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7日,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艺术品市场法制宣传周启动发布活动”在京举办。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有关领导及拍卖、画廊行业人员,收藏、研究机构代表,媒体等100余人出席此次活动。 第三届艺术品市场法制宣传周正式启动 在此次发布活动上2014年文化部艺术品市场法制宣传周正式启动。今年的宣传周将在此前两年活动的基础上...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气象局联合市文化局,对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博物馆等场所进行专项检查。 此次检查主要针对各文物保护单位防雷安全设施建设安装情况、防雷装置安全监测情况以及防雷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跟踪监督整改机制,督促文物保护管理单位限期整改到位,确保防雷安全检查和整改落实工作取得成效。 开展文物防雷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
8月27日上午,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一行赴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就黄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调研。省政府副省长谢广祥,省文化厅厅长袁华,党组成员、省纪委驻省文化厅纪检组组长宰学明、副厅长丁光清,黄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建春等陪同调研。 杨志今一行参观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基本陈列“徽州人与徽州文化”,听取博物馆免费开放文化惠民工作内容的汇报,并就博物馆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近日召开的文化部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表示,文化部反对将原住民赶走的古村镇改造方式。 “我们不赞成在古镇古村落改造的过程中把原住居民赶走,把传统村落、老街、老宅变成没有原居民居住的空心遗址的做法。我们将从非遗的角度加强对非遗传统街区和村落的保护。”马盛德说,“非遗保护要强调非遗环境和生态的整体保护。”他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技、艺、物是...
记者从文化部获悉,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近日在安徽省调研文物工作强调,文物保护须重视基础性工作,必须抓住管理这一重要环节。 在谈到传统村落的保护时,励小捷指出,古村落保护应与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提升相结合,不能为保护而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要将钱花在文物本体保护和附近环境保护上,要交给能胜任文物修缮的单位去施工,不允许把钱花在与传统村落保护无关的地方。
8月20日的文化部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马盛德表示,近阶段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认真总结前些年非遗保护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有效保护的办法和途径,争取在一些重点难点上、在保护和传承的关键环节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树立一批典型,培育一些亮点,扎实推进非遗保护基础性工作。 他透露,下一步,文化部将在非遗保护工作推进方面出台一些新的举措。首当其冲的就是将于明年大...
文化部20日举行的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透露了近期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新举措。无论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库房、档案室里的文献拍摄成纪录片,鼓励各地非遗表演或民间文艺进入文化馆站、文化广场,从而成为当地的生活和娱乐方式,还是提高非遗产品创作设计水平鼓励衍生品开发,其目的只有一个——让遗产真正“活”起来。 不赞成把传统村落老街老宅变成没有原居民的“空心遗址”...
8月20日,中国文化部举行了首次季度例行发布会,聚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热门话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胜德表示,对非遗产品的创作生产,一是秉承传统、不失其本;二是改良制作,提高品质。他是同时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技、艺、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因素共同依附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保护遗产的时候,必须同时保护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必须强调整体的保护。
20日上午,文化部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发布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表示,国家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补助。在传承人传习过程中,国家补贴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传承人传习的热情。 马盛德指出,非遗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艺或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以后,中央财政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提供8000元...
今日,文化部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向记者介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 据马盛德介绍,文化部将开展贯彻《非遗法》的执法检查。今年是《非遗法》颁布实施的第四个年头,按照惯例,国家的一部法律颁布实施四至五年后,都要进行跟进性的执法检查,评估法律实施情况。“我们准备开展的这次检查,也是对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的一次督查。我们拟会同有关部门,今年下半...
8月20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化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于群在会上介绍,为推动新闻发布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按照国务院和文化部党组的要求,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文化部建立季度例行新闻发布制度。与突出社会关注度和时效性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不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将更侧重计划性和综合性,把握文化部工作的总体脉络,定期向媒体通报文化部改革、发展等重要工作,解读重要文化政策,回应社会热点和民众...
文化部20日举行的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透露了近期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新举措。无论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库房、档案室里的文献拍摄成纪录片,鼓励各地非遗表演或民间文艺进入文化馆站、文化广场,从而成为当地的生活和娱乐方式,还是提高非遗产品创作设计水平鼓励衍生品开发,其目的只有一个——让遗产真正“活”起来。 ——不赞成把传统村落老街老宅变成没有原居民的“空心遗...
今天上午,文化部举行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化部相关负责同志就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等工作进行了情况通报。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在发布会上指出,必须强调非遗环境和生态的整体保护,不赞成古镇古村落改造时赶走原住民变成空心遗址的做法。马盛德说,应从非遗的角度加强对非遗传统街区和村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技、艺、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因素共同依附人的...
今日,文化部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向记者介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 对于非遗产品的创作生产,马盛德强调,一是秉承传统、不失其本;二是改良制作,提高品质。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研发出新的材质和技术,提升品质,遗产的价值才能充分展示出来,遗产也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此,文化部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和企业建立非遗保护生产技术的研究机构和重点...
文化部于20日上午10时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化部非遗司马盛德副司长介绍下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具体包括开展贯彻《非遗法》的执法检查、建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评估制度和监测体系、加强非遗保护与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改进、鼓励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拓展与丰富非遗的主题及表现形式、支持举办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开展大规模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开展非遗抢救性保护成果的利用和传播、强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