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配合青(州)临(沭)高速公路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沂南县文物管理所于2010年3月对宋家官庄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16座,出土文物70余件,为研究鲁东南地区汉代封土家族墓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墓地位于临沂市沂南县杨家坡镇宋家官庄村东约1000米,南部毗邻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据了解,墓地封土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30米,相对高度不足2米,系黄褐色沙土夹杂大量黄黏土和石英石...
绿釉陶狗 绿釉陶狗,东汉,高29.7cm,长27cm,宽16cm. 此收藏品通体施绿釉。头部较大,身体短小,两只耳朵弯曲向前,双目圆睁怒视前方,张嘴狂吠,犬齿外露彰显凶猛。其四肢短小,矫健有力,显示出一种自然写实的美感。 东汉中期,随葬的家畜、家禽等陶俑的数量较以前增多。 陶犬身上的绿釉是因为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出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都是以铜作着...
彩绘陶方壶 彩绘陶方壶,汉,口边长11.5cm,足边长12.6cm,高39cm. 壶口部与足底皆为方形,四角攒尖方盖,壶身两侧各有一铺耳。通体饰以黑、红彩为主色调的图案,颈与腹部皆绘流云纹,并以菱格纹条带相间。 此件方壶的造型和彩绘纹饰均仿照同时期的漆方壶而作。此类彩绘陶瓷在战国和西汉墓葬中出土较多,可能是专用于殉葬的明器。 凸雕龙凤纹彩绘陶壶 凸...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西汉,高32.5cm,口径14.2cm,底径13.6cm. 壶撇口,长颈,溜肩,肩部对称置双系,鼓腹,平底略内凹。通体施青釉。肩部以划花变形凤鸟纹装饰。颈、肩及腹部划有弦纹5道。 此壶造型敦厚古朴,纹饰简练,釉厚而色深,是典型的西汉原始青瓷向东汉成熟青瓷过渡期的产物。 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
绿釉凸花狩猎纹陶壶 绿釉凸花狩猎纹陶壶,东汉,高25cm,口径9.8cm,底径10.2cm. 壶撇口,粗颈,鼓腹,胫部渐收,平底。灰白色胎。通体施绿釉,釉色匀净光亮。腹部凸雕狩猎纹,可见林中飞奔的龙、虎、羊等。 战国至汉代的工艺品上流行使用狩猎纹,表现的内容为宴乐、弋射、采桑、狩猎以及水陆攻战等题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汉代的陶瓷上多采用凸雕的方法装饰这些纹样。...
青釉原始瓷划花双系罐 青釉原始瓷划花双系罐,西汉,高31.5cm,口径8.3cm,足径16.5cm. 罐口平沿,无颈,溜肩,鼓腹,胫部渐收,平底微内凹。肩上对称置长方耳并套活环。外壁施青釉至腹。腹部凸弦纹带内刻凤鸟纹。双耳刻划兽面纹。此罐器形饱满,线条流畅,是西汉原始青瓷的代表作。 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
中国真正的瓷器生产于东汉。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致,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 汉代瓷器之绿釉鼎:原始瓷器,敛口,弧腹较深,上腹部有折棱一道,圆底,承以三足。口部两侧有长方形耳,耳上部外撇,口上附有圆弧形盖面,盖面附三纽,施绿釉,仿青铜器造型。 绿釉鼎 汉代瓷器之绿釉印神兽纹奁:直口,方唇,圆形深腹,平底,三...
釉陶器,作为汉代陶器中的新品种,它上承商周瓷器的施釉技术,下启唐宋三彩器瑰丽多姿、变幻莫测的装饰风格,在中国古代陶瓷群芳谱中独树一帜,是古代低温铅釉技术发展的硕果。 汉代釉陶器一般在700至900摄氏度烧成,属于低温釉。汉代陶釉的釉色比较复杂,从墓葬出土和各博物馆的馆藏实物来看,主要有绿釉和黄釉两种。战国至汉代早期以或深或浅的黄褐釉为主,其呈色剂为铁的氧化物;汉宣帝到王莽时期就有了黄色、...
日前,成都博物馆新馆施工中挖出了两通汉代石碑,其中一通碑文记载了一位“裴君”治蜀的丰功伟绩,而这位极有可能是治蜀太守的“裴君”,被成都当地专家认为是山西人。缺少史料使得这位“裴君”成为谜一样的人物,因此本报联手《华西都市报》,采访两地历史学家,试图拨开历史的迷雾,寻找被人遗忘的伟人事迹。 广场挖出东汉石碑 2012年,成都博物馆新馆将在天府广场西侧拔地而起,然而就在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时,却...
日前,成都博物馆新馆施工中挖出了两通汉代石碑,其中一通碑文记载了一位“裴君”治蜀的丰功伟绩,而这位极有可能是治蜀太守的“裴君”,被成都当地专家认为是山西人。缺少史料使得这位“裴君”成为谜一样的人物,因此本报联手《华西都市报》,采访两地历史学家,试图拨开历史的迷雾,寻找被人遗忘的伟人事迹。 广场挖出东汉石碑 2012年,成都...
一、崖墓群的发现和保护2010年11月21日中午,四川省宜宾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接群众举报,在该市临港区白沙湾街道办事处食职中建设工地发现古墓葬。市文管所立即向临港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报案,请求派员协助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文物安全。市文管所、市博物馆领导和文博专业人员随即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现场察看发现,施工现场共计有22座崖墓,其中有13座早期已扰乱,5座在本次施工中发现,另有4座崖墓保存完整。现场已...
昨天(5日)下午,金华市金东区东孝街道经堂头村西侧的古墓葬遗址发掘出一个汉代铜盆,令现场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兴奋不已。 “像这么保存完好的铜盆还真少。”考古人员说,铜盆口径37厘米,高17厘米,盆身有3条弦文带,“还比较珍贵。” 此前一天,考古已经陆续挖掘出汉代陶壶3个、汉代陶坛1个,这也是今年10月份下旬发现该古墓葬遗址以来的首次实物发现。...
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介绍,济南市一处建筑工地上近日发现两座石棺椁。据初步考证,两座石棺椁的年代大致为西汉末年至东汉早期,济南市考古人员正准备对其展开进一步发掘。 25日17时许,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接到来自济南市经一纬八路附近一个建筑工地的信息称,在开挖3米深的建筑基坑时发现一座石头墓。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勘查发现,这座石头墓里有两座东西向并列摆放的石棺椁,从已经打开的石棺可以看到里面还有一层木棺。石...
秦汉服饰——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本图即为西汉将帅军戎服饰复原图。< 秦汉服饰——西汉时期,铁制铠甲开始...
前日是“成都商报首届私藏晒宝大会”启动报名的第二天,报名持续升温,截至昨日下午5点,就有近百名藏友通过热线和网络,报名参加晒宝大会。收藏门类多种多样,既有传统收藏,也有新兴收藏。涉及玉器、青铜器、名人字画、奇石、邮票、年画册、杂志创刊号、老照片等等,据藏友介绍,宝贝中不乏珍品、精品。同时,成都商报特邀的四位收藏界重量级专家也在昨日揭开了神秘面纱。 网络报名火爆 昨日,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