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赵希岗现场展示新剪纸技艺。龚雪熔摄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福建泉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11月25日,“闽南海丝文化遗产——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签约仪式在泉州市博物馆举行。北京建筑大学、泉州市博物馆与海麟文博、尚艺古建等两家运营文博、文化遗产保护的企业,共同签署合作战略协议,现场还进行了闽南花灯、泉州木偶等泉州非遗代表性传承技艺展演...
26日,大陆首个金门民俗文创馆在福建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正式开馆迎客。 作为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晋江与金门相距仅5.6海里,两地在文化、民俗、建筑、语言等方面一脉相承。为了搭建晋金两地乃至两岸的交流平台,增进两地民俗、文创界人士以及青少年、儿童的交流与互动,以“民俗、文化、文创”为主题的晋江金门民俗文创馆应运而生。 “这里既是台湾游客到大陆旅行的一个歇脚亭,也是大陆游客去往金门...
来自意大利福建华商会的代表关丽涵等5人,近日来到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恭请妈祖分灵圣像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市。 关丽涵说:“意大利目前约有华人十几万,其中福建籍有4万多,妈祖文化代表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在当地华人华侨中有很深的影响,我们来湄洲祖庙恭请妈祖圣像,就是要在当地更好地弘扬妈祖文化。” 在遥远的欧洲大陆,意大利是继法国、英国、丹麦、挪威和俄罗斯之后,妈祖...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福建泉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25日,“闽南海丝文化遗产——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签约仪式在泉州市博物馆举行。北京建筑大学、泉州市博物馆与海麟文博、尚艺古建等两家运营文博、文化遗产保护的企业,共同签署合作战略协议,现场还进行了闽南花灯、泉州木偶等泉州非遗代表性传承技艺展演和北京建筑大学新剪纸技艺展示交流。 “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手合作...
会议现场 今日(11月23日)上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在莆田市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外交部《世界遗产》杂志社原社长总编赵学勇等100多人参加会议。 大会审议通过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章程》,明确了业务范围:创办会刊及网站,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书刊,翻译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著作;开...
“2011年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此荣誉的酒店,鼓浪屿仅此一家。”近日,《工人日报》记者在厦门“宫保第酒店”的官方网站看到如此简介。文保单位变成酒店后,公众不便进入参观,因而引发争议。 在网上检索“宫保第酒店”时,记者看到了一家位于思明区鼓新路67——69号的“宫保第酒店”和一家位于鼓浪屿区鼓浪屿鹿礁路5号的“宫保第酒店(鹿礁路5号店)”。记者致电该酒店,工作人员告...
11月11日,观众在福建省晋江市举行的文化产业周上体验文创空间“星空隧道”。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以文化创意为推手,通过举办文化产业周等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融合,让文化创意在产品研发、设计包装、品牌推广等领域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11月11日,观众在福建省晋江市举行的文化产业周上体验3D立体互动摄影。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以文化创意为推手,通过举办文化产业周等积极推动文...
11月9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与文化资源委员会主办,尤溪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协办的“福建尤溪土堡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尤溪县举办。来自全国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农业历史等多个方面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就尤溪土堡的保护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建县,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出生地,素有“闽中明...
为丰富博物馆馆藏藏品的数量和种类,日前,畲族博物馆组织成立征集小组,赴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开展文物征集工作,征集能突出反映畲族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文物和展品。 期间,征集小组积极主动,采取走村入户、排查摸清、咨询采访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了征集工作。通过3天征集工作,征集小组共征得各类民俗文物共计34件,其内容包括了生产生活用具、婚嫁、畲族服饰、银饰等,按其质地分类,可分为:瓷器、铜器、银...
福建省林如高纪念馆昨日开馆 在福州,有个享誉海内外的中医骨伤界一代宗师、“正骨神医”林如高,其医德医术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其“林氏骨伤疗法”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昨天,福建省林如高纪念馆正式开馆。据悉,这是我省首个以近现代名老中医名字命名的纪念馆。 林如高(1888年—1986年)是我国著名的骨伤医学专家,近代中医骨伤十大名医之一,曾任中华中医学会福建分会常务理事、市中医学...
昨日,小学生在观看史迹展。福建是红军长征重要的出发地,八闽儿女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10月10日至25日,“铁血长征——福建儿女长征史迹展”在南平市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50块版面,分为福建苏区长征起点、万里征途斩关夺隘、政工后勤排危解难、长征胜利丰碑永存、弘长征魂筑中国梦等5个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市民重温长征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郑晓兰摄)
10月12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保护工程启动仪式在古代“海丝”起点城市福建泉州举行。龚雪熔摄 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保护工程启动仪式,10月12日在古代“海丝”起点城市福建泉州举行,标志着由泉州牵头的“海丝”申遗工作进入了新的重要节点。 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由泉州牵头,联合广州、宁波、南京、漳州、莆田、丽水、江门、阳江等城市,全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联合申遗,并确定为...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带来的洪水冲毁了福建闽侯县境内的4座古廊桥,目前经过当地努力,4座廊桥部分构件被寻回,古廊桥有望修复。 四座古廊桥分别为龙津桥、三溪桥、官山桥、贤武亭桥,均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桥龙津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31年。在今年的9月16号,当地降雨接近200毫米,大雨导致了溪水暴涨,将四座桥冲毁,廊桥的构件被冲散到了下游,廊桥被冲...
长征从这里出发——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历史图片文物展,日前在位于福州南后街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启幕。此次展览展出珍贵图片74个展板、近300幅图片,珍贵实物11件。 主办方表示,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长征所凝练出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八闽儿女永远珍视的精神财富。 福建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杨卫...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城市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传承城市传统文化,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彰显城市特色,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福建省文化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级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