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 南宋 赵汝适撰 清《学津讨原》丛书本 赵汝适于南宋中叶出任泉州市舶司提举。为了解当时海外诸国的情况,他参考《诸蕃图》、《岭外代答》等宋人著述,并征询往来海上的中外商人,撰写了此书。书中记载了与宋朝有贸易往来国家的概况及主要贸易品。
宋 周去非撰 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周去非曾于南宋淳熙初年(公元12世纪70年代)任桂林(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通判,对岭南交通贸易情况有所了解。他所撰写的这部书记述了当时广东、广西一带及国外的风土见闻。
宋 原碑高284厘米、宽140厘米 今江苏省苏州市在南宋时称平江府,十分繁华。平江图碑展现了南宋平江城的平面图,城内河道纵横,街道多与河道平行,主要干道南北向的有5条,东西向的有4条,还有很多支道,相互交错构成众多大小不等的街坊。官衙、宅第、寺庙、园林、行市、书院、仓库、古迹以及桥梁建筑,分布城中。图碑刻于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原碑现存于苏州市文庙。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幅城市平面...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建筑构件 传河南偃师酒流沟出土 纵28.4厘米,横9.3厘米 此件模印一女性戏装全身像。人物侧身站立,头上插花,身穿圆领长袍,腰系帕带,足蹬高筒靴,后腰插一团扇。人物双手抱拱作揖状,面部表情刻画传神。砖雕的右上方刻有“丁都赛”三字。 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丁都赛是北宋徽宗政和、宣和(公元1111年—1125年)年间在东京(今河南...
宋 北宋 建筑构件 传河南偃师酒流沟出土 纵34.2厘米,横24厘米,厚2.2厘米 斫鲙雕砖表现一妇女剖鱼做饭的场景,她腰系宽大的斜格纹围裙,挽起袖子,露出多圈套镯,身前的高木方桌上有厨刀和菜墩,墩上1条大鱼,鼓腮动鳍,栩栩如生,还有3条小鱼用柳枝串起,正待清洗。妇女足边有一盆,水波荡漾。桌旁有一个方形火炉,炉火熊熊,炉上有锅,锅中水在沸腾,表示即将煮鱼。 (撰文:陈...
宋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建筑构件 传河南偃师酒流沟出土 纵39厘米,横16厘米,厚1.9厘米 涤器雕砖表现一位妇女立于套有桌围的长桌前清拭茶具的场景,桌上放置有带荷叶盖的罐子、茶匙、茶托与茶盏。另有一块烹茶雕砖表现一位妇女在方炉前煎汤的场景,炉上置汤瓶,此妇女正执火箸拨动炉中的炭火,以便等水沸后点茶。这块砖应该与涤器雕砖的情节前后连续,表现的都是烹茶活动的先后步...
宋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建筑构件 传河南偃师酒流沟出土 纵37.3厘米,横11.3厘米,厚2.1厘米 妇女生活雕砖分别描绘了妇女装束、烹茶、备餐的生活场景,构图生动,线条流畅,生活气息浓厚。 束发雕砖表现了一名妇女束发的场景,她上身穿窄袖对襟旋袄,露出格子纹抹胸,下着长裙,一侧系有佩饰,是当时北宋妇女的典型装扮。她侧身而立,正在结发戴冠,这种冠是当时北宋上...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照面用具 边长11厘米、厚0.2厘米 此镜方形,有钮,镜背图案描绘了演出傀儡戏时的情形。图案中央自左至右拉起一道帷幕,幕后一童子手执木杖,杖头挑出木偶,幕前几人盘坐在地,手执各种乐器,配合着木偶的动作奏乐,中间两个童子的脑袋凑在一起,似乎在为木偶配音,青铜镜右上方还有一人坐台阶上,正观看木偶表演。整个画面构图巧妙,虽人物众多,却相互呼应,场景生动。 ...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照面用具 直径10.6厘米、厚0.6厘米 此镜镜背为高浮雕男女四人共同蹴鞠游戏的场景:左侧一个高髻女子正在踢球,右侧一个头戴幞头的男子仿佛正在防守,另有两人在旁观看,场景十分生动。 蹴鞠在我国起源很早,据《史记》和《战国策》记载,早在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就十分流行蹴鞠。到了汉唐,这项运动开始兴盛起来,这在史书以及唐诗等文学作品中都有记载。宋...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印刷版 长13.2厘米,宽12.4厘米 这块青铜版是用来印刷广告的,印版上方标明店铺字号“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刻有一幅“白兔捣药图”,图案两侧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图案下方是广告词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出现商标的广告。 由于宋代城市人口众多,大都市人口在百万左...
宋 南宋 纵18.4厘米、横12.4厘米 北宋中叶,以铁钱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四川地区印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政府设交子务负责发行管理。南宋政府从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起又发行流通全国的新纸币—会子,并在临安(当时也称“行在”)设立会子务。这块题作“行在会子务”的铜版,是印刷会子的印版。会子最初只有一贯面额,后来又增加了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面额。南宋政府为解决军费开支和财政...
宋 采自《清明上河图》 汴河横穿东京,是连接北宋都城与东南粮食产区的主要水道,每年有数百万石粮米经汴河运至城中。河边中客船、货船往来如梭。《清明上河图》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象。
宋 采自《清明上河图》 唐代都城分为坊(居民生活区)和市(商业贸易区),坊门夜间关闭,商业活动只能白天在市里进行。北宋初年这一限制被打破,商店可面街设立,交易可在夜晚进行,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都有极为繁盛的夜市。东京又称汴京,因地处水陆交通中心,各地粮食、畜产品、蔬菜、水果、茶叶、药材、纺织品,以及各类手工艺品都运来销售。这里又是皇室贵族、官僚、地主、商人聚居的地方,消费需求量极大,酒楼...
宋 采自《农书》 宋代冶铁业十分发达,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3年),铁的年产量达到362万公斤。当时北方的冶铁炉大都以煤作燃料,并采用木扇风箱取代过去的皮制排囊,还出现了图中展示的这种水排风箱。这种水力鼓风器是采用卧轮式水车,通过曲柄、杠杆机械的推动来鼓风。
宋 采自《天工开物》 宋代制盐主要是海盐、土盐和井盐。海盐是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等沿海地区煮海水制成的盐。陕西、河北少数地区的贫苦农民还取咸土煎煮为盐,称为土盐。四川地区则如图所示采取凿井取卤、煮卤熬盐的方法制盐,这种盐被称之为井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