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意大利非传统“悬浮”科学博物馆 据俄新社7月28日消息,意大利北部城市特伦托新建一座交互式多媒体科学博物馆,该博物馆举办的大规模开幕活动吸引了10万余人参加。 据报道,博物馆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有别于传统博物馆黑乎乎的展室,这里的透明玻璃幕墙使建筑内部充满光明。每个楼层都充分体现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远古的恐龙骨骼和各种动物标本——从鲸...
市文广局公布,结合新发现的太平门、顺城街城墙及人民公园扩容,将编制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公园规划 太平门、顺城街城墙……近期在考古中的一系列发现又激起了市民的热情。 昨天,市文广局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结合新发现的太平门、顺城街城墙及人民公园扩容,将编制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公园规划。 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是2010年3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文物点, 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
标本展示了东北虎的肌肉纹理东北虎模型呈现出的是扑食时高高跃起的姿态。 7月25日,被誉为“丛林之王”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在生命奥秘博物馆塑化保存展出。同时,一只雌性非洲狮标本也联合展出。 据悉,这只老虎塑化标本长3米,高1.6米,体重重达1吨,呈现出的是扑食时高高跃起的姿态。展品一侧保留了原始的皮毛,另一侧展示的是它强壮的肌肉,纹理清晰可见。而价值连城的虎...
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曾先后发现了小麦等5种作物的炭化籽粒。日前在兰州结束的东灰山遗址研究座谈会上,考古学者认为,这些碳化小麦是中国境内已发现年代最早的小麦标本。 “东灰山遗址的发现表明,至少在青铜器时代,中国已开始栽培小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说。 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是1958年9月甘肃省博物馆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的,今年5月份,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中国首家网络3D地质博物馆开通 网络3D地质博物馆1:1真实比例还原馆藏真品 博物馆是集中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历史记忆的殿堂,也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标志。今天中国首个3D全景网络地质博物馆正式上线运行。 该3D全景网络地质博物馆是以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地质博物馆之一的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为蓝本,1:1真实比例还原馆藏的1.2万余件标本。其以“天、地、人、和”的大地质概念...
由我国海洋科研人员发现、经国际矿物协会正式命名的“钓鱼岛石”,将在2013年世界“地球日”期间在中国地质博物馆首次展出。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16日在此间说,世界“地球日”的4月22日下午,中国地质博物馆举办的《地海漫诗》海洋科普专题展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将首次展出馆藏的“钓鱼岛石”...
近期,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王店村村民王二虎在王店村西北自家鱼塘冲洗鱼塘底部淤泥时,在东西10米宽,南北30多米长的鱼塘底部,发现一批古代树木标本,这批树木的个种从目前初步考证,至少有六个以上。由于尚未清理发掘,很多树木标本还深埋淤泥之中,地下古树名木大批发现,在我市尚属首次。 从地貌特征看,这里北距颍河约1.5公里,现有区域为沙颍河冲积平原,为颍河二级台地。古树发现地从土壤沉积物来看,为河相沉积,...
中国文物网2月18日编译报道:上周五,德国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了已故明星北极熊克努特的标本,逼真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名叫“公子哥儿克努特”的小北极熊在出生后即遭母亲遗弃,并由德国柏林动物园人工喂养。作为柏林动物园30多年来首只人工喂养成活的北极熊,克努特深受德国人的喜爱。2007年初次亮相的小克努特吸引了大批媒体的目光,一举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并曾出现在杂志封面和电...
日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安县博物馆对吉州窑遗址东昌路改造工程路段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制瓷作坊遗迹86个,随之出土一批宋元时期的青白釉、白釉、黑釉、绿釉瓷器,为研究南宋、元代吉州窑的制瓷工艺流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3个发掘区目前总计揭露86个制瓷作坊遗迹,平面布局清楚,功能明了,分属宋代、元代、明代等不同时期。”此次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江...
江西吉州窑遗址发掘出86个制瓷作坊遗迹出土一批宋元时期瓷器标本 日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安县博物馆对吉州窑遗址东昌路改造工程路段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制瓷作坊遗迹86个,随之出土一批宋元时期的青白釉、白釉、黑釉、绿釉瓷器,为研究南宋、元代吉州窑的制瓷工艺流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3个发掘区目前总计揭露86个制瓷作坊遗迹,平面布局清楚,功能明了,分属宋代、元代、明代等不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