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记者从宝鸡市文物局了解到,国家文物局继去年首次公布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后,日前再次公布国家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和扶风县博物馆等三家博物馆荣获“国字号”称号。 根据国家文物局规定,国家博物馆等级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2008年7月,国家文物局启动了二、三级博物馆的评估工作。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扶风...
利簋(gui,音轨)【西周·青铜器】 档案:【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千克】西周武王时期铸造,1976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南罗村出土,现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在此次“国家宝藏”展览中,有一件遍体绿锈的圆形双耳方座铜簋,这件国宝解开了千古谜团。 簋是一种古代食器,用来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犹如现在的饭盆。在祭祀或宴享时,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礼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物中重要的一大类,主要指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或科学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 由于古代青铜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以自古以来,不法之徒就开始作伪,以牟取暴利。近20年来青铜器作伪十分猖獗,加以青铜器又没有开放,更增加了鉴定的困难,不仅使公私收藏受到极大的伤害,而且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极大的歪曲与亵渎,在全世...
50年前,在安徽省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器形奇异,纹饰精美,完好无损,后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然而,由于此件文物是首次发现,从未见过著录,器物本身又无铭文,因此,考古工作者一时很难说出它的名称和用途。后经考古学大家郭沫若仔细鉴定,也无结果。 那是1959年3月,安徽省考古工作者在皖南屯溪市西郊发掘两座西周晚期墓葬。当时该地正在修建飞机场,当挖掘到两处相邻近的大土堆时,露出了部分...
司母戊大方鼎是公元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发现的。鼎出土后,因太重太大,人们即使锯断了鼎的足也难以搬运,又担心被日本人掠夺,便把鼎又埋了起来。直到抗战胜利后,公元1946年6月,大鼎才又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 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因鼎大得可以做马槽,又俗称...
■60多年前—— 发现四羊方尊成为这户农家的骄傲 “1938年4月,四羊方尊就是我父亲从这里挖出来的。”昨(19)日下午4时,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村民姜运枚带着记者爬上转耳仑山腰,指着一处巨石边的荒地说。上世纪80年代,姜运枚曾任龙泉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四羊方尊发现者姜景舒的儿子。 ■地里挖出来一个宝贝 四羊方尊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让它重现人间的,...
名称:“皿天全”方制造年代:商朝晚期类别:青铜方形。是商朝的大型盛酒器,又可盛水,在青铜礼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王室和贵族的盛大宴会上,是必备的酒器。它出现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和春秋。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出现于商代晚期。规格: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通高21.5厘米。最后露面:2001年在纽约艺术品拍卖会价值:924.6万美元(含手续费,约折合人民币9000万元)流失...
崇源06年1月5日 2640万元 周宜壶 青铜器是中国灿烂古文明的载体之一, 以其丰富奇特的造型, 神秘缛丽的纹饰, 精湛先进的铸造技术而闻名于世, 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工艺价值。 青铜器的独特魅力使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众藏家趋之若鹜的收藏目标, 达官显贵都以能拥有青铜器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我国, 从西周开始就有收集前朝青铜器的记载, 历代都有收藏青铜器的习惯, 直至今日。 ...
一、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 就世界范围来说,青铜器是所有文物中比较重要的一类,而在中国这一点尤其突出。青铜器以其量大、精品多、艺术与科学价值高而饮誉海内外,因此青铜器的鉴定也成为文物鉴定中最重要的一门学问。 中国青铜器究竟有多少,没有做过精确的统计,其原因也在于它的数量太大,到处都有,难以确知。就陕西而言,从1949年10月到1979年,三十年间先后出土商周青铜器三千余件。1976年12月年...
青铜器的作伪和辨伪 中国青铜器种类繁多,数量惊人,即使是精美罕见的珍品也不胜枚举。但是,中国青铜器伪作及赝品之多也是惊人的。据张光裕《伪作先秦彝器铭文疏要》一书统计,历代伪器及疑伪之器多达1600余件,其中清代乾嘉以来近百年的伪作就超过1000件。容庚在《西清金之真伪佚存表》中也有统计,在有铭的1176件青铜器物中,伪作就有317件,可疑的尚有173件,于此可见青铜器作为之一斑。当然,伪作青铜...
铜器纹饰的鉴定 在不同历史时期,时代风尚不同,表现在器物的纹饰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商代早期铜器多素面无纹。商代中期出现纹饰,但简单古朴,普遍存在的是一种带状纹饰以及单线条的饕餮纹和乳钉纹。商代晚期花纹趋于繁复,一般地纹为雷纹,主体花纹则以饕餮纹为主,同时还有夔纹、龙纹、蝉纹、鸟纹、蚕纹、龟纹、 象纹、 蛙纹等。以鸟兽形象铸造的器物也很盛行,如妇好墓中的□尊,湖南出土的虎食人形卣等。西周早期和中期铜器...
各时期铜器铭文,字体有别,铸法不一,字数多寡也相差很大。商代中、晚期,铜器上的铭文很少,少则几个字,多则三、四十字。内容多是族徽、人名或祖先名,如“妇好”、“司母戊”等。这些铭文、字体以象形文字为主,铸铭。西周时期铜器上铭文增多,而且文字多为长篇。文字内容多为记事,这些文字内容也为我们断定器物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1976年陕西出土的利□,器物腹内底部...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铜,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 青铜器则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它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 北宋以来,文人雅士对青铜器的研究、搜集...
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主要有工具、兵器、构件、礼器和装饰品等类别。制作精美的大型青铜器都是礼器。 青铜礼器的分类: 青铜食器 食器主要分为蒸饪器、盛食器两种。蒸饪器包括鼎、鬲(lì历)、甗(yǎn言上声)等;盛食器包括簋(guǐ轨)、簠(fǔ府)、盨(xǔ许)、敦(duì对)、豆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青铜器。 青铜酒器 酒器主要分为饮酒器和盛酒器两种。饮酒器...
三号墓坑旁,两名武警荷枪实弹把守著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鹤壁发现春秋时期墓葬群,并在其中一处发掘出大量陪葬器物。专家推测,这一卫国古墓出土的17件青铜器皿甚或为国家一级文物。 墓地位于鹤壁淇县宋庄和方寨两村之间,南距商纣王墓1000米。三个墓坑面积不一,自南向北分别为8×6米、4×4米和3×3米。在面积最小的三号墓坑内,共掘出编钟、甑、匜等17件青铜器,另有十余件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