳龙门的图案,画面上有几朵浮云,随意飘荡,下面一旁有座八角亭式的房子,大门未开。另一旁是一条鲜活的鲤鱼,跃出水面,形象生动,意气盎然。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人们时常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寓意。这件石刻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古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泽库和日寺石刻 由省文化新闻出版厅、青海民族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泽库和日石刻传承人群培训班于10月16日在青海民族大学正式开班。来自泽库县的60名石刻艺人将在这里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泽库和日寺石刻因雄伟的石经墙在省内外享有较大影响,其工艺复杂、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工作力度的...
10月13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作为“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院先后两次组织考古人员对兴宁陵陵园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与勘探,新发现石刻9件,初步搞清了陵园的整体结构布局,为陵园遗址的整体保护规划提供了详细的基础资料。 兴宁陵,为唐高祖李渊父亲李昞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街道办后排村北,西北距汉高祖长陵约1公里,西距秦咸阳城一号宫殿遗址约2.5公里,南...
唐陵石刻以翼马最为精美,也是很多唐代帝王陵的标配,但在早期唐陵中,放置翼马的位置却出现过独角兽石刻,这是为何?目前正在进行考古工作的唐世祖兴宁陵也出现了不同于翼马的独角兽石刻。 新发现9件精美唐代石刻 兴宁陵为唐高祖李渊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爷爷李昞的陵墓,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后排村北。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兴宁陵西北距汉高祖刘邦的长陵约1公里,西距秦咸阳城一号宫殿遗址约2....
石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物形式,与陶瓷器、金属器、纸本类共同构成了我国历史文物的四大主干。从最早的河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云南、贵州等地原始社会的古代崖画,到周代的石鼓文,从秦始皇、秦二世东巡刻石,再到汉唐、明清时期的碑碣、墓志、摩崖、造像、经幢、塔铭、画像石等。如此丰富的石刻文物,包含了自远古至近代以来的各种文献资料,所载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凡氏族人物、典章经制、山川地理、风土...
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已起草《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草案)》并提请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旨在立法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 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任汪俊介绍,立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重庆尚属首次,此次立法不仅征求了有关市级部门、区县政府的意见,专门听取了大足区、大足石刻所在地镇政府的意见,还通过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向社会公众普遍征求了意见,在吸纳各方合理意见基础上,借鉴了西藏布达拉宫、洛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