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当机器刺绣开始批量生产,手工刺绣就被淹没在历史长河;当冲压锅占领人们的厨房,手工铁锅就被遗忘在角落。对此牛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的不光是一味保护,更需要代代流传。 牛野认为,在现代工业产品攻城略地之下,许多珍贵的传统手工艺逐渐远离人们生活,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然而,传统手工艺并非与现代消费偏好背道而驰。“在如今成熟的商业链条中,传统手艺人只是还停留“作坊式”生产阶段,缺乏品牌影响力及畅...
昨日,重庆湖广会馆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禹王祭祀典礼。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重庆青少年教育基地,湖广会馆通过还原古代祭祀的体验活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风貌。 上午10时,伴随着鼓响钟鸣,悠扬的古乐在湖广会馆响起,85后的典礼官杨译身着古汉服,登上禹王宫高台,高声唱典,主持祭典仪式。在监祀官、纠仪官、典礼官等主祭者的带领下,净手、拂尘、献花、进馔、行拜礼、行读祝...
4月4日上午,在皂河古镇,一场龙王庙行宫彩画修复工程技术交底会正在进行,作为全面施工前一次重要的交流活动,来自龙王庙行宫的负责人、设计方代表、施工方代表等全都来到了现场,就此次彩画修复保护工作作深入协商。 位于皂河镇运河畔的龙王庙行宫,不仅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也是大运河全线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帝王行宫,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其中龙王庙行宫建筑彩绘为清代中期彩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
为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研究,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近日海丝申遗城市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上三亚签订了联盟章程。 此次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广州、宁波、南京、漳州、莆田、江门、丽水、阳江、扬州、福州、蓬莱、北海、黄骅、汕头、三亚、湛江、潮州、南通、连云港、苏州、淄博、东营、威海等23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城市,签订了申遗城市联盟。 其中,三亚藤桥墓群作为全国重点文物...
记者自市北区获悉,目前青岛一战博物馆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正进行外立面装修,预计年内开馆。届时,将填补青岛市战争军事博物馆的空白,促进青岛文化旅游业发展,对提升青岛知名度、保存城市记忆、增强市民国防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位于京山路26号,依山而建,地势狭窄,造型为和平鸽,寓意和平。总建筑面积约9500平方米,占地面积仅为1500余平方米,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其潜力。博物馆共分为...
近日,舟山市首届“2018舟山文物故事讲解大赛” 暨“讲浙江故事——全省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推介活动”舟山赛区选拔赛在舟山博物馆多功能教育厅举办。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舟山博物馆、普陀区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舟山名人馆、白沙渔俗馆及舟博志愿社的11名选手参加。讲解围绕“舟山文物故事”,生动再现了文物的生命历程。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舟山博物馆的宣教员王程凯和舟博志愿社的蒋欢乐分获专业组和...
《岁月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特展》今天在中华世纪坛开幕,这也是该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首次在北京亮相。精美餐具、衣物、钟表、镜子、扇子等皇家生活用品逐一呈现,此外还有油画、瓷器、雕塑等类型,揭开了俄罗斯皇室的神秘面纱,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沙皇日常生活点滴。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展览将持续至6月10日。 彼得夏宫又称彼得霍夫宫,位于圣彼得堡西约30公里的芬兰湾,集办公理政、皇室...
4月3日,“再现致远舰——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出水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4月6日,记者前往辽宁省博物馆,“触摸”致远舰。 众多参观者前往观展 赴约 当日,沈阳气温骤降。大批参观者迎着呼啸的北风,脚步匆匆地赶往辽宁省博物馆一楼3号展厅。展厅门口的大屏幕上反复播放致远舰撞向敌舰的一幕,触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这段历史太沉重了。”“这仗打得憋屈...
4月5日至7日清明假日期间,内乡县衙围绕“安全、有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清明节旅游总目 标,通过完善服务功能、创新宣传推广、丰富演艺活动,整个景区展现出智慧旅游、文明旅游、安全 旅游、文化旅游的特色特点,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旺势增长。据统计,清明节假期,内乡县衙及县衙 古街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再次实现了旅游接待新高。 清明节期间,内乡县衙景区组织的迎春花展成为清明节...
新乡潞王陵是我国目前石构陵墓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陵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国家AAAA级景区。现潞王陵种植牡丹、芍药面积200多亩,10万多株,共有200多个品种。已成为潞王陵景区春季踏青赏花的著名品牌。 今年潞王陵的牡丹花节,因气候适宜,朵朵硕大,其中最有名的“二乔”品种,为复色花系,是牡丹花中数量最少的名品,格外珍贵。因潞王喜爱牡丹,所以潞王陵...
汉服,又称“华夏衣冠”。最初指古代汉人的服饰,故称“汉服”。《左传》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礼仪是我们华夏民族的象征,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与内涵。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至明末剃发易服而亡。汉服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汉服文化,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馆于4月7日上午开设了“夏又至·汉未央”体验课。 首先带领同...
3月22日上午,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组织志愿者服务队进入中梁魏都府工地进行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以更好的推动文物保护工作。 此次活动,共展出文物成果、文物勘探现场、文物法律法规图片200余张,发放文物法律法规宣传彩页400余份,并为工人带去了毛巾、手套等生活用品。志愿者通过向工地人员讲解文物、法律知识,使工人认识到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地上、地下、水下文物属国家所有,保护文物是全社...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回顾和深入总结40年来文物工作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生动再现40年来文物事业的辉煌成就、文物领域的可喜巨变,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国文物报社举办的“历史回眸 文博忆往——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稿活动”即日起正式启动。 活动面向全国征集原创文图作品。欢迎广大文博工作者从见证时代变迁和行业...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场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共同主办的“以建筑与文博的名义纪念改革:我们与城市建设的40年北京论坛”(以下简称“北京论坛”)近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举行。在盘点改革开放40年的事件“图谱”时,如何找到城市化乃至文化建设诸方面省思改革成就话语体系的亮点?建筑师与文博专家们给出了答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金磊表示:...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美术馆对公共教育板块的重视,艺术作品如何被大众更好地欣赏、理解,成为公共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少儿美育又是公共教育的重要一环,针对孩子们的天性,让看似“高冷”的艺术作品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化体验,成为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方向。本期报道将展示专注于博物馆趣味导览工作的“新氧生活”,以及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立足于馆内展览衍生出的互动性少儿美育项目“MS童乐园”,让孩子们通过交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