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来,有网友发现上海浦东新区一处古桥不翼而飞,该古桥名为御界桥,始建于明朝,目前已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今年5月27日,微博网友“南汇乡土”发表博文《再次消失的御界桥》,文中说到,关于御界桥的恢复也曾经喧闹一阵,经过众人努力这座老石桥得以保留。如今,它却又遭厄运,不翼而飞。他在文中描述现场道“桥梁还剩下西侧副跨各一根,其中一根还断为了两截。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的《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各少数民族的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白皮书指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西藏自治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800个,藏戏和《格萨尔》史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渡槽周围爬满杂草 同安五显镇店仔村有一处奇景,过往游客因为它的壮观而驻足。这处奇景有“同安天渠”、“渡水槽”、“高架渡水渠”、“渡桥”等称谓,而附近村民则喜欢叫它“渡槽”。它建于70年代,是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半个世纪过去了,渡槽早已废弃不用。 近日,村民向记者反映,称渡槽“爬”满榕树,加之台风季节将至,担心渡槽可能坍塌,希望有识之士能为渡槽保护工作支招。 渡槽“爬”满榕树 村民担心坍塌 ...
刘长顺讲述重修古庙、壁画保护过程。 昔日的关帝庙,杂草丛生、濒临坍塌。 筹集资金,请专业古建施工队施工,使壁画得以完整无缺地保护下来。 今日的关帝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刘长顺,太原大学原党委书记。退休后,他发现老家清徐县东青堆村的关帝庙濒临坍塌。这可是该县300年以上的3座古庙之一,尤其是庙宇内保存着48幅康熙年间的三国关公壁画。为重修古庙,他首先与退休干部吴荣富等...
于日前落槌的北京匡时2015年春季拍卖会共成交10.8亿元。备受关注的国家一级文物“三宋”以总成交额1.29亿元领衔拍场,其中《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以8050万元刷新今春古代书画最高拍卖纪录;南宋《吕祖谦告身》、《司马伋告身》分别拍出了2875万元、2012.5万元的成绩。据知情人士透露,三件宋代书画的实际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 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仍在调整中,藏家出价也比较谨...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示之一,西安城墙是中华民族历代经略中原和西北的精神与物质载体、永久的文化记忆。面对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这座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正在走出一条在保护与利用中传承中华文明的涅槃之路。 “这是世界级的宝贝,要保护传承好!” “城墙如此坚固、巍峨,很有古都气势!”“多美啊!西安人应该为此感到自豪、自信和幸福!”“这是世界级的宝贝,要保护传承好。”今年新春以来,西安城墙...
6月7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建筑大学、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部门专家组成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长城项目专家组专程到宜君县调研指导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保护工作。 专家组实地查看了遗址一号、六号墩台,偏桥城墙遗址等,详细了解保护工作进展情况,认为宜君战国魏长城的保护工作已经走在了中国早期长城研究保护工作前列,并就下一步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保留遗址的历史...
“文物保护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工作,我们有时候再努力也跑不赢时间”。这是泰顺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季海波面对当地白粉墙被拆除后发出的感慨。季海波的感慨,当然不只是针对白粉墙,而是基于那些理应被保护、却最终没有得到保护的古老传承,它们和白粉墙一样,命蹇时乖。 因为厚重的历史积淀,加上相对闭塞的生存环境,泰顺的文物遗存数量相当可观。有些成为了文保单位,有些则没有入列。文保单位属政府认定,其文保价值自不待言...
6月5日下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名胜区团工委联合在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保护中心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众考古活动。来自名胜区管委会各单位共10余位对考古感兴趣的团员青年与文物来了一场“零距离”亲密接触。 伴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考古与文物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为了让更多的人深刻地领略文物的魅力,认识文物保护的意义与价值。此次公众考古活动安排青年团员亲手修复文物,了解文物修复的相关知识...
原标题:西安:首条地铁因文物保护需要而深挖和绕行 西安城墙保护样本 面对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这座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正在走出一条在保护与利用中传承中华文明的涅槃之路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示之一,西安城墙是中华民族历代经略中原和西北的精神与物质载体、永久的文化记忆。面对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这座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正在走出一条在保护与利用中传承中华文明的涅槃之路。 “...
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真容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现场 在“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必经之地西沙群岛,湛蓝的海水下散落着大量历朝历代的水下文化遗产。2015年的4月上旬,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装备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下考古专业设备,驶向了西沙群岛。43天之后,精心筹备了两年多的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宣告结束。在重点发掘项目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提取出水文物50件。6月6日,凤凰卫视记...
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山东省文物局、美国美利坚大学和美国康涅狄克州社会经济发展部主办的“中国文化瑰宝——山东古代石刻拓片精品展”、“中国文化瑰宝——山东汉代画像石拓片精品展”于5月19日和5月21日分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和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开幕,受到美国观众热捧。“文物走出去”是山东省实施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利用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在海外唱响山东文化品牌。 5月19日在华盛...
技术人员在对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东汉石辟邪进行三维扫描 5月30日8点,尽管是周六,但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内已是人头攒动——第十三届博物馆数字化推广论坛暨数字三维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讨会在此举办。在会上,数字三维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成为来自全国各地参会的文博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两部照相机、一个旋转台、一件兵马俑,不到半小时,几十张...
瓜纳托历史名城 墨西哥奇琴伊查考古遗址 墨西哥是具有悠久历史、灿烂古代文明的文化大国。拥有玛雅、阿兹特克和奥尔梅克等印第安文明。根据墨西哥联邦文物保护法,所有文物、古迹的动产和不动产统称“文物”,并按照历史年代划分为考古文物,即16世纪西班牙殖民时期之前的印第安文物和遗址,包括古生物和动物化石,此类文物均属国家所有,享有最高级别的保护;历史文物,即16世纪至1900年之前的文物、建筑(包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