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多年前我写过一篇“他山没有田黄石”,首先从探索田黄石的成因、发现、美质、物构等方面阐述了田黄石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从田黄石的文化与历史等诸多方面论述了田黄石之所以能荣登“石中之王"的美誉,是由于福建寿山田溪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形成的。另外,其价值扶摇直上的原因是因为田黄石有着其他石头所不可能有的传奇色彩和文化历史。因此,在内蒙、浙江、广东、江西等地的叶腊石矿开采挖掘出任何黄色石头都不能混淆于寿山...
深圳商报记者 王光明俗话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田黄石在历代产量极低,据说宋代以来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挖掘,到目前为止,已挖掘殆尽,总数量不超过500公斤,而历代挖掘的田黄石,能流传至今的,已成为稀世珍品,进入国内外的收藏机构。流散民间的,皆被藏家所珍藏。 一块被荣宝斋命名为“田黄王”的田黄巨石,是目前所知现存于世的最大田黄石。它重4275克,1985年由荣宝斋以巨资从产地福州市寿山乡收购。而在深...
石中之王,田黄石,产我国福州市北郊寿山的水田砂土中,几百年来一直受到文人墨客、印家的青睐。田黄石灿如金,润如玉,凝如脂,民国时,一两田黄价值一两黄金。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田黄一两,价值黄金十两,现在寿山田黄石的价格正在稳步上升之中。从前,大雨后田黄石被水冲出,有时被农民捡到,现在福建寿山田黄石资源已经枯竭。田黄石以“温、润、细、结、凝、腻”之六德,为评判石之优劣、真假的标准。田黄石外皮黄,石内白曰...
作者:刘磊 不具备田黄“六德”,却自相矛盾称“九德” 硬度太硬不适合做印材,攀龙附凤强搭印材车 大量储备不稀缺,炒作风险一发,市场瞬间崩盘 “金田黄”收藏风险很大,投资需慎之又慎。 近来,一种产自印尼的黄色石头冠以“金田黄”之名,经台湾商人大肆炒作,借“田黄”之名迅速上位,似乎已成泛滥印石市场之势。从名不见经传到目前价格直逼田黄,“金田黄”在短短时间内价格飙升,与福州部分寿山石商家主动迎...
在寿山田黄和“昌化田黄”打得不可开交的今天,产自印度尼西亚的“金田黄”又横空出世,这让中国的田黄市场更加热闹起来。原来,一种被称为“金田黄”的石种在台湾商家的运作下最先于福建登陆,引起了众多买家的注意,并迅速激起了福建客商的热情。很多珠宝商和媒体自觉不自觉地将“金田黄”与号称“一两田黄十两金”的上等寿山田黄作了比附,认为这种“金田黄”也可创造“一两田黄十两金”的辉煌,甚至还以时下比较吸引观众眼球的...
本刊驻京记者 韩涧明 从2010年9月起,一种被称为“金田黄”的石种在商家运作下于福建登陆,开始吸引内地买家的热情。有媒体将“金田黄”与黄龙玉对比,猜测“金田黄”有可能重演黄龙玉的疯狂炒作历史。不少人在“金田黄”身上也看到了“不容错过”的投资机会,那么,“金田黄”到底是什么东西?其收藏价值该如何评估呢? “金田黄”咸鱼翻身 “金田黄”在市场上又被称为“印尼金田黄”或者“台湾金田黄”。据商家介...
以“弘扬经典田黄收藏文化”为主题的百件田黄系列精品展将于11月11日至12月1日在北京古玩城三层鉴定中心及翌景嘉园2号楼1层商会会员服务中心举办盛大专项展览。 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作作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
金田黄石瑞兽印章 溪水的日夜浸润,田土的万年蕴藏,赋予了田黄细洁晶莹、温润可人的独特质感。田黄石,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溪边的水田中,因石色多泛黄色,故得其名。产量稀少的田黄当属寿山石中的极品,被誉有“石中之王”之美称。其石质极为温润、绵密、细腻,再加上若隐若现的萝卜丝纹,使它更富有生命力。近日笔者在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会员中心举办的“田黄系列精品展”...
以“弘扬经典田黄收藏文化”为主题的百件田黄系列精品展于11月11日在北京古玩城商会会员服务中心举办。田黄石,是寿山石系的一种,可以说是久负盛名,素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如今田黄的价格不仅仅如此,拍卖场上,每克田黄拍出2、3万的价格屡见不鲜,因而被大家美其名曰“金田黄”。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
【博宝艺术网讯】博宝艺术网婷婷撰文 田黄,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印章中的极品。田黄石被誉为我国特有的“软宝石”,据博宝网的相关专家介绍,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 寿山田黄银包金《观音》(图片来源:博宝宝珍商城) 田黄因为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作作贡品献入皇宫,被...
田黄,似少女的肌肤,无比滋润,微透明,还有丝丝缕缕好看的萝卜丝纹。福建寿山脚下盛产稻谷的上坂田、中坂田、下坂田原先景色如画,现在却被挖得千疮百孔,一派破败景象。原来,田黄就散落在这片盛产稻谷的黄色的水田下边。田黄是现在拍卖场上的宠儿,一块由它雕成的印章或摆件,经常创造出落槌天价。以前人们说,一两田黄一两金,或者一两田黄三两金,现在的优质田黄每克已万元难求,不夸张地说,一两田黄已达数十两金。田黄印章...
近几年,国内拍坛上出现端砚身影的次数越来越多。雅昌统计显示,近三年来端砚上拍的数量多达1763件,其中2008年上拍578件,2009年上拍721年,2010年至今已经上拍464件(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9月7日)。而端砚的身价也逐年飙升,十年身价劲升数十倍的“大有砚在”。有藏家甚至扬言:“不久的将来,端砚身价将媲美鸡血石及田黄,以克论价。”现状 名...
和玉石沾上点边的,是否都能卖出高价钱?———其实不然。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自今年以来,厦门玉石市场“震荡”连连,自从最早的和田玉、缅甸翡翠等被成功“捧红”之后,黄龙玉以及最近新出现的金田黄也相继现市,等待被挖掘。眼下黄龙玉的“真身”还有待查证,而金田黄能否受到厦门藏家欢迎? 金田黄常被当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