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景泰蓝双国礼《友谊之船》在人民大会堂盛大发布 2016年10月23日,正值景泰蓝《友谊之船》被作为国礼赠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周年之际,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北京工美集团、中外珐琅美术馆联合主办;北京艺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
2016年10月7日,市民在展厅参观展览。国庆长假期间,”一带一路暨丝绸之路”大唐盛世精品文物展在南通市圆融广场太乙美术馆展出,唐三彩、银胎鎏金盘等48件珍贵文物向人们展示了盛唐时代的辉煌与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展览将延续三个月。
“当一个国家走出去的时候,只有文化最能打动人心,它像雨露一样浸润无声,让'一带一路'开花结果。”13日,在第四届海峡青年节海峡青年文创论坛上,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业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如是说。 胡钰强调文化产业的力量:“只有通过文化的认同,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四方尊重。只有人心通,才能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而文创就是将文化‘具象化’的手段之一。” 文创到底是如何将...
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 年3 月28 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中,圈定了18 个省份,吉林省位列其中。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的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
7月15日,“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今后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在签署仪式上,中心管理委员会轮值主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边疆所和中心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具有互补性。此次合作,可以实现强...
学员参观考察文物修复实验室 陈 璐 摄 6月21日至7月13日,由商务部主办,文化部指导,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发掘及保护研修班在北京和福建两地举办。 来自巴基斯坦、黎巴嫩、尼泊尔、蒙古国、斯里兰卡、埃及、塞舌尔、乌克兰、缅甸9个国家的27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修。研修期间,学员们和文化部官员及相关专家学者就非遗保护政策、石质文物保护、古壁画以...
7月7日,由中国文化部组派的“发现中国”系列讲座小组应柏林中国文化中心邀请,为德国朋友举办了一场关于“一带一路”的专题讲座,活动吸引了50多位听众到场。 报告主讲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秘书长王玉主教授担任。王玉主从“一带一路”倡议的缘起、创造双赢合作的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的几个特点、中国已经采取的行动以及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等...
5月31日下午,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文化艺术博览会暨第一届 “一带一路”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东方花园酒店举行,中国文化馆协会领导孟祥也,宁夏文化厅公共文化与非遗处处长杨新芳,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刘涛、副局长冒学礼,宁夏中会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义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发布会现场。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挖掘文化资源提供了重要机遇,更为文化产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8...
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市场思维与国际视野”为主题的高峰论坛3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共龙泉市委书记王小荣发表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龙泉青瓷的历史担当》主题演讲。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兴盛的商品支撑,以及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交往的文化使者,龙泉青瓷在古丝绸之路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中国陶瓷研究之父”、原故宫博物院陶瓷馆馆长陈万里曾先后8次到龙泉大窑等地考察古窑址,他说:“一部中国陶瓷...
5月13日,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陕西省文物局承办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在西安开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等出席开幕式。 冯新柱指出,在陕举办这次论坛将对推进陕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水平和对外宣传陕西、提升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陕西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刘...
5月13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在西安市大唐西市博物馆开幕,该论坛也是2016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0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系列活动之一。 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中亚、西亚、东亚及欧美等十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部门、考古界、博物馆界代表齐聚古都西安,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的是对其价值的保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线路委员会专家爱丽丝·凯恩说,只有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使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 13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在西安举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亚洲和欧美等11个国家文博界专家共话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透露,为推进丝绸之...
13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物馆友好联盟在西安成立并正式启动。中国、哈萨克斯坦、英国、乌兹别克斯坦、美国等国的30余家博物馆,将首次进行博物馆资源整合,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加强各国历史文化的交流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支点之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家博物馆经过协商后,同意成立友好联盟,该联盟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发...
日前,中外30多家博物馆在古城西安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物馆友好联盟,并签署了多项文物保护、文化交流的双边、多边合作协议,希望有更多的博物馆加入到旨在推动文明互鉴和文化共生的丝路文化传播事业。 新成立的博物馆友好联盟,是在由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期间达成的。论坛吸引了来自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及多国的百余名代表或专家,共商“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