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文摘自:《安徽日报(农村版)》2017年04月07日11版,作者:佚名,原题为:《古代“以孝治天下”:先秦时期有“不孝”罪》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受重视程度之高、影响社会之深、延续时间之久,为其他民族文化所罕见。 “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狭义的孝道指针对父母的道德行为,而广义的孝道则延及父母之外的长上之亲。孔门弟子有若说,孝悌是“为仁之本”,在诸多伦理道德中,孝道是最...
在近些年的考古发掘中,铜陵地区已陆续发现10多件铜铙和甬钟,分别出土于春秋时期的墓葬和窖藏,钟体大都较小,并且不成组。1993年2月在铜陵县董店镇双龙村西冲又发现了五件形休较大的编钟,其中有三件为一组。编成一组的三件甬钟,最人的一件通高50厘米,甬长15厘米,钟口宽23厘米。钟面上饰有由云龙纹变化而来的窃曲纹。钟体铸有36个枚,枚高4厘米,它既是甬钟上的装饰,还能纠止甬钟在铸造过程中形成的不均匀性...
到目前为止,考古发现中国区域内最早的用玉记录是在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20世纪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同类文化性质的遗址还有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克什克腾旗南台子、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等,正式发掘出土玉器的总数已达100余件。经放射性碳元素测定,兴隆洼文化的年代为距今7400——8200年,由此认定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 从考古学分期说,兴...
陶瓷刷花始于清末,是景德镇釉上彩中新彩的品种之一,俗称筛色瓷,是受西方传入的搪瓷喷洒画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并融合民间剪纸艺术而发明的。波阳陶业学校学生冯完白将刷花技艺推广到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刷花在民国时期最为鼎盛,讲究色块与色阶的交汇,形与情感的融集,既有没骨法用笔的空灵,又有随类赋彩的化境;色彩明朗悦目,层次分明,民间艺术风韵浓厚,被誉为陶瓷艺坛中的一枝奇葩。一、刷花瓷的制作过程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2日对外披露称,考古工作者近期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境内发现一座匈奴古城遗址。该遗址内有上百个排列有序的居住址,具有北方民族军营特色。 官方消息指,该匈奴古城遗址位于乌拉特中旗德岭山水库东山附近,占地面积3143亩,城墙长度5850米,城墙外6米处有护城壕。该古城内有一座直径32米的匈奴大帐遗址。 据悉,在该古城已发掘的5座汉代风格的居住址内,考古工作者...
任何事物都会有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人类的演变历程就是最好的例子。现代人的脑袋聪明程度已经是无法预测的了,而我们也都知道这样的结果也是由猿类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而形成的。就像和田玉文化在当今已经是形成十分完善的体系了,那么当初它又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历程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新石器时代 以考古资料为依据,我们可以知道,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有玉器的存在了。但被当今考古发掘出土的...
疏解城市人口,古已有之。为调控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明清时期就曾采取过多项措施疏解人口,取得了一定成效,其疏解之策对于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据《北京志·人口志》记载:明初北京城市人口经过自发离散和明太祖强制迁徙,原元大都地区居民大量流失,只有9.6万。此后人口恢复和增长主要得益于军卫人口和塞外军民等新移民的大量迁入。到洪武八年(1375年)为14.3万。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
这件蛙饰铜矛通长17厘米,出土于云南省晋宁石寨山,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古代青铜器(尤其是古滇国青铜器)上的动物装饰很多,动物形象以大、中型动物较多,如虎、牛、豹、羊、狼、鹿、马、猪 … 这件蛙饰铜矛通长17厘米,出土于云南省晋宁石寨山,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古代青铜器(尤其是古滇国青铜器)上的动物装饰很多,动物形象以大、中型动物较多,如虎、牛、豹、羊、狼、鹿、马、猪...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11日对外称,内蒙古发现约4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文字,为探寻中国古代文字及甲骨文的起源等提供了新的依据。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连吉林告诉记者,文物考古人员近期对赤峰市高家台子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约4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文字。 连吉林告诉记者,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近期在夏家店...
图为资料图片,显示了古王国时期女祭司海特佩特古墓内保存完好的罕见壁画。图片来源:法新社/穆罕默德•埃尔•沙赫德。 ”图为资料图片,显示了埃及古物部导游站在古王国时期女祭司海特佩特古墓内的壁画前进行讲解。图片来源:法新社/穆罕默德•埃尔•沙赫德。 中国文物网2月11日编译报道:日前,埃及考古学家公布了一座装饰有保存完好的罕见壁画的埃及古王国时期女祭司古墓。 ...
当地时间2018年2月8日,以色列凯撒利亚国家公园,考古人员在当地出土了一幅罕见的、罗马时期彩色马赛克画,有1800年历史。
自鸦片战争国门洞开以后,西方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也逐渐输入中国。清朝末年,已经有外国的大学登陆中国沿海地区。民国建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不断涌现。根据设立主体和资金来源的不同,一般认为民国时期的大学具有三种类型:一是公立大学,包括国立和省立两种;二是私立大学;三是教会大学(严格来说,教会大学也属于私立性质的大学,只因其资产来自国外的教会,才单独划分为一类)。这些大学在建校之初,非常注重校园风景和...
自1807年英国人马礼逊来到中国,此后来华的西方人络绎不绝,来华者往往背负外交、经商抑或宗教使命,其中不乏久居中国长袍马褂客死异乡者。人们喜欢探究来华汉学家身上的中国情结。考察这些来华西方人的生活与著述,我们深感,他们身上有的并不仅仅是中国情结,而是长期耳濡目染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而形成的“国学”情结。 第一,人名多附庸中国传统文化。美国汉学家Samuel Wells Williams,中文...
漕运的历史甚为悠久,秦汉时就已开始实行。何谓“漕”?胡三省注《史记》“漕挽”云:“水运曰:漕,陆运曰:挽”。元明清之际,由沿海省份征收米石,沿水路运河直达北京通州,故称“漕粮”。因其重要,故自明代起,设漕运总督官职,专司职掌漕运。清朝入主中原,亦靠漕运,沿明制设漕运总督,并专设“总漕部院衙门”机构。该官品秩为正二品,如兼兵部侍郎(类今国防部副部长)或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类今监察部副部长)衔,则为从一...
1992年5月,宝鸡市南效益门村的一座春秋时期的戎王墓葬中出土了3件非常精美的纯金质带钩和7件带扣。带钩分鸳鸯形和盘蛇形两种,有的嵌有绿松石。鸳鸯形带钩,作回首状。体扁平,略呈梯形,尾部稍大,末端开口。腹中空,有一小柱立于底部方孔中间。扁长喙有一脊棱,上、下有相对的阴线S形纹。圆首,双目及脑后饰突起的勾云纹棱线,顶及两侧均有圆形棱线,当为冠、耳,其内均曾嵌有绿松石等,现大多已脱落。目间以斜线纹、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