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当中,在长沙宁乡县老粮仓镇一个村民家中,发现了不少的“宝贝”石头。专家鉴定发现,这些石头均为新石器时代人类所使用过的石器,专家也由此发现了一个面积达2.3万平米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在宁乡老粮仓镇唐市村村民戴端维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堆被称为“宝贝”的石头。据老戴介绍,他的这些“宝贝”,是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近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河北省普查第一站邯郸地区文物普查田野工作已顺利完成。5月8日,普查队将移师承德,预计国庆节前完成承德地区文物普查工作。 经初步整理,此次普查在邯郸地区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共计3465处,其中古遗址989处,其中包括15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石器加工场,证明了自旧石器时代早期以来古人类就一直在河北省的该地区繁衍、生息。 发现15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在邯郸地区的文物普查中,...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河北省考古工作者新发现2处大型石器加工场、2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它们分别是白沙坡石器加工场、迂城水库石器加工场、磁山砖场遗址和黑龙滃水库遗址。 据介绍,白沙坡石器加工场位于武安市大同镇西马项西南的白沙坡,面积5万多平方米,发现的石制品包括石斧和石凿等。专家推测该遗址为石器的初级加工场,史前先民在该地取料打制加工成毛坯,然后把毛坯带回居住地做进一步的修理、磨制,加工成成型的工...
笔者今天从省文物局获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省文物工作者在武安市新发现2处大型石器加工场、2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它们分别是白沙坡石器加工场、迂城水库石器加工场、磁山砖场遗址和黑龙滃水库遗址。 白沙坡石器加工场,位于武安市大同镇西马项西南的白沙坡,面积5万多平方米,发现的石制品包括石斧和石凿等。专家推测该遗址为石器的初级加工场,史前先民在该地取料打制加工成毛坯,然后把毛坯带回居住地做进一步的修...
近日,一处距今5000年的遗址,在尚志市帽儿山附近被发现。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队对遗址进行了考察,在地表发现了大量的石斧、石刀等石器以及陶器碎片。通过对所采集的遗物初步推断,该遗址可能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据了解,此次新发现的遗址位于尚志市帽儿山镇东北约2.5公里处,阿什河上源东侧的山前空地之上。遗址东西长150余米,南北长200余米。最初发现该遗址的是尚志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邓树平。3月2日,邓树平在...
历时10多年,先后组织5次大规模文物调查,向家坝库区考古工作终于有了重大进展。昨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成果会获悉,该院在12月联合宜宾市博物馆、屏山县文管所对向家坝库区文物进行的第五次复查中,获得重大考古成果,其中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尤为重要,考古专家表示,沿着这些与早期三星堆文化类似的遗存探寻,说不定就能解开古蜀文明去向、蜀人南迁等历史疑问。 填补川南史前文化空白 据介绍,此次...
昨日,记者从扶风县文物部门获悉,日前,扶风县城关镇案板村附近发现一处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文物遗址,根据遗址规模和出土文物判断,这一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 据了解,扶风县一工程队在案板村天然气施工时,发现了古文化遗存,现场工作人员立即报告了当地文物部门。西北大学考古人员牵头组织考古队,对这一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考古队现场挖掘,已出土完整的马骨4架,人骨2副。保存下来的堆...
昨日,新都区斑竹园镇忠义社区内,十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几个长方形的土坑中小心地刨着。据新都区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一块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正在被发掘,在这里生活过的“新都人”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 昨日上午9时,两个并排的小土坑已经被发掘出来。据新都区文物管理所文物部主任王波介绍,这是两个墓穴,其中的人体骨架构造物就是当年埋葬在墓穴中的尸体。从去年12月中旬到目前,抢救...
2007年12月,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宜宾市博物馆、屏山县文管所对向家坝库区进行了第五次文物复查。在复查过程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叫化岩遗址。从出土遗物来看,该遗址的年代在距今4000~5000年之间。 遗址分布在一狭长条形梯级庄稼地上,面积约1500平方米。遗址堆积可分为四层,其中在第④层包含有夹砂陶罐口沿等夹砂陶片,厚40~50厘米,距地表深145~220厘米。夹砂陶...
法国考古学家在叙利亚北部发掘出一处距今1.1万年前的壁画。发现者认为这是迄今所知世界最古老的壁画。 路透社11日援引法国考古学家埃里克·康古涅奥特的话说,这块2平方米大小的壁画发现于叙利亚城市阿勒颇东北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康古涅奥特说,这幅壁画呈长方形,用红白黑三色绘成。“看起来像一幅现代主义绘画。有些看过的人认为像(现代表现主义画家保罗·)克利的作品,...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期,考古学家在英国南安普敦市怀特岛附近海底发现8000年前石器时期遗址,依据大量的早期人类遗物,可发现在英吉利海峡出现之前,欧洲与英国是连接在一起的。 7月30日至8月3日,来自汉普郡和怀特海洋考古信托中心(HWTMA)的海洋考古学家负责此次海底挖掘工作,潜水员潜入11米深的海底获取了海床标本,这些海床标本将送到南安普敦国家海洋中心文物实验室进行分析。 HWTMA主管加里?莫...
年代最早可追溯到80万年前,出土旧石器总量达400余件 80万年前,一条大河流淌过一片开阔的河滩边,岸上的远古人类收集河滩上的砾石,有的忙于敲击加工石器,有的拿着已加工成类似砍刀的石器击打着森林中采集到的野果……如今,这些古人类使用的简单石器在现代文明的机器跟前,虽然显得如此的脆弱,但这些石器的再次出现,却为研究人类历史繁衍变迁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 近日,在百色右江南岸...
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区内外10多支发掘队伍对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涉及的百色旧石器时代遗址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遗址12处,包括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3县(区),其中右江区有大梅、南半山、六合、六怀山、六拉山等5处遗址;田阳有那赖、那满、那哈等3处遗址;田东有檀河、坡洪、坡平、百渡等4处遗址,面积达25000多平方米,为百色盆地旧石器考古历年来发掘...
李莹(实习生):近日,天津蓟县又有重大考古发现,文物部门首次发掘出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这说明蓟县地区在晚更新世之末就已经存在人类活动,此次重大发现将天津的历史至少提早了两千年。 今年5月,因建设工程需要,在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专家指导下,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专业人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发掘队进驻东营坊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目前,遗址已出土石制品80余件,类型主要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