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新发现的“字冢” 谭耀广 摄 江门新会文化局文史研究专家最近在江门市圭峰山发现一处文化古迹———“字冢”,属清代文物。 字冢为馒头形坟头,约长1.7米、高1米余。主碑字有0.5米见方;另一块石碑刻“咸丰七年字纸灰七埕”,以石桩形式竖于其东南约1米处。“咸丰七年”即1857年,是清代文物。位置在玉台栈道旁边山坡,从广场一边进入后第二个转弯处。 顾名思义,“字冢”埋葬的是字———印在纸上的字。...
王澍设计作品 王澍设计作品 王澍设计作品 王澍,1963年生于新疆,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微博)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喜欢箫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美誉。 王澍以设计博物馆、图书馆等建筑在中国闻名。代表作品有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
在当代艺术创作和艺术观念多元、多样的态势下,各种艺术思想活跃,标准莫衷一是,市场的介入更使问题复杂化。只有弄清中国画评判体系,才能帮助画家们对中国画创作方向有个更好的把握。在此节录马鸿增先生《文化之光当代中国画评判体系的思考》一文,以作探讨。 中国画是最能代表中国艺术民族特质的画种。在当代艺术创作和艺术观念多元、多样的态势下,构建当代中国画评判体系是一件相当困难但又必须要做的事。对此,我有三点...
27日,从大洋彼岸的美国传来好消息,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公民,而这个奖项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主办方表示,选中王澍是因为承认中国将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昨天,东南大学向王澍发出贺信,诚邀他方便时回母校访问。而在南京师友眼中,王澍曾经是个“不守规矩的人”,愿意花时间做“很慢的事情”。 □快报记者 金凤 导师眼中 他是个“不...
(新华调查)海外追宝,“石”归故里——中国流失海外“恐龙蛋窝”化石回归纪实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王立彬)2月28日,北京首都机场海关。一个神秘的大箱子在办理了海关安检入关手续后,装上了货车,随后向着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国地质博物馆飞驰而去——至此,被称为科学发现史奇迹的中国“恐龙蛋窝”化石,终于告别多年流落异乡之旅,回到祖国怀抱。 珍奇的恐龙蛋窝“石”归故里 22枚盗蛋龙恐龙蛋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