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书韵画意瓷语·中国龙泉青瓷艺术展”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会由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丽水学院、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共同主办。80余件当代龙泉青瓷作品亮相杭城,展现了新时代一批青瓷人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的精神,展示了他们探索书画与青瓷相融合的创作新貎。 龙泉青瓷历经千载,绵亘至今,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是为世所珍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恩来总理在1957年作出重要指示...
芭蕉洞(皮影·清代) 木狮(皮影·清代) 小二黑结婚(皮影·现代) “三张纸糊成世界,一盏灯照亮乾坤”“千军万马不出三尺木框,三教九流尽在一纸之中”,这两副皮影对联作品生动地描述了皮影戏演出的场景及其演绎的世界。皮影戏是皮影演出艺人在幕布(或纸幕)之后操纵用牛皮、驴皮、塑料、纸等各种材质制作的影偶,在灯光的照射下,配合音乐、演唱、道白等表演故事的一...
首届东北亚文博会上的艺术品展示。 资料图片 韩国的纸偶、日本的茶器、俄罗斯的油画、蒙古国的骨雕……哈尔滨市市民于博文谈起这些颇有些兴奋:“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东北亚各国的‘文宝’,感受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真是一件幸事。” 近日,首届东北亚文化艺术博览会在哈尔滨举办,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参观者。此次博览会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博览会的成功举行,意味着首个东北亚区域...
对马 岩画拓片 人面与鹿 岩画拓片 阿拉善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更是当今“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日前,“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第一次系统地将沉寂了上万年的古老岩画和两千多年的居延汉简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无独有偶,由中国岩画学会主办的“亘古天书·中国岩画艺术巡展”等系列岩画活动上月在海南举行。展览向观众呈...
柏林当地时间12月10日晚上7点,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及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浙江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承办的“中国非遗·铜雕艺术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展览展出了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创作的16件(组)作品。 中国驻德国使馆公使衔参赞张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外事处副处长杨惠、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传承人朱炳仁、策展人安特卫...
朱丽叶·勒彼里耶,来自法国玻璃艺术百年世家的唯一女性创作者,11日在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举办“烈火冰心·永恒的玻璃探索:朱丽叶·勒彼里耶法国玻璃现代诗人亚洲个展”,这也是朱丽叶·勒彼里耶在大陆的首次个展。 “烈火冰心·永恒的玻璃探索:朱丽叶·勒彼里耶法国玻璃现代诗人亚洲个展”以充满哲学的沉思,独特诗意的笔调,用极简的形式、动人的色彩、灵动的线条与造型,精炼呈现35组绽放永恒炽爱光芒的作品亮相上...
12月8日,由北京博物馆学会主导,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华辰影像等多家国内博物馆及专业机构发起的 “北京博物馆学会历史与艺术影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在北京雅昌艺术中心召开。专家学者及20多家博物馆机构的代表与会。 北京博学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祁庆国宣读了北京博学关于成立历史与艺术影像专委会的批复,该专委会旨在推动历史与艺术影像的学术研究水平的...
12月3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在暹粒会见了柬埔寨文化艺术大臣彭萨格娜。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和推动中柬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进行了交流。 胡冰表示,柬埔寨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柬两国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为促进两国人民民心相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先后在周萨神庙、茶胶寺开展了保护修复工程,在崩密列寺开展了中柬联合考...
12月9日,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云南省博物馆、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云南省文物局协办的“妙香秘境——云南佛教艺术展”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幕。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代表团出席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本次展览是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连续第七年合作举办的展览。2011年以来,双方秉持信念、精诚合作,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为支撑,持续推动两岸文...
11月29日,一带一路佛教文化艺术特展“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下一层临展厅开幕。 展览以时代为序,重点从 “十六国至隋代”“大一统的唐代”“五代时期”三个历史时期梳理汉传佛教金铜造像的时代特色与发展脉络。共展出来自全国49家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360件,以我国十四个省市区出土的十六国至宋初吴越国时期的金铜造像为重点。展品多为考古发掘出土,不乏考古新发现内...
漆器被认为是继青铜器之后的古代“奢侈品”,也是国家繁盛的标志,但存世数量不多。现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均没有成体系的漆器收藏,陈列要求高,因此漆器常设展更少之又少。 2018年11月16日至2019年2月24日,上海博物馆“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是时隔近40年,再度推出的漆器特展,280余件漆器跨度战国时期至20世纪,其中270余件为上海博物馆馆藏,另从各地博物馆借展了几件国宝级漆器,并且9...
2018年大艺博(广州)媒体发布会陈骥旻摄 2018年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广州)(下称“大艺博”)应征青年艺术家来自海内外375所院校,成为大艺博创办以来辐射范围最广的一届。据悉,参展艺术家主力来自中国两岸三地,另外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38所艺术院校。 大艺博组委会11月28日举行的媒体发布会发布了上述消息。2018年第七届大艺博(广州)将于...
11月27日,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道之为物:由象及神”艺术展在北京开幕,展览展出了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40名希腊国内外艺术家创作的近80幅作品。中新社记者杜洋摄 中国美术馆、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合作举办的“道之为物:由象及神”展览28日起正式对观众开放。展览展出了40名希腊国内外艺术家创作的近80幅作品。 在中希文化交流年的框架内举办此次展览,主办方表示旨在进一步加强两国在艺...
以“文化复兴”为主题的上海中心关宝琮大师陶瓷艺术展,在中国第一高建筑——上海中心大厦隆重举行。展会上近百件多年精心创作和收藏的绘画和陶瓷艺术精品,与观众相约“中国第一高楼”,共同分享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创作成果。来自京沪浙等地的文化名家和媒体代表应邀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此次展览,除了关宝琮大师本人的作品外,还携手其夫人路桂筠大师和关涛、汪洋、汪洲、毛丹宇、顾少波等几位高徒创作的众多作品参展,...
中国雕刻艺术的历史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古人将象形文字和图腾刻在各类器物上,用以记录或祭祀,而建筑上的木雕源于何时,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左传》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就有“丹楹刻桷(dān yíng kè jué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的常规做法,距今约2500年了。 大唐的建筑和雕刻工艺更是宏伟大气,影响深远。其后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了关于建筑木雕的详细做法和图样,说明在五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