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和玉石沾上点边的,是否都能卖出高价钱?———其实不然。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自今年以来,厦门玉石市场“震荡”连连,自从最早的和田玉、缅甸翡翠等被成功“捧红”之后,黄龙玉以及最近新出现的金田黄也相继现市,等待被挖掘。眼下黄龙玉的“真身”还有待查证,而金田黄能否受到厦门藏家欢迎?金田黄常被当作田黄卖...
这块假田黄,在底面上露出马脚 王棣/摄 田黄在艺术品拍卖会上卖了天价,收藏田黄的玩家也多了起来,不过市场上林林总总的田黄造假也开始泛滥。这块田黄的皮就是典型的造假,想入门收藏田黄的藏友,不妨来看看。 真假田黄皮 “看看这块是不是田黄?”一位藏友拿出一块近10厘米高的藏品,颜色棕红,灯光照射下半透明,透出非常红的光,表面有薄薄的白色石皮。 雕刻方式是田黄比较常用博弈雕...
寿山石日益受到投资者喜爱。 CFP/供图福建寿山石因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为历代藏石家所珍爱。近两年,寿山石在国内收藏界受到藏家追捧,价格不断走高。正在深圳书城举行的著名画家孙朱平藏石展上,一枚标价333万元的田黄石雕刻作品,在深圳收藏市场引起不小的震动,激发了很多人对寿山石收藏的关注。寿山石量少价升在深圳书城寿山石展上,数百颗寿山石雕、田黄印章整齐排列,每一枚都精雕细刻,同时,...
林寿煁雕刻的《秋江归帆》薄意摆件作为寿山石市场的“风向标”,“2010春季寿山石雕精品拍卖会”5月9日下午在福州落槌,总共成交332件,流拍8件,成交率高达97.65%,成交金额为1425.76万元。其中重量只有79.6克的田黄石《秋江归帆》薄意摆件以95.2万元成交,平均每克价格接近1.2万元。拍卖会“标王”以百万成交此次拍...
“寿山田黄一定有萝卜丝,而有萝卜丝的却不一定就是寿山田黄”,今天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开幕的“一百枚田黄精品展”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寿山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宝庆为市民免费上课,教授如何辨别真假和优劣田黄。 自2005年以来,顶级寿山田黄价格从5000元~6000元/克翻了四五倍,达到目前的20000元~30000元/克,令市场怀疑寿山田黄的...
田黄石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软宝石。它的身价、灵性、可变现度均无可伦比,如果用这样的材料制成文房物件都是至高无上的宝物。它的产地独有而狭小,全世界只有福州寿山村的一条小溪边的水田中生产,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它储存量十分有限,据有关资料称:“田黄有史以来全部的开采量加起来还不到500公斤,而且永远都不会再增加了。所有有关田黄的收藏、买卖、交易、馈赠都只能在这500公斤的范围内进行。&rdquo...
老田黄《抱琴访友》佚名 陈夕良《瓜瓢提梁壶》 王奋良《渔乐》 田黄·紫砂——名士风流”田黄石紫砂壶精品展近日在上海中福古玩城隆重开展,此次展期从11月21日至29日,历时9天。 云集沪上难得一见的珍品田黄、精致紫砂壶共聚一堂,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而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集诗词、...
在古代,印章材质主要以铜或玉为主,至元代王冕才开始用花乳石制印,此后,文人制印多用石材。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能够用作印材的原料种类很多,像金、银、铜、铁、玉、石、玛瑙、琥珀、瓷、竹、木、水晶等。 在印石名贵材质中,首推田石。田石质地凝润,石色美丽,当为石中之王。田石赞曰:“无汲水之劳,千夫悚目。有兼金之宝,广厦聚族。无以名之,名之曰石帝。骇走水坑,山坑,惶恐而臣伏。”...
今年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作为我省的重要活动之一,《汇聚历史,留存记忆——江苏60年征集文物成果展》,将于遗产日当天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向市民展出。175件展品凝聚了南博文物征集专家60年的心血,可以说件件珍贵,个中故事说不尽、道不完。昨天,记者有幸走进正在布展中的展厅,聆听征集专家讲述这批文物的传奇经历。 5万元奖励又捐贫困小学 鲁力是南博征集部的负责人,记者在他的带领下,首先...
今年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作为我省的重要活动之一,《汇聚历史,留存记忆——江苏60年征集文物成果展》,将于遗产日当天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向市民展出。175件展品凝聚了南博文物征集专家60年的心血,可以说件件珍贵,个中故事说不尽、道不完。昨天,记者有幸走进正在布展中的展厅,聆听征集专家讲述这批文物的传奇经历。 5万元奖励又捐贫困小学 鲁力是南博征集部的负责人,记者在他的带领下...
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1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产量基地,数百年来在早已挖掘殆尽。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当作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的玺印及艺术摆件。 中坂产黄金田 中坂产银镶金田 作为“石中之王”的田黄石,历来价格不菲。文人学...
要把握田石的质性因素,须靠观相与感知的结合,观相是常规思维完成的步骤,感知是灵感思维完成的结论。两种思维本来是格格不入的,常规思维是人们习惯的逻辑思维推理法,是一种量变思维,它的表现形式是,不管对待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如认识过程、做的过程。具体到鉴定上,须从表相入手,逐步深入,罗列出许多表相特点,用这些特点比较鉴别,最后推出结论。一步错了,步步错。有时条件不具备,依据不充足,只能存疑待考,其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