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7日,福建省博物院考古人员对近期在泰宁县岩穴墓葬中发现的一具木乃伊进行分析,证实这具男性木乃伊距今已有454年。 这具木乃伊是今年4月5日在泰宁县杉城镇际溪村境内绝壁下的岩穴棺木中发现的。据泰宁县文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发现时,岩穴内相邻的两个墓室和棺木已被盗墓者撬开。其中一个棺木中的尸体已腐烂,另一个棺木中的尸体则基本保存完好,从其体征判断,这具木乃伊为男性。 现场考察发现,墓室前倒卧着两块墓...
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孔得来日前介绍,刘家峡发现了一组罕见的巨型恐龙足印化石。 据悉,这组恐龙的足印,前足印长达1.1米、宽1米,后足印长1.5米、宽1.2米。 这组恐龙足印比此前在四川、内蒙古发现的巨型恐龙足印,以及在韩国发现的长1.2米的巨型恐龙足印都要大得多。 从足印看,生活在远古时代的这只恐龙,前后步幅为3.75米。专家分析,这只恐龙体长在20米以上,体重接近50吨。 ...
日本岩手县久慈市琥珀博物馆日前公开了博物馆科学家不久前在地层中发现的一块有8700万年历史的螳螂琥珀,琥珀中的螳螂躯体清晰可见。 据报道,日本岩手县是著名的琥珀产地,当地发现过很多内含蚊虫、蚂蚁等昆虫的琥珀,但是发现螳螂琥珀在日本还属首次,在全球也算罕见。这块螳螂琥珀长约3厘米,其中的螳螂身长约1.4厘米。在剔透的琥珀中,这只螳螂的头、前肢、触角等清晰可辨。经初步鉴定,这只螳螂属于原始螳螂和现代...
这是发现远古人类遗存的溶洞 地质专家周自隆和吕正日前称,他们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发现一个远古人类生活的溶洞。除了较早发现的9件石器外,近日又发现了9组岩画。这个名为“穿心洞”的溶洞位于彭州市白鹿镇塘坝村,洞内较宽敞平坦,最宽处约30米,大约有2000平方米,可以容纳几千人。溶洞中发现的9件石器经专家鉴定,被认为是未经打造的最原始的石器,年代应早于旧石器时...
发掘现场 该墓葬发现的铜釜 昨日上午,市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员,对居巢区苏湾镇西大路巢湖段改建工程中发现的一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至昨日下午5时,发掘清理因雨中断。市文物管理所所长钱玉春称,尽管该墓葬尚未发掘完成,但从此前在该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来看,该墓葬的规格应该较高。 据了解,4月15日上午,在西大路巢湖段改建工程中,施工人员在居巢区苏湾路段一处原路基下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并有部分...
近期,和林县分别在东沟门村发现4座北魏墓葬,大板申村发现7座汉代墓葬,小红城村村北发现7座汉代墓葬,出土了近300块文字砖、大量陶器、铜器、马头骨等精美文物。 东沟门村4座北魏墓葬全部为带斜坡式墓道的单室砖墓,其中一座墓葬极为考究,墓门为仿木结构,更为珍贵的是此墓葬由两大类十多种形制的砖修建而成,其中墓顶为绳纹小砖,墓壁及甬道为绳纹大砖。此外,绳纹大砖又分为长方形、梯形、弧形厚砖,所有大砖素面处...
四川大邑东汉家族墓葬群考古发掘工作在10日发现罕见双面俑后,16日又发现了夫妻合抱俑。 大邑县文管所副所长廖学兵介绍说,这件夫妻合抱俑高约20厘米,与双面俑一样都是黑陶质地,但与双面俑造型中两人背靠背不同,夫妻合抱俑是前胸贴后背,从体态特征判断造型为一男一女,男俑两臂从女俑腋下将其环抱。 廖学兵说:“夫妻合抱俑中一男一女身体紧贴,头部紧靠,虽然看不清面部表情,但从动作上仍能感觉到两...
捷克考古学家最近在该国东部的普罗斯捷约夫发现了捷境内第一个欧洲新石器时代线纹陶文化的火葬墓群。该发现表明,早在7000年前就存在对人类灵魂的信仰。 据捷通社报道,这些墓葬是普罗斯捷约夫市开挖一处建筑工地时发现的,墓穴数量有上百个。考古学家在墓葬内找到了一些同时期的人类遗骨。埋葬方式表明,墓葬风格与灵魂信仰紧密相关。 考古学家预测,这次挖掘出的墓葬群只是当地墓葬数量的十分之一。他们此前还在捷克南...
4月7日,镇海区文物普查办与九龙湖镇文物普查小组在九龙湖镇第九座“龙山”山腰上发现一座结构形式特异的宁波帮巨商钱中扬墓园,墓园形式和规模实属罕见。 该墓园位于九龙湖镇九龙山第九条龙脉、海拔高度为144米的半山腰上。左右有两条溪峡(当地人称为“龙脊”),溪峡下方各有一个溪坛(当地人称为“龙眼”),四周青山环绕,竹林环抱,风势极...
经过半个多月的考证,古文物大省山西省不久前新发现的古代墓葬群被证实为一处成片、成规模的汉代和明清前期墓葬群。 据山西省文物局介绍,此次发现的墓葬群位于山西省盂县孙家庄镇大吉村,是在今年3月中旬修筑公路时发现的,古墓文物未造成破坏。通过有关文物专家半个多月的挖掘清理,证实这是一处汉代和明清前期的古墓群。墓中的尸体呈仰卧状或侧卧状,其中陪葬品不多,大多为陶器,少的有二三件,多的有十来件。 考古专家...
秘鲁考古学家最近在利马省境内的班杜里亚考古地发现一处古城遗址。经放射性碳检测,遗址建筑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距今已有5200多年的历史。 据当地媒体14日报道,秘鲁著名考古学家亚历杭德罗·巴雷拉说,这一发现将秘鲁古代文明史提前了300年。此前被称为“美洲最古老城市”的是秘鲁最著名的卡拉尔遗址,其建筑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年。巴雷拉说,这座古城遗址的轮廓及城中...
工作人员发现陶灯 兽骨 自2003年营城子汉代墓地被发现以来,其抢救性挖掘工作始终没有停止,随着营城子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的推进,近日又有4座墓葬在营城子汉代墓地第二地区被发现。4月12日上午,记者闻讯赶到现场进行了独家采访,这也是营城子汉墓抢救性发掘在2008年的首次对外披露。特别的是, F区4号墓为品字形石板墓,这是大连考古中首次发现这一形制的墓葬, C区3号墓为带有耳室的素面砖墓,...
发现的舍利塔第二层龛顶(左)与草堂寺内的鸠摩罗什舍利塔龛顶极其相似 鸠摩罗什舍利塔 疑为唐代高僧、草堂寺住持宗密的舍利塔的3个构件近日在草堂寺附近被挖掘出土,这让考古人员感到兴奋;而部分构件上被挖掘机留下轻微伤痕,则让考古人员痛心! 舍利塔三个构件被挖出 位于户县东南圭峰山北麓的草堂寺,是我国佛教三论宗和华严宗的祖庭,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曾在此翻译佛学经典。唐代中期,圭峰禅师宗密...
排水沟房基 距今8000年前的房子,你见过吗?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发掘,我省考古工作者在新郑唐户遗址发现了国内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聚落遗址。9月20日上午,国内数十位知名考古专家在对唐户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后指出,唐户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和家庭形态等具有重要价值,对深入研究裴李岗文化的性质、分期及聚落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规模最大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聚落 唐户遗址位...
4月上旬,省考古所与贵阳市文物管理所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文物调查队历时10天,在乌当区鱼洞峡周边发现了多处地下文物及古道、老桥等一些地面文物。 据介绍,此次调查主要发现有:姚坪墓群,位于永乐乡石塘村姚坪组一处小缓坡上,南距鱼洞河约50米。发现清代墓葬1座,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刘万贵墓;大龙井磨房遗址,位于永乐乡甘井村米汤井组大龙井鱼洞河河边,现已被泥土掩盖。据了解,该磨房从清代一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